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公司約定有法律效力

公司約定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11-20 16:04:51

⑴ 約定有法律效力

約定只要不違反法律的強行規定,是自願的真實意思表示,就有法律效力,不需要律師去見證。

⑵ 怎樣的合同或者協議才具有法律效力呢

一般來說,合同只要體現了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合同約定事項不違反法律版法規和行政強制性規定,權不違反公序良俗,不損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合法利益,依法成就的合同就產生法定約束力。

合同須具體要符合以下條件:

一、簽定合同或協議的當事人需是雙方或多方,而不能是單方所為,經過平等、自願協商而訂立;

二、簽訂的主體是有資格的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自然人、法人等),他們對自己的行為的內容能夠正確認識,可自由支配自己的行為,能夠以自己的名義簽訂相關合同、協議;

三、簽定的合同、協議的內容不違反法律法律和行政強制性規定與反公序良俗。

四、合同或協議內容不損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合法利益。

五、書面形式簽訂合同,一般包括一下條款:1、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2、標的:3、數量:4、質量:5、價款或者報酬:6、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7、違約責任:8、解決爭議的方法。

⑶ 公司與代理人雙方簽字的約定是具有法律效力嗎協議雙方的簽字未經公證機關做公證具有法律效力嗎

一般情況下,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簽字就是代表公司認可相關文件的。至於你說的代理人是必須有明確的授權委託書簽署的文件才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在簽署的文件中還有其他生效要件如需要加蓋公司印章等,那在滿足了所有條件後,簽署的文件才能生效。
還有就是一般的協議不需要公證機關公證,公證機關公證一般不影響民事協議的效力

⑷ 很多格式合同中都約定「最終解釋權歸本公司所有」。這種約定有法律效力么

合同法的該條規定是強行條款,合同當事人不可以以約定排除的。

⑸ 公司讓我簽的承諾書有法律效力嗎

勞動合同法規定只有兩種情形需要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版二條:用人單位為勞動權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的違約金。

所以是違法的,而且公司要與你簽正式的勞動合同,為你繳納社會保險,否則都是違法的。

⑹ 公司簽訂的保密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1、法律允許勞動關系當事人之間通過合同約定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權利和義務回。《勞動合同法》第23條第答一款也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2、因此,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保密約定,既可以以保密條款的形式寫入勞動合同,也可以單獨訂立一份保密協議。兩種形式的效力是相同的。

⑺ 請問這種約定條款有法律效力么

這份來勞動合同更像是賣身自契,
不過這樣的合同不是沒有瑕疵。你也不是沒有辦法對付這樣的合同。除樓上各位專家所說該約定因為違反法律規定而無效的策略外,你可以採取對等方式對付這樣的企業。

比如:這個企業讓你加班不給你加班費,
比如這個企業沒有給你足額繳納社會統籌,包括按照最低標准給你繳納社會統籌,
比如這個企業沒有給你繳納醫療保險金,
比如這個企業沒有給你繳納住房公積金,
比如這個企業沒有讓你享受每年最少5天的帶薪年休假。
比如這個企業沒有讓你享受法定假日的雙倍或者三倍工資。
比如這個企業的勞動環境非常的差,甚至有可能給你帶來職業病,而企業並沒有讓你進行體檢過。
比如企業有明顯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迫使你不得不解除合同的時候,你可以要求企業按照此條款的對等原則,給你支付5年的工資補償。

如果你想進行這樣的訴訟,我深信會有很多法律工作者樂意為你提供服務。

建議:隱忍不發,搜集證據,取得更多勞動者的聯系電話。待機而為。

祝福你成功。愉快。

⑻ 公司內部規定有沒有法律效力

你所說的公司內部規定,應該是企業的規章制度,對嗎?

企業的規章制度,如果是依照法律內規定所容制訂出來的,具有法律效力。

我國《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第二款規定:「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第四款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最高法《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四條之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並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可見,公司(企業)規章制度的制定是企業的一種內部「立法」行為,這是法律賦予企業的一項重大權利。但是,企業規章制度必須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來制定並公示,很多地方還規定企業在規章制度制定後要送交勞動行政部門審查和備案。這樣制訂出來的規章制度,對企業及其全體人員就具有約束力。

⑼ 公司成立時,法人事先約定好若公司出現問題由出資人甲負責,這樣的約定有法律效力嗎

內部約定不能對抗外部效力 不知道你的公司是有限公司還是合夥公司 出資人在出資范圍內承擔責任

熱點內容
霍邱司法局招聘 發布:2025-09-23 03:08:10 瀏覽:848
行政訴訟法證據司法解釋 發布:2025-09-23 03:08:07 瀏覽:947
歷下區人民法院官網 發布:2025-09-23 03:08:07 瀏覽:436
紀檢監察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 發布:2025-09-23 03:07:27 瀏覽:868
村部法律顧問職責 發布:2025-09-23 03:03:15 瀏覽:95
商法歷年司考真題 發布:2025-09-23 02:57:35 瀏覽:915
社會保障法實施年份 發布:2025-09-23 02:44:42 瀏覽:162
13歲兒童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3 02:37:23 瀏覽:53
依法治鎮工作領導小組 發布:2025-09-23 02:36:41 瀏覽:434
婚姻法司法解釋里財物 發布:2025-09-23 02:32:50 瀏覽: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