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執法法律知識講座
『壹』 急求城管執法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簡稱城管執法)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執法依據是1996年頒布的《行政處罰法》、以及各城市頒布的地方性法規。職責:對市容環境衛生、城市規劃管理(無證違法建設處罰)、道路交通秩序(例如處罰攤販違法佔路)、工商行政管理(無照經營處罰)、市政管理、公用事業管理、城市節水管理、停車管理、園林綠化管理、環境保護管理、施工現場管理(含拆遷工地管理)、城市河湖管理、黑車、黑導游等城市管理的各方面進行綜合行政執法,其中的城市市容市貌、佔道擺攤、亂搭亂建等影響市容的現象整頓治理由於經常引發社會矛盾而引起媒體關注和熱點報道。
因為城管執法涉及許多領域,因此相關法律法規也較多,另外各省市城管管理職能也有一些不同,各地出台了一些《條例》、《規定》、《實施細則》,這些往往是城管執法主要依據。
主要的相關法律法規包括:《行政處罰法》、《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 、《國家賠償法》 以及各地涉及環境衛生、市容、市政等與城管職責相關《條例》。
『貳』 如何規范城管執法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當前,我國正處於在加快城市發展轉型的主要戰略機遇期,同時也是社會矛盾高發期,而城市的發展離不開管理,「三分在建,七分在管」。應運而生的城管執法工作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一項新興事物。全國各地3000多個縣市建立了城管執法隊伍。作為政府形象的代言人,城管執法隊伍形象顯得尤為重要。
城管執法隊伍形象是城管執法隊伍給予公眾的直觀的具體的形象化的看法、印象和感受。也既是社會公眾對城管執法隊伍的整體評價,它是城管執法人員的價值觀念、職業素質、道德修養、廉政意識、服務作風、辦事效率、隊容風紀的綜合反映。城管執法隊伍形象體現了執法人員的精神風貌,是內在精神品質和外在行為方式的集中體現。
目前,我們應該清醒的看到,涉及城管的新聞報道以負面報道居多,公眾眼中的城管執法隊伍形象還不盡如人意,還存在一些與構建和諧城管不相適應的薄弱環節。主要表現為執法中還存在一些不文明、不規范現象,執法過程中少數隊員不作為、亂作為的現象時有發生。與此同時,全國各地城管執法隊伍也無一例外的都遭遇過暴力抗法事件,執法人員屢屢受傷,違章者暴力抗法絕非個別現象,而是個普遍性的問題。
「城管」怎麼樣呢?城管的形象為什麼不佳?我以為,可以從內外因兩個方面來分析一二:
內部因素有:(一)人員結構不合理,素質良莠不齊。在城管執法隊伍的沿襲和變更中,有少數素質較低、形象不佳的人員通過各種渠道混進執法隊伍,從而影響了隊伍整體形象。(二)思想工作薄弱,管理制度不全。每天繁重的工作任務給一線執法隊員造成巨大身心壓力,再加上公眾不理解、不支持導致部分隊員面對困難,缺乏鬥志,得過且過。在執法隊伍自身建設上,督查考核,獎優罰劣,群眾監督上沒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導致影響隊伍形象建設。(三)執法欠規范,技巧和技能缺失。從法律適用、執法程序、執法用語、執法文書製作等方面,少數執法人員不按規范進行,導致行政案件錯誤、漏洞層出不窮,且重罰款輕教育,群眾對此不滿情緒激增,隊伍形象不好。
外部原因有:(一)市民對「城管」認知有限,導致偏頗誤解。對於與城管相關法律法規知識了解有限,對城管職能職責的理解偏差,市民把城管職能無限擴大化,經常提出許多超越職權范圍的難題,一旦無法及時得到解決,消極看法產生後轉化為負面效應,對城管的抱怨增多,認為城管「不作為」。而對屬於城管的正常執法措施,如暫扣流動攤擔經營工具,請其到隊里接受教育或處罰。許多市民簡單認為,這是「收繳行為,是砸弱勢群體的飯碗」等,是城管「亂作為」,由此產生不滿和對立情緒。(二)體制機構不順,沒有牽頭主管部門。從中央到省一級地方政府,暫未設置主管部門管理全國城市管理工作,而地方由於實際工作的需要,全國各地3000多個市縣卻無一例外組建了城管執法隊伍,從而造成「城管」師出無門。由於城管工作性質決定了城管處在社會矛盾的風口浪尖,多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都與城管工作相關聯。市民一有不滿,就認為城管工作沒做好,因此城管的形象大打折扣。(三)缺乏輿論正面引導,交流渠道不通。各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偏差比較大,普遍以報道城管執法隊伍的負面新聞為噱頭,而對城管執法隊伍的形象宣傳十分欠缺,造成對事件片面了解,導致群眾意見大、反映差。同時影響執法人員工作情緒和積極性,以致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提升城管執法隊伍形象,是新時期城管執法隊伍完成新的歷史使命的需要,是依法行政的需要,更是樹立新形勢下城管公共關系理念的需要,對維護政治穩定,維護社會安定,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俗話說思路決定出路。我們應著眼長遠,探索對策,勇於創新,結合城管執法隊伍實際情況,認真落實以下幾項工作,從而提升城管執法隊伍形象:
(一)加強隊伍建設,提升隊伍素質。
只有建立一支思想好、作風硬、紀律嚴、業務精、形象美的執法隊伍,才能保證各項城管法律法規的順利且正確地實施,才能完成黨和政府賦予的城市管理行政執法任務。
高素質的執法隊伍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堅實保障,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是人性化執法的重要基礎,加強執法隊伍建設要做到三點:一是內強素質,學會「寬容」;二是講究藝術,善於「說理」;三是,嚴肅隊容隊紀,用好的制度管人,樹立公僕形象。隊伍的素質教育包含兩個方面:首先,城管隊員必須堅持學習黨的理論,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其次要注重加強隊員專業知識的學習,為准確執法、依法行政打下良好的業務基礎;再次嚴格進人機制,始終堅持「逢進必考」的原則,嚴格標准,向社會「公開、公正、公平」招考,廣納人才。只有嚴把「進口關」,才能確保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並且要建立一種競爭機制,使真正想幹事、能幹事的幹部得到提拔重用,創造一種「讓真才實學的人有位子,讓認真工作的人不吃虧」的環境,形成一種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工作氛圍。
(二)突出法制建設,強化法制意識。
通過法律知識宣傳教育,深化依法治國理念,提高城管隊伍的依法行政能力。堅持學法
二是加強外部力量監督。利用新聞媒體和社會輿論進行監督,廣開公眾監督的渠道。向社會公布監督熱線,邀請社會各屆人士擔任城管執法形象監督員,定期召開社會監督員座談會,掌握最新的社會反饋信息,並及時提出城管工作整改意見,以爭取最廣大市民的支持與協助,使城管執法工作逐步達到公平,公正,透明,提升執法隊伍形象。
三是完善獎懲機制。通過制定《督查考核辦法》,細化執法督查考核百分制。由直屬監督隊每月根據督查評議會的形式將督查落到實處,對一線執法人員及科室人員實行動態考核。對落實工作不到位,有違紀現象的個人進行通報批評。同時建議督查結果與評優評先相結合,進行獎優罰劣,並且與執法隊員的工資收入,職務晉升等掛鉤,達到科學管理的目的。
總而言之,城管執法隊伍形象的提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只有不斷創新、常抓不懈,才能永葆城管形象的正義性、公正性、純潔性,才能把城管執法隊伍真正建設成為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文明之師、威武之師。
『叄』 怎樣理解城管執法人員素質提升培訓的意義
城管執法人員素質提升培訓的意義:
A、加強城管執法隊員培訓是踐行群眾路線,增強執法和服務意識的需要。群眾路線的實質和核心是解決「為了誰」的問題。就城管執法實際工作而言,立身之本與終極目標,都是為百姓服務,為城市容貌更加美好,管理好城市服務好百姓。
B、加強城管執法隊員培訓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維護政府公信力的需要。依法行政是建設法治政府的基礎。城管執法工作點多、線長、面廣,涉及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許多方面。今年市政市容委組織編印了有關執法涉及的法律法規規章,其中城管執法涉及市容、市政、園林、環衛、規劃、環保等8大類278項,涉及的法律文件近40個,涉及條款3745條。這些法律、法規、規章的准確實施,既是全市執法隊員依法履行職責,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礎,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法律保障。
C、加強城管執法隊員培訓是落實「城市管理年」活動的重要工作。今年城市管理年的主題是打造「干凈、整潔、有品味的海口」。我們現有的知識水平、能力素質能否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今年,市市政市容委在城管執法系統組織開展「作風建設提升年」活動,其中加強對執法人員的培訓,是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推進「城市管理年」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
D、加強城管執法隊員培訓是進一步提高隊伍整體水平的需要。近年來,通過大家的努力,城市管理工作提到了廣大市民群眾的理解和好評。但是我們的工作還存在很多不足和問題,群眾不同程度反映執法隨意性大、執法隊員態度蠻橫硬、吃拿卡要等問題。這些問題的根源在於法制教育流於形式,導致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從而引發群眾不滿。要解決上述問題,除了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工作機制外,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執法人員法律法規知識的培訓,不斷提高整體素質和執法水平。
『肆』 從實際工作出發,談談執法人員如何提高法律素養,更好的做好城管執法工作
建個網站,接受人民監督,積極相應人民反饋
『伍』 市容城管法律法規知識
城管是「市容城管行政執法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等政府城市管理職能部門的簡稱。城管全稱是城市管理監察部門,是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組織,它將過去由多個行政部門行使的城市管理方面的行政處罰權力,集中於一個機構行使。其法律依據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16條規定,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其行政法規依據是:國務院《關於貫徹實施〈行政處罰法〉的通知》進一步明確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做好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試點工作,結合本地方實際提出調整行政處罰權的意見,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常用法律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雜訊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行政處罰法》,《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等等,以及龐雜的地方法律法規,如:《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北京市出租汽車管理條例》,《北京市張掛標語張貼宣傳品管理規定》,《北京市養犬管理規定》等。
『陸』 城市管理執法人員需要哪些專業法律法規知識
城市管理執法人員屬於政府的執法部門工作人員,負責治理和維護城市管理秩序以內及市政設施、城容市公用、城市節水和停車場管理中的專業性行政執法工作等。
需要的專業法律法規知識包括《行政處罰法》、《行政訴訟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強製法》、《行政復議法》、《城鄉規劃法》、《水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環境保護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等相關內容。
『柒』 我是個城管執法人員大隊長讓我講課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的第二十七條的每一條解釋幫我舉個例子解釋一下
城管范復圍大了,就僅道制路這一塊就包括道路、橋涵、雨污水、照明、防洪、電力、熱力、自來水、通訊、燃氣等一系列設施。要是不管理,你家門口的路三天兩頭被挖斷,你家的電、水、氣動不動就因野蠻施工被迫停供,人行道變成菜市場或小吃一條街你過不去,你覺得這樣生活的舒服嗎?由於道路違章現象如破路埋設管線,佔道施工等多是在後半夜發生,道路城管一般都是白班+夜班連軸轉,就是為了城市生活更舒適、更有秩序。我承認任何行業都有敗類,現在記者也喜歡報道暴力執法的內容,但這不代表所有城管都是惡魔。說討厭也好,說城管工作下三也好,總比偷、強、占國家便宜的好。
『捌』 城管的執法權來自哪裡城管執法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1、有的大城市通過地方立法,授予城管立法權,只是局部城管有執法權,不代表全國各地城管都有權執法。
在我國,任何行政主體的權力都來自法律法規授權。從本質上來講,城管的產生,就是把原來各個部門分散行使的行政處罰權,集中到一個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的行政主體身上。
根據國發〔2002〕17號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決定,各省政府是否給區市城管局授權應當有文件依據,即使授權,區城管局的單位性質為事業單位。不具備授權執法主體資格。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16條規定,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
3、行政法規依據:《國務院關於貫徹實施〈行政處罰法〉的通知》進一步明確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做好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試點工作,結合本地方實際提出調整行政處罰權的意見,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
(8)城管執法法律知識講座擴展閱讀:
城管的主要職責:
1、貫徹實施國家及本市有關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及規章,治理和維護城市管理秩序。
2、組織起草本市有關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研究提出完善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體制的意見和措施。
3、負責本市城管監察行政執法的指導、統籌協調和組織調度工作。
4、負責本市城管監察行政執法隊伍的監督和考核工作。
5、負責本市市政設施、城市公用、城市節水和停車場管理中的專業性行政執法工作;負責城管監察隊伍行政執法中跨區域和領導交辦的重大案件的查處工作。
6、負責本市城管監察行政執法系統的組織建設、作風建設、隊伍建設以及廉政勤政建設工作。
7、承辦市政府及市市政管委交辦的其它事項。
『玖』 事業單位考試中i城管行政執法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具體指哪些法律
公務員考試的公共基礎知識城市管理的法規
『拾』 如何從法律方面解決城管執法存在的問題
國家好像還要立法規范城管執法問題 城管執法 將來肯定要走正規之路 肯定會有一部法律來規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