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房產協議書具備法律效力嗎
Ⅰ 婚內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婚內協議書是夫妻雙方身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及婚前個人財產等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在雙方平等自願且意思表示真實的情形下簽署的婚內財產協議書。協議書自雙方簽字之日起成立並發生法律效力。協議書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不能侵犯第三人的合法權益,不能剝奪或者限制對方的合法權益。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清償。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勞務報酬;
(二)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一千零六十三條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
(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一千零六十四條夫妻雙方共同簽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Ⅱ 怎麼簽婚前財產協議有法律效力
一、婚前財產協議的法律依據:
我國《婚姻法》第19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17條、第18條的規定。」
第17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資金;(二)生產、經營的收益;(三)知識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18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18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一)一方婚前的財產;(二)一方因身體受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二、簽訂合法婚前財產協議具備的要件:
1、婚前財產協議形式上必須是書面的。
形成書面的文字,既可以是夫妻雙方自行達成,也可以是在公證部門的參與下達成,但公證並不是法定必需的程序,只要是夫妻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就不能推翻該婚前財產協議形式上的合法有效性。
2、婚前財產協議內容上必須合法。
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夫妻雙方可以約定的財產是指婚前財產及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所得財產,它既可以是生活資料,也可以是生產資料,既可以是有形資產,也可以是無形資產,但都必須是屬於他們兩個人的財產,如果本不屬於他們兩個人的財產或尚未確定是否存在的財產又或是涉及第三方權屬的財產,均不在此列。
三、婚前財產協議的特點:
1、協議的生效以簽署協議的男女雙方登記結婚前提。若協議簽訂後,雙方因故沒有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分手了,則該協議會因生效條件未具備而自動歸於無效。
2、協議充分體現了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協議中對於相關財產權利的取得既能夠以履行一定義務為對價,也可以設定一個對價條件,充分體現了當事人的財產處置權。
3、協議的載體唯一性。《婚姻法》明確規定,婚姻財產約定應當以書面形式約定,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根據法定財產制確定婚後財產的歸屬。
四、婚前財產協議的效力保障:
1、意思表述要明確
意思明確是任何一種協議都要求的,對於婚前財產協議的要求也是一樣。而且,婚前財產協議,基於其簽訂當事人身份的特殊性,有了明確的意思,日後不致因協議的理解發生爭執而產生不必要的矛盾隔閡。其意思的明確表面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婚前財產范圍明確。無可否認,婚前財產協議中並不一定非得把所有的婚前財產都標注清楚,而只需把需要特別提出的,或以供婚後分享的財產列明即可。更何況,由於財產具有流通性的特質,很容易產生婚前財產協議不明確的爭執。為此,若只是列出了自己的一部分財產,應在協議中明確有其他財產的意思表示為宜。
二是,婚前財產婚後共享的比例明確。在婚後可以與愛人共享的財產內容,以及共享的比例應該清楚,千萬不能欲說還休,並且認為對方應該知道自己的意思。
三是,財產描述要明確。在實踐中,由於財產描述不明確最終導致認為協議約定不明而不予確認的案例不在少數。比如房產的描述,很多伴侶在作婚前財產協議時,對於一方的婚前房產只是寫「某某小區的房屋歸雙方共同所有」,這就是一個有問題的描述。首先,某某小區這一稱謂,往往只是開發商出於宣傳需要定的樓盤名稱,公安機關的戶籍管理以及房屋產權登記部門的地理位置確認,都不會出現該樓盤的名稱,可以說,這個小區名稱並不是法律稱謂。正確的名稱應該××市××區×街道×號×單元×號。其次,一個城市當中可能會出現多個同名小區,因而會造成處所描述不確定。第三,該房屋的購買者可能在同一個小區有幾處房產,而其實只是約定共同居住的一處歸雙方共同,這就容易產生究竟是一套還是幾套共有的爭議。第四,假如該房屋的產權登記手續還沒辦理,從法律上來說,就不擁有產權,這使得對方在發生夫妻矛盾時,可以提前轉讓。因此,正確的描述應該是「某買賣合同項下的財產權利由雙方共有」。
2、條件設定清楚
協議的生效若未作特別約定的話,一般是結婚登記後生效。在大多數情況下,伴侶在簽訂協議時都會寫「本協議自雙方簽字時生效」。對於婚前財產協議來說,明顯的是為結婚後共同生活所簽署的約定,也即應以結婚登記為有效要件。其二,有的伴侶在約定婚前財產歸婚後共有時,會作出這樣的約定,「若雙方不離婚,則此財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這種財產約定,實際等於沒有約定。從財產協議的最終效果來說,為離婚財產分割提供了便利。此類約定,對於非財產所有者一方來說,顯然是不利的。
3、體例規范明了
意思的表述清楚,層次分明,不致發生歧義。作為協議來說,還是要遵從一定的範例格式。
Ⅲ 婚前財產協議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具有法律效應
我國法律和司法解釋還沒有對婚前財產協議做明確的概念描述。婚前財產協議的回法律基礎在於我答國《婚姻法》第十九條中夫妻可以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進行約定的規定。婚前財產協議應指男女雙方對各自婚前婚後所得的財產的歸屬做出的約定,此約定在婚前、婚後都可辦理,不受登記與否的限制。
Ⅳ 婚前財產共同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婚前財產協議只要滿足不違背法律、能體現雙方真實表示等條件,即具有法律效力。根據相關規定,只要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協議的內容也未違反法律規定,只要雙方就婚前財產的歸屬基於自願的原則達成了書面協議,該書面協議就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條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Ⅳ 婚前財產協議不具有法律效力嗎
婚前財產獨立協議滿足法定生效條件,就是有效的。即只要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協議的內容也未違反法律規定,並且雙方是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簽訂的,該書面協議就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條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Ⅵ 情侶買房:婚前房產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情侶結婚前買房,雙方簽訂婚前房產協議書作為相互保障。那麼,婚前房產協議有法律效力嗎?婚前房產協議書怎麼寫?
婚前房產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1、婚前房產協議只要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不違反國家相關政策,不損害國家、集體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就具備法律效力,對雙方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
2、婚前房產協議有效不等於房屋產權的轉移。不動產權的轉移,以辦理產權登記手續進行公示為准。就是說,如果僅僅是婚前房產協議的約定,而房屋沒有及時辦理產權登記的話,不足以保護當事人的權益。
3、而且相關法律指出,對於包含方方面面的另類婚前協議有些明顯不符合法律上的公平原則,是不受法律保護的。但在不違背國家法律規定、不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情況下,涉及財產等方面的約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4、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受法律保護的。目前也已有男女雙方離婚後,一方依照婚前協議得到賠償或因婚前協議引起雙方矛盾的事例。因此,新人們好在簽訂這種另類婚前協議時先考慮清楚,不可把這種另類婚前協議當成兒戲。
婚前房產協議書怎麼寫?
1、填寫
甲方:名字性別身份證號(此處是你自己)
乙方:名字性別身份證號(此處是你的另一半)
丙方:名字性別身份證號(此處是見證人)
為了保持家庭和睦,防止房產糾紛,經過具體的甲乙雙方協商,在丙方的見證下,就XXXXXXX處的一套房產,自願簽訂本協議。
2、協議內容如下:一、該房產位於XXXX,由甲方出全資建造,但是產權約定在乙方名下;甲方享有該房產包含產權在內的一切權利,乙方只享有該房產的居住權;乙方不得以自己是房產證下明示的產權人為由,要求享受該房產除居住以外的權利,更不得以此為由剝奪甲方對該房產的實質擁有權等一切房產權利;乙方對該房產的居住權不得以任何方式轉讓給他人;未盡事宜,甲乙雙方協商解決。
3、本協議是甲乙雙方在精神正常下,自願簽訂的,沒有受到任何脅迫
4、本協議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執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本協議自簽字之日起生效。
5、甲方(簽字):
乙方(簽字):
丙方(簽字)後,在這些協議中,絕大多數約定的內容相對於雙方基本是公平的,小編就不一一進行贅列。希望雙方共同建立和諧家庭,美滿婚姻。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4-17,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裝信息
Ⅶ 關於婚前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有,但是協議必須與夫妻雙方人身或財產有密切關系,並且與一版般性社會道德和其餘法律規定權不相沖突,才能真正具有法律效力。
根據《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7)婚前房產協議書具備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無效的婚前協議
1、任何人的人身自由,都不能提前放棄和分割。關於人身自由的所有條款都是無效的。
2、婚姻當事人可以簽訂忠誠協議,來約束出軌或財產等。關於出軌的約定,婚前寫的協議是有效的,但涉及到財產部分則無效。結婚後可以再寫一份忠誠協議,說明財產問題。
3、沒有取得的財產,約定是沒用的。只能在已有財產上約定。
Ⅷ 請問婚前財產協議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婚前協議的法律效力,婚前約定財產的協議書應該如何判斷法律效力?婚前協議書涉及離婚無效婚前協議書內容必須在不違反公共秩序善良風俗的前提下,才具有法律效力的。例如一般協議書內容會約定家務分工、生活費該付多少、自由處分金等,甚至也有人約定,如果另一半外遇就要罰多少錢等。假使協議內容涉及「離婚」,例如在契約中規定「雙方中若有一方外遇或家庭暴力就要無條件離婚」,或是離婚後的贍養費給付與子女監護權歸誰,法官通常會判定無效。判定無效的原因是:因為我國的法律還是普遍認為,婚姻生活要永續經營、長久維持,所以不能用離婚來訂定協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