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行仲裁法律知識培訓會
⑴ 勞動仲裁法律小常識有哪些
1、下列勞動爭議屬於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案的范圍: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現實中,對於社會保險的補繳,越來越多的地方的勞動仲裁委和人民法院不再受理,改由勞動監察和社保稽查部門直接受理和處理。勞動監察和社保稽查要麼不查,要查就會查所有員工的用工問題;企業有沒有問題,你懂得!
2、申請勞動仲裁,不需交納任何費用。
3、對於勞動爭議案件,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仲裁委擁有管轄權;事先約定必須在用人單位所在地處理是無效的。意味著處於長期外派的勞動者可在工作地申請勞動仲裁,用人單位的應訴成本大增!
4、收到仲裁應訴資料後,第一時間先看看提交證據的最後期限是哪一天;請務必及時提交證據,逾期提交的證據不被接納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尤其在法院階段!
5、被申請人可以在答辯期間提出反申請,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被申請人反申請之日起五日內決定是否受理並通知被申請人;決定受理的,仲裁委員會可以將反申請和申請合並處理。
該反申請如果是應當另行申請仲裁的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書面告知被申請人另行申請仲裁;該反申請如果是不屬於本規則規定應當受理的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向被申請人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
被申請人在答辯期滿後對申請人提出反申請的,應當另行提出,另案處理。
6、勞動合同履行地為勞動者實際工作場所地,用人單位所在地為用人單位注冊、登記地;用人單位未經注冊、登記的,其出資人、開辦單位或主管部門所在地為用人單位所在地;案件受理後,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發生變化的,不改變爭議仲裁的管轄;多個仲裁委員會都有管轄權的,由先受理的仲裁委員會管轄。
當事人提出管轄異議的,應當在答辯期滿前書面提出。當事人逾期提出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當事人因此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申請撤銷。
7、申請人收到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回仲裁申請處理,申請人重新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被申請人收到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決。現實中,被申請人缺席的往往輸得一塌糊塗!
8、勞務派遣單位或者用工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為共同當事人。現實中,兩個單位承擔連帶責任的概率在50%以上;勞務派遣用工模式能規避法律風險,是忽悠人的!
9、勞動爭議仲裁公開進行,但當事人協議不公開進行或者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除外。意味著其他在職員工很有機會參與旁聽,了解單位的思路與觀點,說不定下一個申請仲裁的就是Ta!
10、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否則承擔不利後果。意味著用人單位在日常管理中應注意保存相關證據,從而增加了用人單位管理者的工作量及心理負擔;而對於違法侵權方面的證據(如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無論用人單位提供與否,都處於極其不利的局面,真是進退兩難!
就舉證責任的承擔,法律法規沒有具體規定的,勞動仲裁委可以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
11、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仲裁委員會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參照《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予以收集;仲裁委員會認為有必要的,也可以決定參照《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予以收集。現實中,仲裁員都特別忙,特別累,很難擠出時間!
12、用人單位違法侵權後,勞動者申請仲裁的時效為1年(2008年4月30日前為2個月);對於在職期間被拖欠的全部勞動報酬,勞動者可在離職後1年內追討。意味著用人單位不按規定支付加班工資的習慣做法將被有效制止,對於以壓榨勞動者加班費生存和發展的用人單位將面臨極大的挑戰!但是,過去幾年來不少地方的勞動仲裁委和人民法院往往支持申請仲裁前2年內的加班費訴求。這可能是平衡勞資雙方利益的一個體現吧!
13、當事人在仲裁過程中有權進行質證和辯論。質證和辯論終結時,首席仲裁員或者獨任仲裁員應當征詢當事人的最後意見。現實中,個別仲裁員和法官非常自信,稱「我心中有數,你們雙方都不需要發表任何辯論意見,等結果吧。休庭!」
14、仲裁庭對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決先予執行,移送人民法院執行。仲裁庭裁決先予執行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明確,
(2)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現實中,符合這些條件的案件是有的,但是真正裁決先予執行的少得可憐!
15、對於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金額分別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12個月的爭議案件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的爭議案件,一裁終結。意味著勞動仲裁裁決後立即生效,用人單位無法以起訴、上訴的方式來拖時間,無法把敗訴的負面影響往後拖!
16、勞動者對「一裁終局」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一裁終局」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1)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2)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無管轄權的,
(3)違反法定程序的,
(4)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5)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6)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現實中,被中級法院撤銷的勞動仲裁裁決結果不到1%。
⑵ 關於仲裁的法律知識
不矛盾的。「對仲裁協議有異議」此處的協議是指當事人之間簽訂的協議,不是仲裁庭做出的仲裁裁決。
⑶ 會法律 會仲裁法 的看看
某公司與甲公司是一個公司嗎,小王又是誰啊,你的問題前後矛盾,
1某公司有哪些不合法的地方
是未在一個月內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為及時支付解除合同勞動者工資。重復約定試用期。
2李某可以提出哪些仲裁申請
李某可以要求支付加班費 一個月的雙倍工資,半個月的經濟補償,8月份的工資。
⑷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華南分會的國仲項目
1.仲裁服務
·根據中外當事人的約定依照本會仲裁規則提供機構仲裁服務
·根據中外當事人的約定依照其他仲裁規則提供機構仲裁服務
·根據中外當事人的約定依照《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仲裁規則》為當事人指定仲裁員
·為境內外其他仲裁機構提供庭審輔助服務
2.調解及其他ADR服務
·華南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深圳國際仲裁院)調解中心調解服務
·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知識產權、產品質量安全和貿易糾紛投訴接待站貿易糾紛投訴調解服務
·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高交會)權益保障中心調解服務
·與廣東省工商聯調解仲裁中心合作開展「調解+仲裁」服務
·與深圳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商事調解委員會合作開展「調解+仲裁」服務
·與深圳市總商會調解仲裁中心合作開展「調解+仲裁」服務
·與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商事調解委員會合作開展「調解+仲裁」服務
·其他方式的爭議解決服務
3.法律培訓和交流服務
·仲裁員培訓服務
·調解員培訓服務
·華南企業法律論壇研討與培訓服務(面向華南和港澳地區大型企業法務高管)
·律師仲裁與調解實務系列培訓班(面向中國內地和港澳台律師)
·法律實務專題研討會(面向法律界和工商界)
·著名法學院校優秀學生實習項目
4.資源共享服務
·提供常用商事合同示範文本
·提供中外仲裁和調解資訊
·提供仲裁程序咨詢服務
·編輯出版典型案例和相關專業書刊
⑸ 請好我詢問一下申請勞動仲裁方面的相關法律知識,謝謝
沒有什麼證據,很難維護你的權益,法律是要講證據的,至少你要證明與用人回單位有勞動關系,答證明了有勞動關系後,其他證據可以用「舉證責任倒置」。
「舉證責任倒置」在勞動法領域廣泛存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6、39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3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9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條,《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2條均有這方面的規定。工資支付憑證、社保記錄、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考勤記錄等均可要求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⑹ 急急急急,有誰知道怎樣寫學習參加勞動仲裁培訓後的心得體會
呵呵,寫這類東西沒有實際意義,大多都是套話,但有時候還必須得寫
⑺ 五星級仲裁院創建情況及主要做法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⑻ 申請仲裁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1、有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的仲裁條款及當事人在爭議發內生前或爭議發生後簽訂的仲裁協議書。如容果沒有仲裁協議,而只有一方當事人的仲裁申請,仲裁委員會不得受理。2、仲裁事項屬於受訴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3、有具體的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即申請人請求仲裁委員會予以保護的合法權益以及要求被申請人履行實體義務的具體內容。當事人申請仲裁後,其所提出的仲裁請求是否合理,所依據的事實是否真實,理由是否正確,需要由仲裁委員會進一步確定,當事人提出仲裁申請時,只要提出具體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即可。
⑼ 婁底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關於舉辦2014年度仲裁員培訓的通知
2013年10月16-18日,我市派出23名專、兼職仲裁員赴長沙參加由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舉辦的2013年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員培訓班,超額完成省廳調訓任務。
培訓班旨在對各級專、兼職仲裁員進行資格培訓和提高培訓。主要通過對勞動人事爭議現行法律的講解、典型案例的研討和爭議問題的分析,夯實專、兼職仲裁員的業務知識,增強職業道德素養,提高辦案效能。課程結束後,組織了統一考試,我市仲裁員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培訓結束後,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將嚴格依照相關要求,給符合條件的參訓人員發放專、兼職仲裁員證。
積極參加仲裁員培訓班是加強仲裁隊伍建設的有效方式,我市已有專、兼職仲裁員30人,通過本次培訓將進一步擴大我市仲裁員規模,提高勞動人事爭議處理效能。
⑽ 我在鋼廠上班,崗前需要培訓安全知識,培訓了半個月才安排崗位,現起糾紛申請勞動仲裁開庭時被申請人出具
你需要證明你參加了為期半個月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