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銀行卡犯罪法律責任

銀行卡犯罪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2-20 13:34:43

A. 銀行卡借給別人洗錢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將銀行卡借給別人洗錢將會承擔刑事責任。

該行為涉嫌洗錢罪,如果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而予以掩飾、隱瞞,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同時又構成洗錢罪或者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關聯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九十一條為掩飾、隱瞞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詐騙犯罪的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的來源和性質,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沒收實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提供資金帳戶的;

(二)將財產轉換為現金、金融票據、有價證券的;

(三)通過轉帳或者其他支付結算方式轉移資金的;

(四)跨境轉移資產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來源和性質的。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拓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洗錢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B. 我的銀行卡借給別人使用,現在被公安凍結了,我現在該怎麼處理,如果涉嫌犯罪,我會負什麼責任

看具體情況,如果是故意賣卡,涉嫌幫助信息網路犯罪,採納謝謝

C. 如果朋友借用我的銀行卡去犯法的話,我要不要負法律責任

要負法律責任。

如果收卡人用這些銀行卡進行詐騙、洗錢或其他違法活動,持卡人就會因貪小便宜而犯法。《刑法》、《銀行法》、《反洗錢法》中都有相關規定,即便持卡人毫不知情,也逃不開連帶責任。事實上,個人以牟利為目的出售銀行卡,並且是大批量的,就要承擔法律責任,嚴重的還會構成刑事犯罪。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提起行政訴訟。

(3)銀行卡犯罪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銀行規定,所有的信用卡和借記卡只限本人使用,如果將自己的卡借給他人使用,由此產生的任何後果均由銀行卡本人負責。

當然也可以報案,由警方追回損失,但銀行的損失是要由本人承擔的。但是借給別人去做違法犯罪的活動的話那麼出借銀行卡的人將視同 從犯 也就是說是案件的幫凶。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法

D. 把自己的銀行卡賣給別人,別人用來詐騙了,我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按照法律規定,如果個人出售的銀行卡在五張以下是不夠刑事處罰的,最多會進行行政處罰。但是如果五張以上含五張就構成刑事犯罪了,有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

E. 別人用我的身份信息來辦理銀行卡來犯罪我要受到法律責任嗎

身份證屬於唯一的個人身份的證明,依法不能出租出借。就你所說情況,要看你是否知情,對方用你的身份證你是否同意。如果你故意借給對方當然要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是對方利用不正當方法私自冒用你的身份證,因為你沒有違法行為,當然不承擔法律責任。以下是法律依據:
《居民身份證法》第十六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並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領居民身份證的;
(二)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
第十七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第十八條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本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所列行為之一,從事犯罪活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F. 銀行卡詐騙需要負法律的責任嗎

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快,人們對於銀行卡的使用也是越來越廣泛,對於銀行卡詐騙來說是不一定要負法律責任的。具體情況是要具體分析的,如果朋友利用這張銀行卡進行詐騙的話,作為出借人來說,在不知情的情況之下是不需要負責任的,但是如果他是拿去詐騙的情況下還借給他的話,那麼就是詐騙行為的共犯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希望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能夠嚴格保護自己的銀行卡,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的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希望每個人都能夠認識到這一點。

3、應該如何防範銀行卡詐騙犯罪?

對於普通人來說,在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安全,用卡意識以及簡訊詐騙意識才行。如果在生活中受到詐騙罪的話的話,那麼我們一定要嚴辭拒絕,如果有業務辦理需求的話,那麼我們也一定要去正規銀行進行辦理才行,千萬不可以上當受騙。

G. 銀行卡借給朋友收款我要負法律責任嗎

你與朋友完成了一個出借行為,出借銀行卡給朋友,朋友利用這張卡進行詐騙活動。作為出借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對銀行卡借用人的違法犯罪行為不負責任。但如果知道他是拿去詐騙的情況下還借給他,就是詐騙行為的共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侵犯對象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本法已於第一百九十三條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騙公私財物達到上述規定的數額標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夠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簡訊和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和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詐騙數額接近上述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准,並具有前款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屬於詐騙集團首要分子的,理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7)銀行卡犯罪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銀行卡詐騙方式

大眾方式

虛構退稅信息。

虛構親人、朋友發生車禍的求助信息。

虛構事主身份信息泄露,並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高額欠費,誘騙事主轉賬存款到指定賬戶,以消除不良記錄。

虛構事主身份信息被人冒用,銀行存款安全將受到威脅,誘騙事主轉賬存款到所謂的「安全賬戶」。

虛構事主的賬戶被不法分子利用洗黑錢,誘騙其將資金轉入所謂「警方賬戶」,作資金凍結。

虛構信用卡透支信息。

最新方式

部分不法分子為了騙取持卡人信任,將個人手機號碼呼叫轉移至銀行客戶服務專線,待持卡人放鬆警惕後則回撥持卡人電話套取事主信用卡的個人信息。在進行此類詐騙時,嫌疑人一般使用兩種方法誘使持卡人撥打其已經進行過呼叫轉移的電話號碼:

一是將該號碼偽裝成「求助電話」張貼於銀行的自助服務區,並人為製造ATM機故障;

二是向信用卡用戶發送詐騙簡訊誤導持卡人回撥。

另外兩種詐騙手段均以事先掌握大量個人信息為前提,嫌疑人往往會通過非法手段購買或盜取這些身份信息,隨後從中任意選擇某個人,通過客服電話進行信用卡掛失,若剛好此人確為該銀行信用卡客戶,嫌疑人就會要求銀行郵寄一張新的信用卡到其提供的地址,然後再用此卡進行惡意透支;

或者嫌疑人以信用卡中心的名義向持卡人寄送《催繳通知函》、《緊急通知函》和《公安報案警告函》等偽造的銀行文件,稱「客戶信用卡已透支消費,要求速到銀行網點或郵局劃撥繳款,如有疑問請撥打函件上聯系電話」,進而再通過電話誘導持卡人泄露個人信用卡相關信息實施詐騙。

H. 如果朋友借用我的銀行卡去犯法的話,我要不要負法律責任

不能亂借給人家,銀行卡這些東西要是別人拿去搞非法自用的話 你肯定是要受法律責任的,所以銀行卡身份證這些東西千萬不要亂借

I. 銀行卡不知怎麼的被拿去洗錢了,會受到法律責任嗎

銀行卡在不知不覺中被他人帶往洗錢,應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洗錢是嚴重的經濟犯罪性質,如果其他人使用自己的銀行卡洗錢得到確認,我當然不需要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犯罪嫌疑人洗錢將被判處5~10年徒刑。
如果不知道洗錢,就不會構成犯罪,更不會被判刑。洗錢首先需要知道或應該知道構成犯罪的是黑錢。 所謂洗錢罪,是指「洗黑錢」或「漂白錢」,目的是使犯罪所得能夠被掩蓋和變相,使其具有表面的合法性,是對隱瞞、隱瞞犯罪所得的各種犯罪活動的總稱。與傳統的犯罪形式相比,它可以說是一種新型的企業犯罪。
拓展資料: 洗錢罪的「洗錢罪」必須是特定犯罪所得和所產生的收益,即毒品犯罪、黑社會有組織犯罪、恐怖分子犯罪、走私犯罪、貪污賄賂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詐騙罪和所得收益。 法律依據:「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故意以毒品犯罪、社會人民性質、有組織犯罪和恐怖犯罪、走私、貪污、賄賂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收入、金融詐騙罪為隱瞞、隱瞞其來源和性質的下列行為之一,沒收上述犯罪的實施和所得,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僅處洗錢罪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洗錢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罰金: 提供資本賬戶;
協助將財產轉換成現金、金融票據或者有價證券的; 通過轉帳或者其他結算方式協助轉移資金的; 協助匯款; 以其他方式隱瞞或者隱瞞犯罪所得、收益的來源和性質的。單位犯前款所列罪的,處罰金,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J. 銀行卡給別人用了犯法怎麼處理

銀行卡持卡人也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刑法》、《銀行法》、《反洗錢法》等法律條例中有規定指出,即便銀行卡持卡人毫不知情,也需要承擔連帶責任。個人以牟取利益為目的轉借或者出售銀行卡,並且是大批量的,就要承擔法律責任,情節嚴重者還會構成刑事犯罪。
拓展資料:
1、銀行卡是指經批准由商業銀行(含郵政金融機構) 向社會發行的具有消費信用、轉賬結算、存取現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銀行卡減少了現金和支票的流通,使銀行業務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銀行卡自動結算系統的運用,使這個「無支票、無現金社會」的夢想成為現實。
2、銀行卡外借風險:違反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銀行卡的管理規定,其次拿該卡洗錢或從事其他非法交易活動,要承擔連帶責任。銀行卡實名制,按規定本人使用,禁止出租出借銀行卡。
3、銀行卡外借風險:他人可能復制銀行卡,進行盜刷行為。如果借給他人的是信用卡,刷卡後不及時還款會造成信用污點,影響個人信貸。銀行卡丟失造成的任何損失都需要有銀行卡持卡人承擔。
4、信用卡風險:使用偽造的信用卡進行詐騙,所謂使用,包括用信用卡購買商品、在銀行或者自動取款機上支取現金以及接受信用卡進行支付、結算的各種服務。這里「偽造的信用卡」,是指規定的偽造的信用卡,即使用各種非法方法製造的信用卡。對偽造的信用卡,有的是偽造者自己使用進行詐騙活動,也有的是偽造者將偽造的信用卡出售給他人或者送給他人,由他人使用,進行詐騙活動。無論是自己使用或者是由他人使用,對使用者來說,都屬於「使用偽造的信用卡」的情形。使用偽造的信用卡,無論是進行購物或者接受各種有償性的服務,在性質上都屬於詐騙行為。

熱點內容
勞動法加班補多少倍工資 發布:2025-07-19 00:20:52 瀏覽:341
行政法法律部門是 發布:2025-07-19 00:11:35 瀏覽:637
勞動法摘抄 發布:2025-07-19 00:03:34 瀏覽:533
黨內法規制度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8 23:51:20 瀏覽:147
高密法官霍 發布:2025-07-18 23:11:21 瀏覽:354
滿俠大律師 發布:2025-07-18 23:10:07 瀏覽:224
行政訴訟法失效 發布:2025-07-18 23:10:05 瀏覽:549
刑法戰爭 發布:2025-07-18 23:10:04 瀏覽:591
刑法第三章共幾條 發布:2025-07-18 23:00:59 瀏覽:863
勞動合同法2006 發布:2025-07-18 22:49:08 瀏覽: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