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蓋章有法律效力
Ⅰ 協議書一定要蓋章才有效嗎
協議書只要有雙方公司人的手印或蓋章就有效,但如果沒有這兩個的話,這個協議書就無效。有其中的一個也有效的。
Ⅱ 合夥人之間的協議只加蓋公章有法律效力嗎
正常的合同,只要是雙方真實意思的體現,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但是需要注內意的容是:合同主體問題!
按照相關法律、財務類法規規章規定,合同章上的名稱不應使用簡稱,應當和公司在工商登記的名稱一致!如果合同章上的名稱與合同上寫的公司名稱不一致,就有合同無法履行的風險。到時候你起訴對方都沒有辦法!
因此,建議你還是要求對方簽字,用工商登記的全名簽署!
Ⅲ 請問簽合同用蓋章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合同的簽章和蓋章等等都是相應具有法律效應的,但是必須有一個前提,簽字的人和這個公司或者是這個本人有一定的關系
Ⅳ 本協議一經簽署蓋章(手印)即具有法律效力是什麼意思,只簽字沒按手印有效嗎
很多的協議 ,要求簽字蓋章 或按手印,主要是為了防止協議是被別人代簽的 ,只要當時是自己真實的意思表示 ,沒有被別人逼迫 ,即便只有自己親自簽的字 ,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也就是只簽字沒有按手印,只要是自己真實的意思表示 ,就生效的 。只有自己不願意的 ,逼迫所簽字的 ,就算按了手印,也是不生效的 。
Ⅳ 合同在什麼地方蓋章就有法律效力作用
只要合同內容合法抄,而且對合同效襲力方面沒有特殊規定,那麼合同雙方簽字蓋章後,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不在於是否公證。
------公證後的合同,最重要的作用是具有公示性。比如,針對同一個古董,先後賣給兩個人,並且都簽訂了合同,其中一個進行了公證。一旦發生古董買賣糾紛,在確定合同效力的時候,如果古董尚未交付,那麼往往會認定經過公證的合同有效。
Ⅵ 合同一定要簽字且蓋章才有效嗎
《合同法》第32條規定:「當事人採取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專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屬同成立。」
《合同法》第44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在簽訂合同過程中,經過要約、承諾,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可成立。
法定代表人作為當事人的法定代表,當然有權在合同上簽名以表示對合同內容的確認。在這里,強調的是雙方合意,而不是形式上的蓋章。
例外情況是,我國《合同法》第50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該代錶行為有效。」
在合同一方當事人明知對方的法定代表人超越許可權而仍與其簽訂合同的情況下,只有法定代表人簽名而沒有蓋章的合同對該法人代表的單位沒有約束力。
Ⅶ 協議書上蓋有一方公章的有法律效力嗎
如果協議書上只有一方蓋章,而另一方沒有蓋章或簽名確認的,則協議書尚未成立,當然沒有法律交效力。
但是,如果蓋章的一方當事人將已經蓋章的協議書交給發對方當事人,而對方當事人在此後再進行蓋章或簽名確認的,則該協議書仍合法有效,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