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教師摔學生手機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教師摔學生手機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2-19 02:13:45

Ⅰ 老師摔學生手機違法嗎

老師摔學生手機是違法行為,在任何情況下損壞他人財物就是違法行為。雖然在道德上,老師摔學生手機是為學生著想,但是根據法律規定,該行為屬於故意損壞公私財物。因此會受到法律制裁,要承擔賠償責任,嚴重者還要負刑事責任。

在這種實踐中學生被學校錄取並且繳納相應的學費,而學校僱傭老師傳授學生知識。不考慮其他因素,學生與學校之間屬於平等的合約關系。而老師與學校之間屬於僱傭關系,學生和老師之間沒有任何聯系,只是由學校提供教室,從而履行關系的契約雙方。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在課堂上沒有權利去摔學生的手機,該種行為違反法律規定。

【個人建議】

在我看來,如果課堂上發生學生玩手機的行為,老師可以對學生提出批評,並且叫家長將手機收回,而不是用暴力的方式將手機摔壞。雖然摔壞手機在視覺上產生沖擊,讓學生記憶深刻,但是該行為違反我國法律,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法律依據】

法律保護私人財產不受侵犯,手機是學生的私人財產,老師砸了學生的手機當然是違法行為《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准》第33條,故意毀壞財物損失五千元以上的或毀壞公私財物三次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根據《物權法》:第三十二條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第三十三條因物權的歸屬、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第三十四條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第三十五條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

Ⅱ 老師砸學生手機觸犯了那些法律

老師砸學生手機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 。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根據《刑法》:

第二百七十五條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毀壞財物罪中的犯罪行為通常是由某種現實原因造成的。行為人可能是出於對財物所有人的打擊報復、或嫉妒心理或其他類似有針對性的心理態度,毀壞財物使所有人的財產受到損失就是其犯罪目的。

(2)教師摔學生手機承擔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故意毀壞財物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毀滅或者損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毀用焚燒、摔砸等方法使物品全部喪失其價值或使用價值,使物品部分喪失其價值或使用價值。毀壞公私財物的方法,有多種多樣。

由此可見,老師砸學生手機屬於故意毀壞財物罪。

符合以下情形的,應當立案追訴:

(一)造成公私財物損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毀壞公私財物三次以上的;

(三)糾集三人以上公然毀壞公私財物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Ⅲ 老師摔學生手機算不算犯法

老師摔學生手機是犯法行為。

根據《物權法》:

第三十六條造成不動產或者版動產毀損的,權權利人可以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

第三十七條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如果老師對手機造成損害,可向其索要賠償。

(3)教師摔學生手機承擔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關於手機等物權的保護如下:

根據《物權法》:

第三十二條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

第三十三條因物權的歸屬、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

第三十四條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

第三十五條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

參考資料:物權法-網路

Ⅳ 老師摔學生的手機到底合法嗎

高中生這個年齡的孩子屬於叛逆期,在這期間孩子們就喜歡把手機帶到學校里,可是學校是有名為規定的,學生上課期間是不允許帶手機的。當老師發現孩子們帶手機肯定會嚴重的處罰,老師的舉動雖然很明顯是違法的行為,不過不這樣教育的話,就很難養成學生們遵紀守法。不過用這種手段去管理學生的話,可能會帶來災害以及其他的危害性,老師的舉動也在潛移默化的轉變孩子們的法律意識。

粗暴手段

老師管教學生當然是沒有任何錯誤的,只是錯在的方式不對,不應該採取這種極端的方式或者是粗暴的手段。如果學生一再的將私有財產帶入學校,這也是屬於違規的行為,及其導致師生之間的關系惡化,也不利於學校的和諧建設。老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對於個體比較差的學生,更要促進他們學習的目標,不能歧視孩子。

Ⅳ 老師摔壞學生手機犯法嗎

老師摔學生手機是犯法行為。

根據《物權法》:

第三十六條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

第三十七條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如果老師對手機造成損害,可向其索要賠償。

(5)教師摔學生手機承擔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關於手機等物權的保護如下:

根據《物權法》:

第三十二條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

第三十三條因物權的歸屬、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

第三十四條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

第三十五條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

參考資料:物權法-網路

熱點內容
國企輪班勞動法工作時間 發布:2025-09-17 21:33:31 瀏覽:263
司法鑒定火災鑒定 發布:2025-09-17 21:22:12 瀏覽:135
刑法的不足 發布:2025-09-17 21:16:29 瀏覽:315
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2014年 發布:2025-09-17 21:16:25 瀏覽:253
豐鎮市法院法官名字 發布:2025-09-17 20:50:04 瀏覽:2
爐石傳說貧民法 發布:2025-09-17 20:45:39 瀏覽:292
民法典法律意識 發布:2025-09-17 20:40:28 瀏覽:798
濟南沈濤律師 發布:2025-09-17 20:37:55 瀏覽:493
合同法無效合同真題 發布:2025-09-17 20:27:11 瀏覽:456
條例口號 發布:2025-09-17 20:22:52 瀏覽: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