總經理簽字和私章的法律效力
① 合同上簽字章和簽字是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合同上簽字章和簽字有同等法律效力,但是如果雙方當事人或者合同有例外約定除外。
② 私章使用有法律效力嗎
國家對刻私章有明確的法律規定,這屬於犯罪行為。
單位及企業專法定代表人的屬私章具有法律效力。特殊行業、特殊身份的個人私章的公開使用具有公示性。如票據的簽章及背書,法定代表人的私章經銀行預留票據存根備查後應具有公示的效力。法定代表人不能因為自己不知道而予以否認。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印章的.
③ 協議上只有公司老總簽字沒有蓋公章有沒有法律效力
有效。
《合同法》第32條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司法實踐中,法定代表人是依法律或者法人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在對外關繫上,法定代表人是以法人名義進行民事活動,其與公司(法人)之間是代表關系。
法定代表人在代表公司進行民事活動時享有的權利和義務:法定代表人必須是法人組織的負責人,在國家法律、法規以及企業章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履行義務,代表法人參加民事活動,對法人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全面負責,能夠代表法人行使職權,並接受法人全體成員和有關機關的監督。
法定代表人簽署的文件是代表法人簽署的法律文書。對外的職務行為的行為,其法律後果由公司(法人)承擔。
退一步講,即使雙方相互約定在合同上必須加蓋合同專用章,那麼也只能說明合同存在瑕疵。合同的無效是在合同的成立基礎上,必須欠缺法定有效要件,而被宣告為無效。除非當事人一方同意解除合同或者存在某種法定解除合同的事項外,不容一方當事人任意反悔請求解約,否則當事人在違反合同義務的情況下,違約方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3)總經理簽字和私章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案例:簽訂合同未蓋章是否必然導致合同無效
2012年9月11日,日照甲公司與臨沂乙公司因托運需要簽訂運輸合同,雙方法定代表人在合同上簽字,甲公司加蓋了合同專用章,乙公司卻未加蓋合同專用章。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甲公司突然以乙公司未蓋合同專用章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為此,雙方發生了糾紛。
法院認為:乙公司法定代表人可以以個人名義代表公司對外簽訂合同,所簽訂合同應屬合法有效。
本案中,甲公司沒有法定理由主張合同無效,但甲公司卻一直拒絕履行合同義務,此時,乙公司可以為了維護自身權益向法院起訴,要求甲公司依法繼續履行合同並承擔違約責任。
④ 名章與簽字是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招投標是一項非常嚴格的市場經濟活動,尤其是大型招標活動,如果要求法人代表本人簽字,名章可能不符合招標方要求,所以此種處理並無不妥。
⑤ 私章如何具有與簽名一樣的法律效應
只在特定場合有效,可以進行備案,比如名下有公司可以在工商局備案,開了銀行賬戶,在銀行備案。這樣,這枚印章具有和手寫簽名一樣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了。
例如:你在某銀行擁有支票帳戶,並且與銀行約定好【私章】有效,銀行留有自己的印鑒標本,這是你用【私章】簽發的支票就是有效的。
如果寫收據,然後蓋私章,一般對方不認可。這樣就沒有法律效力了,章可以經常刻制,並且經常變化的。
若是他人未經授權使用,應依據《合同法》第48條「行為人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的規定,確定該合同對本人不具有法律效力。
(5)總經理簽字和私章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相對性法定代表人有權代表公司對於單位法定代表人簽名的效力,則具有相對性。
企業、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在法律上的意義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主要負責人,法定代表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直接代表法人對外行使職權,其行為屬於職務行為,視為法人行為,法律後果由企業、單位承擔。
因此,法定代表人只要是代表法人單位洽談業務,其在民事合同上簽字的行為就與蓋具單位公章的行為同樣具有法律效力,合同責任應由法人承擔法定代表人簽字的限制但是,並不是只要單位法定代表人簽名都具有代表單位的效力。
例外的情況是,我國《合同法》第50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該代錶行為有效。」
⑥ 最高法院公報:法定代表人的私章有法律效力嗎
私章的法律效率,這要看私章使用在什麼地方:
私章,是指在某一個單位版、部門備案的印權章,自己刻的印章,由於沒有經過備案,是沒有法律效率的。
如單位負責人在銀行備案的印章,它蓋在支票上,到了銀行,銀行與備案的印章進行核對,核對無誤後,就可以承兌支票。
這就是個人印章在銀行的法律效果。
如果這個負責人,在單位的公告、文件上,蓋上自己的印章,這就沒有法律效果,因為,此個人印章,只能代表他個人,而不能代表組織。
蓋有這樣個人印章的公文、文件,就沒有法律效果。
⑦ 私章的法律效力如何
合同一般需要當事人簽章。這個簽章,一般理解為簽名或蓋章,私章是簽名的簡化,與簽名具有同樣的效力。 《合同法》32條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蓋章時合同成立」。對法人或其他組織來說,就是要加蓋公章。在合同法的規定下,如果加蓋公章而無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或其授權代理人的簽字或蓋章,合同仍然是有效的。 《貸款通則》中規定保證合同需要法人公章和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或其授權代理人的簽字或蓋章,但《貸款通則》是規章,其效力不如《合同法》。 《支付結算辦法》第11條規定:「票據和結算憑證上的簽章,為簽名、蓋章或者簽名加蓋章。單位、銀行在票據上的簽章和單位在結算憑證上的簽章,為該單位、銀行的蓋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權的代理人的簽名或蓋章。個人在票據和結算憑證上的簽章,應為該個人本名的簽名或蓋章。」 《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41條規定,商業匯票上的出票人的簽章,為該法人或該單位的財務專用章或公章加其法定代表人、單位負責人或其授權代理人的簽名或蓋章。銀行匯票上的出票人的簽章和銀行承兌匯票的承兌人的簽章,為該銀行匯票專用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權代理人的簽名或蓋章。但如果沒有加蓋匯票專用章而是加蓋公章,那麼按42條的規定,簽章人也應當承擔票據責任。 票據上的簽章規定比合同法上的簽章要嚴格些,需要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權的代理人的簽名或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