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面合同只有正式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壹』 書面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書面協議是指雙方當事人就某一問題書面達成合意。
書面協議是具有相應民事行為能力的當事人,基於真實的意思表示,而簽訂的書面合同。經雙方簽字、蓋章或按手印,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協議不能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能侵犯第三人的利益,不能違反公序良俗。
『貳』 應當簽訂書面合同而沒有簽訂,法律效力如何
對於合同的形式,《合同法》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條明確規定:
當事人未以書面形式或者口頭形式訂立合同,但從雙方從事的民事行為能夠推定雙方有訂立合同意願的,
人民法院可以認定是以合同法第十條第一款中的「其他形式」訂立的合同。
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法律另有規定:借款人合同、融資租賃合同、技術開發合同、技術轉讓合同等;保證合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2)書面合同只有正式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簽訂合同的方式
簽訂合同使用口頭和書面形式。經濟合同的形式是指經濟合同當事人之間明確權利義務的表達方式,也是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的表現方法。
根據經濟合同法規定,經濟合同的形式主要有口頭形式和書面形式兩種。
1、口頭形式。口頭形式是指當事人雙主用對話方式表達相互之間達成的協議。
當事人在使用口頭形式時,應注意只能是及時清潔的經濟合同,才能使用口頭形式,否則不宜採用這種形式。
2、書面形式。書面形式是指當事人雙方用書面方式表達相互之間通過協商一致而達成的協議。
根據經濟合同法的規定,凡是不能及時清潔的經濟合同,均應採用書面形式。
在簽訂書面合同時,當事人應注意,除主合同之外,與主合同有關的電報、書信、圖表等,也是合同的組成部分,應同主合同一起妥善保管。
書面形式便於當事人履行,便於管理和監督,便於舉證,是經濟合同當事人使用的主要形式。
『叄』 書面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依法訂立的書面協議有法律效力。協議書是社會生活中協作的雙方或數方,為保障各自的合法權益,經雙方或數方共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後簽訂的書面材料,符合規范的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第四百九十三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最後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肆』 書面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簽訂的協議只要雙方主體合法,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合同法第52條之規定,均為有效協議,具有法律效力。
『伍』 如果合同只有一式一份,有法律效力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的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合同只有一式一份,不影響其法律效力。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三條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5)書面合同只有正式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訂立一份合法有效的合同
一、合同訂立的主體應當具有訂定約的資格或合法的授權:合同的主體最少應當為兩個主體。如果存在多個主體的,應當以「甲方」、「乙方」、「丙方」等等代稱分別區分。
簽訂合同的主體有自然人和法人的區分。
(一)一般自然人作為合同主體簽約,需要其本人親自簽名或者摁手印(當事人在合同書上摁手印的也應當認定其具有與簽字或者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必要是可保存簽約人的身份證號或復印件。簽約的自然人一般要是年滿18周歲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合同方為有效。
(二)法人如企業公司作為主體對外簽約的,必須是合法存在的法人,一般需要查驗對方的營業執照,如果不存在吊銷、注銷執照的情況,均可作為簽約主體。
二是企業法定代表人應當在合同上簽字或者加蓋名章;是非法定代表人簽約的,必須查驗對方持有合法的授權委託書,審查簽約人是否有簽約的授權。
三、合同的形式應當以書面形式為主,口頭等其他形式訂立協議應當注意保存證據。
四、訂立的合同應當具有法律效力,避免效力上出現瑕疵: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效力性強制性規定。
『陸』 只有書面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嗎
並非只有書面合同才有效力。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無論口頭合同還是書面合同,只要是當事人依法訂立的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柒』 什麼樣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有效的條件:
1、合同內容、形式、程序不違反法律規定、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2、合同主體具有訂立合同的民事行為能力;
3、意思表示真實;
4、其他條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八十三條
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捌』 協議只有一份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這個應該不符合法律,勞動合同都是區、市提供的勞動合同範本,裡面既有試用期和工資,也有勞動合同時間(包括試用期在內)和正式工資,這樣才是一分正規的勞動合同,而且合同雙方簽字蓋章生效後,還可以到勞動部門鑒證(不鑒證合同也是有效的,畢竟有簽字蓋章),這樣的合同已最大限度受到《勞動法》保護,如果單位這方面不完善,那就有違反勞動法的可能,你可以到單位注冊地所在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勞動爭議仲裁實行舉證倒置,一般由用人單位舉出證據,如果證據違法或沒有法律效力,就要承擔舉證不利的後果,法律傾向保護弱勢的勞動者。單單就單位沒有和你正式簽訂勞動合同這一條,他們已經違反勞動法了,但是你和單位已經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如果你領工資的時候有讓你簽字的話,那個簽字的東西也是證據,記住:如果工資有問題可千萬不要簽字領取,要先行詢問清楚,看有沒有誤算或可以改正的餘地,如果對方態度強硬不講理,再利用法律的手段來制裁他們,如果雙方能協商解決是最好了。
現在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勞動爭議很多,勞動者防不勝防,況且找個工作也不容易,不想和單位撕破臉,但是勞動爭議的受理是有時間限制的,在勞動爭議發生的60日內提起仲裁,否則過了時限就不受理了,所以有些爭議不能等辭職的時候再說,那時候就不靈了~~!
我在單位經常處理員工爭議事件,希望我的建議能夠幫到你!!
補充回答:
1、你所說的《勞務聘用合同書》在概念上無法界定,因為現在最受勞動法保護的就是經過鑒證的《勞動合同書》,除此之外由於各單位具體情況不同,可以採用臨時協議、勞動協議書等形式,但是內容不能違法,只要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經過蓋章簽字就是有效的。勞務合同一般針對特殊人員,如海員、出國勞務人員等,你的情況應該屬於大多數最普通的一般勞動者,你單位應該與你簽訂勞動合同,除非他們刻意不想簽或者想規避某些權力義務責任(如逃避社會保險等),不知道你單位是怎麼想的。就算是自行擬定的雙方協議,也應該有轉正工資、轉正時間、保險福利待遇等重要條款的約定,如果沒有這些必要的約定,他們大多數有些不可告人的貓膩兒。你應該提高警惕了!!
對策:合同應該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如果你手裡沒有,可以要求復印,然後拿著它到所在區縣的勞動人事局進行咨詢,他們也會給你具體的建議,實在不行就申請仲裁,保護自己!而且行動要快,不要拖著!!!
2、工資條沒有簽字也沒關系,不是打到銀行卡上嗎?你可以到銀行列印帳戶明細,這個也可以作為證據的。不要擔心。
祝你好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