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法律碩士民法大改
很正常,可以理解
⑵ 新的民法典通過之後會對今年的法碩考試有什麼樣的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將於2020年5月交由全國人大表決通過。民法是權利之法,它所調解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極為廣泛,小到去菜市場買根黃瓜,去交個電費,大到公司設立,買賣飛機,還包括結婚買房,離婚財產分割等,民法與我們生活聯系十分密切。而《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那民法典的出台將對法考產生什麼影響呢?
事實上,《民法典》的出台對法考民法最為重要的影響,在其對民事規范之改變,而這些改變往往是考試重點,筆者擇其重點介紹如下:
1、流押(質)制度
《物權法》
第一百八十六條 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不得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
第二百一十四條 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處分質押財產,給出質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
第四百零一條 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前,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抵押財產優先受償。
解析
按照《物權法》的規定,當事人之間做出流押(質)的約定時,應屬無效,但《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並未直接否認該行為的效力,而是明確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前,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抵押財產優先受償,即抵押權人可就抵押財產實現抵押權。
我們知道無效之評判在民法中是最強烈之否定,一味無效,並不能很好處理民事問題,並有可能損害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而規定,抵押權人就抵押財產優先受償,一方面不會損害抵押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又促進資金流通,真正發揮抵押權的功能,顯為立法之進步。
這里需要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物權法》會規定,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不得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呢?
因為,此時抵押人處於劣勢地位,如果抵押財產價值大於應實現的債權額,當債務人到期不清償債務就講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時,就會使得抵押權人獲得超額利益,這顯然不道德,亦不能為誠實信用原則所容納。
這邊需要注意的是,在債務履行期屆滿時,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當事人可以約定將抵押物作價抵償債務,這是抵押權實現的一種方式,不是流押(質)的規定,同學們需要注意哦。
抵押物轉讓問題
1《物權法》
第一百九十一條 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2《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
第四百零六條 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財產。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抵押財產轉讓的,抵押權不受影響。
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及時通知抵押權人。抵押權人能夠證明抵押財產轉讓可能損害抵押權的,可以請求抵押人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解析
抵押物轉讓在《物權法》中是個老大難的問題,曾經,老師給學生們的總結如下:
(1)抵押物僅指抵押物所有權變動而言如出賣、贈與、互易、出資、抵債,對抵押物設立抵押、質押、出租則不受限制。
(2)抵押權人同意,可轉讓,抵押人應當將轉讓所得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或提存;
(3)未經抵押權人同意,受讓人行使滌除權即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代為清償,可轉讓;
(4)未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物的買賣合同有效。
在這種模式下,未經抵押權人同意,受讓人也未行使滌除權時,抵押物是否能發生轉讓,在動產情況下,得看受讓人是否善意,在不動產情況下,就不能轉讓。
如今,根據《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的規定,關於抵押物的轉讓,原則上明確,抵押期間抵押人有權轉讓抵押物,不論是否經過抵押權人同意,僅在抵押權人能夠證明抵押財產轉讓可能損害抵押權的,可以請求抵押人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並且,抵押物轉讓的,抵押權不受影響。
事實上,對抵押權人而言,不論抵押物在誰手中,只要抵押權存在即可。《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的規定更有利於抵押物流通,發揮抵押物的擔保功能,促進資金融通。此一改變,順應時代發展之潮流。
總之,《民法典》的出台對法考民法影響深遠,同學們不可不察!
⑶ 法律碩士考試科目有哪些
初試共抄四門:政治、外語、專業基礎課(刑法、民法)、綜合課(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制史)。
其中政治、外語是全國統考,專業基礎課和綜合課的命題從2004年起由教育部考試中心負責,為全國聯考。
法律碩士聯考科目的考試大綱和考試分析為教育部考試中心制定。
總結:法律碩士考政治,英語,法基(民法和刑法,各75分),法綜(憲法50,法理學60,法制史40),法碩(非法學):法律基礎分為刑法和民法各佔75分
網頁鏈接
⑷ 民法典要改了,現在的教材明年考試復習就不能用了吧
如果是買法碩考研的書就要買2021版的,如果是其他的書2020的就是最新的了。
⑸ 2018法律碩士考試大綱已經公布了嗎
《2018年考研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學位聯考考試大綱》已公布,201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學位聯考考試大綱如下:
Ⅲ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鍾。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考試內容結構 刑法學 75 分 民法學 75 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單項選擇題 40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40 分
多項選擇題 1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
簡答題 4 小題,每小題 10 分,共 40 分
法條分析題 2 小題,每小題 10 分,共 20 分
案例分析題 2 小題,每小題 15 分,共 30 分
⑹ 法碩必考的民法典6大變動內容
延遲頒布的民法典終於通過了,民法典的頒布會引發命題動向的改變,而且民法學分值佔到了法碩基礎課的50%,所以法碩考生要盡快把民法學備考提上日程了,今天就帶大家解讀民法典6大變動內容,幫大家更快理清今年民法學的備考重點。
⑺ 今年民法典的發布,對於2020.12的法碩聯考有影響嗎
應該有相關內容考題。
⑻ 18考研:法碩(非法學)考綱有哪些變與不變
一、大綱整體變化總結
第一是題型變化,這是最大的變化。什麼意思呢?今年取消了一種特別難的題型,叫辨析題,簡答題今年沒有增加題目,只是增加了分數,加分不加量,從4分變成了6分,對大家來說是福音,題目減少了,分值增加了,這樣得分就更高了,辨析題丟分就變少了,這是今年的重大變化。
綜合課題目變化在於選擇題變少,簡答題加了分,由8分變成10分。今年加了道憲法論述題,以前只考法理論述題,第二道論述題只能考憲法,不能考法制史,一道論述題考法制史的話,分值就沒法分了,所以今年的論述題一定是憲法論述題。具體考什麼,我們會在後面主觀題當中對於憲法的論述題進行單獨講述。憲法的考查特點決定了憲法的論述題主要集中在憲法基本理論部分,比如說憲法的基本原則,比如說憲法的違憲審查制度等,還有一些基本制度。剩下民法的題目,今年有了《民法總則》,今年新民法題都是以《民法總則》為考點。
第二個變化在於刑法。刑法加入了熱門案例和罪名,我經常舉例徐玉玉,徐玉玉在大學開學以後,有不法分子通過某種手段拿取她的信息對她進行詐騙,最後他自己自殺了,造成了嚴重後果,這裡面最重要的是泄露她個人信息。今年教育部在9月1日開學時一定強調,學校一定不得泄露個人信息,否則就構成犯罪,今年就考這個內容。
接下來是憲法結構發生了變化,很多人說今年憲法變得一塌糊塗,其實只是在結構上發生了變化,內容沒有發生變化。等一會看下憲法目錄就知道了,內容是一樣的。
最後一個是法制史,多年來法制史從來沒有變化。法理學去年改了27處,今年只有1處,但是這1處不是那麼重要,基本不變。牢固記住兩句話,今年的形式變化大於實質性變化,表面上變化不多,大家還是以安心復習為主。
但是也要注意正因為實質變化少,新增了內容往往就是考試的內容,特別是憲法論述題將成為今年大家重點准備的對象,所以今年憲法課程一定要認真學習。
考研就用 斃考題~
⑼ 誰有2018法碩基礎朱虎民法講義
您好,講義是不單賣的哦。報班才有的。
⑽ 2018年考研法律碩士大綱有哪些變化
2018年法律碩士考試大綱進行了重大調整,大綱不僅在專業基礎做了變更,專業綜內合的變化也很大,容主要集中在考查題型上,具體情況如下。
大綱全部變化主要表現在:其中刑法、民法的變化較大,刑法的變化特點集中在增加了刑法修正案九的內容,尤其是刑法分則增加了很多罪名。
增加對有影響力的人行賄罪等。民法的變化較大,主要是最新的《民法總則》的內容對這一部分進行了更新。法理學的變化繼續演戲往年的特點,緊跟政策的變化。今年憲法和法制史具體內容的變動仍然沒有太大。
法律碩士考試的另一特點是報考的考生主要是非法學專業學生,而法學碩士的考試是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要提高它的知識難度、知識深度,所以考起來就相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