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試分析旅行社的權利義務與法律責任

試分析旅行社的權利義務與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2-20 14:00:51

Ⅰ 導遊人員的權利與義務是什麼

(一)、根據旅行社與遊客簽訂的合同或約定,按照接待計劃安排和組織遊客參觀、游覽。專

(二)、負責為遊客屬導游、講解,介紹中國(地方)文化和旅遊資源。

(三)、配合和督促有關單位安排遊客的交通、食宿等,保護遊客的人身和財物安全。

(四)、耐心解答遊客的問詢,協助處理旅途中遇到的問題。

(五)、導遊人員進行導游活動時,其人格尊嚴應當受到尊重,其人身安全不受侵犯。導遊人員有權拒絕旅遊者提出的侮辱其人格尊嚴或者違反其職業道德的不合理要求。

(1)試分析旅行社的權利義務與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國家旅遊局對導遊人員實行年度10分制計分管理,導遊人員在導游中出現違法、違規行為的,將被扣分或依法予以處罰。如講解質量差或不講解、擅自增加或減少旅遊項目、私自帶人隨團游覽、講解中吸煙吃東西等等均屬違規行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扣分。

導遊人員一年內10分扣完,該年度將不得從事導游活動。市旅遊質量監督所執法人員表示,導遊人員除了規范自身的一些行為外,還要提高業務水平,講解中不但要會講,還要講得好。在今年旅遊旺季,連雲港市旅遊質量監督部門還將持續加大對導遊人員的監管力度,提高旅遊城市形象,進一步提升遊客滿意度。

Ⅱ 導游與旅行社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勞抄動關系是指在實現社會勞動過程中,勞動者與所在單位(即用人單位)之間的社會勞動關系。勞動關系的最本質特徵在於其從屬性。勞動關系實質上是勞動者的勞動力與用人單位的生產資料相結合的關系;而勞動力以勞動者的人身為載體,勞動者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將自己的勞動力出賣給用人單位使用,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和監督,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的指示有服從義務,因而勞動者人身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用人單位的控制,勞動關系呈現人身關系的特徵,進而成為一種隸屬主體間的以指揮和服從為特徵的管理關系,亦即人格上的從屬性;用人單位使用勞動者的勞動力,亦即將勞動者的勞動力納入其生產系統進行使用,或者說將勞動者納入其勞動組織進行使用,故勞動關系是勞動組織關系,或者說勞動者是用人單位的勞動組織成員,因而具有組織從屬性。

Ⅲ 旅行社享有哪些權利

旅行社的權利:
(一)旅行社有進行旅遊廣告宣傳促銷和組織旅遊招徠活動的權利。旅行社可根據特許經營的業務范圍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進行旅遊廣告宣傳和開展旅遊業務促銷活動,組織招徠和接待旅遊者,但所有這些旅遊信息必須真實可靠,不得做虛假旅遊廣告,不能以任何欺詐手段騙取旅遊者。
(二)旅行社有權與任何旅遊團體和個人簽訂旅遊合同,約定旅遊服務項目。旅行社與旅遊者雙方應本著公平、自願、合情、合理、合法的原則,共同協商並簽訂旅遊合同。旅遊合同一經簽訂,對雙方都具有約束力,旅行社要按照雙方簽訂旅遊合同所約定的項目為旅遊者提供相應的服務。
(三)旅行社有權向被提供服務的旅遊者收取合理的服務費。旅行社為旅遊者提供綜合配套的各項服務,有權按雙方合同約定收取相應的報酬,提供質價相符的旅遊產品和旅遊服務。
(四)旅行社有權按照雙方簽訂的旅遊合同安排旅遊活動,確定旅遊時間、旅遊線路及游覽方式等。
(五)旅行社有權向因未按旅遊合同約定參加旅遊活動的旅遊者收取違約金,有權向因旅遊者自身行為造成旅行社損失的旅遊者提出索賠要求。

Ⅳ 求助!一個有關旅遊法律案件分析!

北京某國際旅行社在取得《國際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後,便組織出境游—泰港澳十四日游,張某16人報名參加。此旅行社因太過匆忙,未對地接社進行比較選擇,就隨便找了一家香港旅行社。因地接社組織不力,泰段沒有地陪,許多景點不能游覽。張某回北京後,便至北京這家旅行社提出索賠,該社辯解這不是我們的責任。張某等於是前往旅遊質監局投訴,發現該旅行社繳納的質量保證金只有60萬元。請問:
(1)旅行社辯解是否正確?
答:旅行社的辯解不正確,因為根據<旅行社管理條例>及相關規定,旅行社組織旅行者出境旅遊,應當選擇有關國家和地區依法設立的、信譽良好的旅行社,並與之簽訂書面協議後,方可委託其承擔接待工作,旅行社如此草率,是為錯誤之一;因鏡外旅行社違約,使旅遊者權益受到損害的,組織出境的境內旅行社應該承擔賠償責任,然後再向境外的旅行社追償,故該社詳解純屬狡辯,是為錯誤之二。
(2)若旅行社無力賠償,是否適用於質量保證金?
答:根據<旅行社管理條例>規定,國際旅行社經營入境旅遊業務者,需繳納60萬元人民幣質量保證金,經營出境旅遊業務者,還需繳納100萬元人民幣質量保證金,故該社繳納的質量保證金不足,需補繳100萬元,另外,根據<旅行社質量保證金暫行規定>及其<實施細則>規定,旅行社因故意或過失,未達到合同約定的服務質量標准而造成旅遊者的經濟權益損失,旅行社不承擔或無力承擔賠償責任時,適用保證金對旅遊者進行賠償,因此張某此次所投訴的旅遊事故適用於質量保證金。

Ⅳ 出行旅遊,旅遊者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一、旅遊者的權利
第一,知悉真情權。旅遊者有權知道自己所購買的旅遊產品和服務的真實情況。
第二,拒絕強制交易權。
就是說旅行社沒有和遊客協商一致,或者是沒有經過旅遊者的要求制定購物場所,安排旅遊者參加另行付費項目以及旅行社的導游和領隊強迫或者是變相強迫旅遊者購物,參加另行付費的項目的,遊客有權去拒絕,也可以在行程結束之後的30天之內要求旅行社為遊客辦理退貨,還有一些先行墊付退貨的貨款,退還另行付費項目的費用;
第三,合同的轉讓權。
第四,合同解除權。
如果說這個包價旅遊合同訂立之後,因為沒有達到約定的人數不能出團的時候,或者是因為不可抗拒的力量或者旅行社旅行輔助人已經盡到合理的注意義務,仍然不能避免的事件,導致這個合同不能繼續旅行的,旅行社和遊客都可以要求解除合同。
第五,損害賠償請求權。
大家在出外旅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首先的旅遊者的人身和財產受到損害的,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像景區、住宿經營者將他的一些比如說自己的一些小賣部或者是照相的景點等等出租給他人,同時住宿、餐飲、購物、游樂、游覽、旅遊交通等經營,旅遊者有權要求景區和住宿的經營者對實際的經營者給遊客自身造成的損害承擔連帶的責任,旅行社具備旅行條件,經旅遊者要求仍然拒絕履行合同造成遊客自身的損害滯留等嚴重後果的,遊客還可以要求旅行社支付旅遊費用一倍至3倍以下的賠償金。
第六,受尊重權。
第七,安全保障權。
第八,求助請求權。
第九,協助返程的請求權。
第十,項權利是投訴舉報權。
二、遊客同時需要承擔五項義務。
第一點,文明旅遊的義務。
第二點,不得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義務。
第三點,個人健康信息告知的義務。
比如說在出遊的時候有一些項目可能會有一些注意事項比如說像高血壓或者患心臟病的病人不能參加,這個時候遊客要告訴旅行社,
第四點,安全配合義務。
第五點,遵守出入境管理的義務。

Ⅵ 旅行社的權利義務

簡介
旅行社在進行旅遊經營活動中,根據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和旅遊政策規定,有其相應的權利和義務。
權利
(一)旅行社有進行旅遊廣告宣傳促銷和組織旅遊招徠活動的權利。旅行社可根據特許經營的業務范圍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進行旅遊廣告宣傳和開展旅遊業務促銷活動,組織招徠和接待旅遊者,但所有這些旅遊信息必須真實可靠,不得做虛假旅遊廣告,不能以任何欺詐手段騙取旅遊者。
(二)旅行社有權與任何旅遊團體和個人簽訂旅遊合同,約定旅遊服務項目。旅行社與旅遊者雙方應本著公平、自願、合情、合理、合法的原則,共同協商並簽訂旅遊合同。旅遊合同一經簽訂,對雙方都具有約束力,旅行社要按照雙方簽訂旅遊合同所約定的項目為旅遊者提供相應的服務。
(三)旅行社有權向被提供服務的旅遊者收取合理的服務費。旅行社為旅遊者提供綜合配套的各項服務,有權按雙方合同約定收取相應的報酬,提供質價相符的旅遊產品和旅遊服務。
(四)旅行社有權按照雙方簽訂的旅遊合同安排旅遊活動,確定旅遊時間、旅遊線路及游覽方式等。
(五)旅行社有權向因未按旅遊合同約定參加旅遊活動的旅遊者收取違約金,有權向因旅遊者自身行為造成旅行社損失的旅遊者提出索賠要求。
義務
(一)旅行社最基本的義務是保障旅遊者人身、財產的安全。旅行社所提供的旅遊產品和旅遊服務必須符合相應的國家安全標准,有責任和義務在旅遊活動期間保護旅遊者的人身、財產不受侵害。
(二)旅行社有義務按旅遊合同的約定向旅遊者提供相應的旅遊產品和服務,所提供的旅遊產品和服務必須價質相符。
(三)旅行社有義務對由於自身的過失造成旅遊者合法權益受損害承擔賠償責任。除因不可抗力或法律特別規定外,因旅行社自身原因造成旅遊者合法權益受損害的,旅行社應給予賠償。
(四)旅行社有義務在旅遊活動期間尊重旅遊者的民族習慣。

Ⅶ 如何保護旅行社的合法權益

旅遊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旅行社可以解除合同:患有傳染病等疾病,可能危害其他旅遊者健康和安全的;攜帶危害公共安全的物品且不同意交有關部門處理的;從事違法或者違反社會公德的活動的;從事嚴重影響其他旅遊者權益的活動,且不聽勸阻、不能制止的;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因前款規定情形解除合同的,組團社應當在扣除必要的費用後,將餘款退還旅遊者;給旅行社造成損失的,旅遊者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因不可抗力或者旅行社、履行輔助人已盡合理注意義務仍不能避免的事件,影響旅遊行程的,按照下列情形處理:

合同不能繼續履行的,旅行社和旅遊者均可以解除合同。合同不能完全履行的,旅行社經向旅遊者作出說明,可以在合理范圍內變更合同;旅遊者不同意變更的,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解除的,組團社應當在扣除已向地接社或者履行輔助人支付且不可退還的費用後,將餘款退還旅遊者;合同變更的,因此增加的費用由旅遊者承擔,減少的費用退還旅遊者。危及旅遊者人身、財產安全的,旅行社應當採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因此支出的費用,由旅行社與旅遊者分擔。

造成旅遊者滯留的,旅行社應當採取相應的安置措施。因此增加的食宿費用,由旅遊者承擔;增加的返程費用,由旅行社與旅遊者分擔。

旅遊行程中解除合同的,旅行社應當協助旅遊者返回出發地或者旅遊者指定的合理地點。由於旅行社或者履行輔助人的原因導致合同解除的,返程費用由旅行社承擔。旅行社應當按照包價旅遊合同的約定履行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旅遊行程安排。

經旅遊者同意,旅行社將包價旅遊合同中的接待業務委託給其他具有相應資質的地接社履行的,應當與地接社訂立書面委託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向地接社提供與旅遊者訂立的包價旅遊合同的副本,並向地接社支付不低於接待和服務成本的費用。地接社應當按照包價旅遊合同和委託合同提供服務。



旅行社不履行包價旅遊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依法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造成旅遊者人身損害、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旅行社具備履行條件,經旅遊者要求仍拒絕履行合同,造成旅遊者人身損害、滯留等嚴重後果的,旅遊者還可以要求旅行社支付旅遊費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賠償金。

Ⅷ 簡述旅遊中的法律行為的類別

旅遊法律關系是法律關系的一種,是指由旅遊法律規范所確認和調整的,在旅遊活動中所形成的各方當事人享有的杖利和承擔的義務的關系。在現實生活中,自然人之間、法人之問、自然人與法人之間經常發生這樣或那樣的社會關系,法律關系主體在旅遊活動中所形成的社會關系,一旦被旅遊法律調整後,就具有旅遊權利義務的內容,成為旅遊法律關系。例如:旅遊合同的約定,即是在旅行社和旅遊者之間形成的旅遊法律關系。
由於旅遊領域的廣泛性和關聯性,決定了旅遊法律關系的多樣性,不同的旅遊法律規范調整著不同的旅遊法律關系,其中,既有橫向主體之間的關系(如旅遊企業和旅遊者之間關系),又有縱向的管理與被管理之間的關系(如旅遊行政管理部門依據《旅行社管理條例》對旅行社行使管理權而形成的法律關系)。當前,我國大量的旅遊法律規范的表現形式為旅遊行政法規、部門規章,顯然,由此類法律規范調整的社會關系就不全是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
旅遊法律關系,一般是圍繞旅遊活動產生的,是有了相應的旅遊法律規范,又有了旅遊活動的參與者的行為或其他法律事實時,才能形成旅遊法律關系。

Ⅸ 有沒有人有旅遊管理學的案例分析的答案呢!!!急急急

1
「思考與實訓」參考答案
第一章 旅行社管理法規制度 一、旅行社的設立
1.(1)Y旅行社違反了《旅行社條例》第十條的規定,「旅行社設立分社的,應當持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副本向分社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設立登記,並自設立登記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向分社所在地的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2)處罰依據是《旅行社條例》第五十條第二款的規定,「旅行社設立分社未在規定期限內向分社所在地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備案的,由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3)根據《旅行社條例》和《旅行社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旅行社的分社和服務網點的不同可列表比較如下: 不同點 分 社
服務網點
設立地域
設立不受地域限制
只限設在設立社所在地的設區的市
的行政區劃內
經營范圍
可招徠、組織、接待旅遊者,提供相關旅遊服務,但不得超出其設立社的經營范圍
僅限於在設立社的經營范圍內招徠旅遊者、提供旅遊咨詢服務
設立資金 每設立一個經營國內旅遊和入境旅遊業務的分社需增加質量保證金5萬,每設立一個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分社需增加質量保證金30萬
無資金要求
管理制度
與設立社統一人事、統一財務、統一招徠、統一接待
與設立社統一管理、統一財務、統一招徠和統一咨詢服務規范

2.(1)ABC (2)ABC (3)ABC (4)AB 二、旅行社的經營原則及經營規則
1.(1)本案是一起嚴重的甩團事故,市旅遊局對旅行社處以25000元的罰款,其依據是《旅行社條例》第六十一條的規定。即,旅行社違反旅遊合同約定,造成旅遊者合法權益受到損害,不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的,由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
(2)依據《旅行社條例》和《旅行社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旅行社的業務經營規則包括如下幾條:不得做虛假的廣告宣傳,不得組織旅遊者到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之外的

2014年度細分行業報告匯集 製造行業報告 互聯網行業報告 農林牧漁行業報告

2
國家和地區旅遊,不得超范圍經營,不得介紹和安排含有違法內容的旅遊項目,不得以低於旅遊成本的報價招徠旅遊者,提供服務或進行業務合作應簽訂合同,應選擇有資質的旅遊輔助服務者等。
2.(1)B (2)D
3.(1)BD (2)ABCD (3)ABCD 三、旅行社的管理
1.(1)F旅行社有以下違規行為:○1未與聘用的導遊人員簽訂勞動合同;○2聘用了未
持有國家規定的導游證的導遊人員;○3提供的導游服務不達國家標准(不講解或講解差);
○4縮短游覽時間;○5欺騙遊客購物。
(2)F旅行社應賠償遊客的損失,但僅限於導游服務費和在增加的購物點里所購物品的價款。洪某要求退還全部旅遊費用的訴求得不到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持。
(3)按照《旅行社條例》第五十七條的規定,旅行社委派的導遊人員和領隊人員未持有國家規定的導游證或者領隊證的,由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對旅行社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2.(1)A (2)C (3)B (4)D (5)B 3.(1)ABCD (2)ABC 四、旅行社的權利、義務及法律責任
1.(1)G旅行社主觀上並無過錯,不應承擔責任。首先,賓館在衛生間張貼著「小心滑倒」的提示語,已經履行了安全提示和告知義務,並無過錯。其次,原告范女士系成年人,在其淋浴時自身應有安全保護意識,應注意防止因滑濕而摔倒,其摔倒與自身主觀過失有關。再次,G旅行社嚴格按照雙方所簽的旅遊合同履行自身義務,而且領隊服務也很周到,並經常提醒遊客注意安全,已履行了安全提示義務,不存在主觀過錯。范女士雖是在G旅行社安排的賓館內洗澡摔倒受傷,但傷害是其自己不小心的結果,與旅行社無關。最後,原告范女士稱是為接導游叫早電話而摔倒,但沒有證據證明,法庭難以認定其損傷與導游服務有關。
(2)基於上述原因,本案旅行社不存在過錯,范女士受傷與旅行社無關,故法院應駁回原告范女士的起訴。范女士如不服判決,可向上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2.(1)A (2)C 3.(1)ABD (2)ABCD

第二章 導遊人員管理制度 一、導遊人員概念
1.旅行社的說法錯誤。依據《導遊人員管理條例》規定,導游是接受旅行社委派的人員。因此,導游的工作行為應視為旅行社的行為,旅行社應對此負責。
2.A

3
3.ABCD
二、導遊人員資格考試制度
1.(1)從事導游工作必須取得導游證,只有導游資格證而無導游證是不可以從事導游工作的。
(2)本案「導游」的行為屬於無證導游,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對於無證導游要責令改正並予以公布,給予1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對委派該導游的旅行社,要由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2.(1)C (2)A (3)D (4)A (5)D (6)B (7)C (8)A 3.(1)ABCD (2)ABCD (3)ABCD (4)CD (5)ABCD (6)ACD (7)AC 三、導遊人員計分管理與年審管理
1.(1)王某違反了《導遊人員管理條例》第15條的規定,「導遊人員進行導游活動,不得向旅遊者兜售物品或者購買旅遊者的物品,不得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向旅遊者索要小費。」
(2)根據《導遊人員管理條例》第23條規定,導遊人員進行導游活動時,向旅遊者兜售物品的,由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1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導游證並予以公告。
(3)根據《導遊人員管理實施辦法》規定,向旅遊者兜售物品的,予以一次扣除6分。在年審時,一次性扣除6分的,要給予警告批評。
2.(1)C (2)D (3)C (4)A (5)B (6)A 3.(1)BD (2)ABC (3)AC 四、導遊人員權利、義務及法律責任
1.(1)1)導游違反了《導遊人員管理條例》規定,擅自增加、減少旅遊項目並向旅遊者兜售物品。2)根據《導遊人員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擅自增加、減少旅遊項目的,由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暫扣導游證3至6個月;根據《導遊人員管理條例》二十三條規定,導游向遊客兜售物品,由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1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會吊銷導游證並予以公告。3)根據《導遊人員管理實施辦法》,擅自增加或者減少旅遊項目的,一次性扣除8分;向旅遊者兜售物品的,一次性扣除6分。累計扣達10分,暫緩通過年審。
(2)1)不屬於。如果是旅行社的決定或者其他外部作用影響,致使導遊人員中止導游活動的,不是《導遊人員管理條例》的「擅自中止」,因為擅自中止還必須符合一個條件,即必須是徹底中止。這里說的「徹底」中止,是指導遊人員徹底放棄了原來的導游活動。如果導遊人員某種原因,暫時放棄了正在進行的導游活動,待該原因消失後又進行導游活動,這是導游活動的中斷進行,而不是導游活動的中止。
2)在案例中,導游還與經營者串通欺騙、脅迫旅遊者消費。違反了《導遊人員管理條

4
例》對於導游職責的規定。
(3)1)導游在引導旅遊者旅行、游覽過程中,遇到可能危機旅遊者人身安全的緊急情形時,經徵得多數旅遊者同意,可以行使調整變更接待計劃的權利,但是必須立即報告旅行社。
2)導游違反了《導遊人員管理條例》的關於不得擅自增加旅遊項目和禁止欺騙遊客消費的規定。
2.(1)B (2)B (3)B (4)D
3.(1)ABD (2)ABCD (3)ABCD (4)ACD (5)ABD (6)ABCD 五、領隊人員管理制度
1.安小姐沒有要求接待社導游不得擅自改變行程、減少旅遊項目、強迫或者變相強迫旅遊者參加額外付費項目,未制止導游的前述行為。
根據《出境領隊人員管理辦法》規定,應由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對領隊安小姐暫扣其領隊證,造成惡劣影響的,吊銷其領隊證。
2.(1)B (2)C (3)C
3.(1)ABCD (2)ABC (3)ACD (4)ABC 第三章 旅遊合同法律制度 一、旅遊合同的訂立
1.(1)應該承擔。因為《合同法》規定,「對格式合同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旅行社的行程表是合同的組成部分,對纜車費用的表述存在歧義,依照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規則,旅行社應該支付遊客乘坐纜車的費用。
(2)該條款無效。根據《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對老人加收旅遊費,屬於不合理地加重老年人的責任,因此無效。
根據《旅行社服務質量賠償標准》第六條:在同一旅遊行程中,旅行社提供相同服務,因旅遊者的年齡、職業等差異增收費用的,旅行社應返還增收的費用。因此旅行社應返還多收的300元。
2.(1)B (2)C (3)B 二、旅遊合同的效力
1.出境游目的地是由我國政府和目的地國家共同協商確定的,旅行社應當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不得從事非法經營活動。該旅行社雖然具有經營出境游資格,但北美國家當時尚未對中國公民開放旅遊業務。旅行社和肖先生等人簽訂的旅遊合同違反了國家強制性規定,該旅遊合同當然無效。
2.D

5
三、旅遊合同的履行
太原某旅行社的做法沒有違約。因為《合同法》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三)喪失商業信譽;(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太原某旅行社行使不安抗辯權,不構成違約。 四、旅遊合同的變更、轉讓與終止
(1)根據《旅行社條例》規定:未取得旅遊者同意,將旅遊業務委託給其他旅行社的,由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1個月至3個月。同時,《旅行社服務質量賠償標准》第五條也規定:旅行社未經旅遊者同意,擅自將旅遊者轉團、拼團的,旅行社應向旅遊者支付旅遊費用總額25%的違約金。解除合同的,還應向未隨團出行的旅遊者全額退還預付旅遊費用,向已隨團出行的旅遊者退還未實際發生的旅遊費用。
(2)旅遊者王某的損失應由北京F旅行社賠償,北京F旅行社賠償後再向廣西H旅行社追償。
五、旅遊合同的違約責任
1.旅行社的說法不正確。依據《合同法》規定,合同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及時通知對方,並應在合理的時間內取得有關證明。所謂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2.(1)B (2)C (3)B 第四章 旅遊出入境管理制度 一、外國旅遊者入出境管理制度
1.(1)B (2)C
2.(1)ABCD (2)ABCD 二、中國旅遊者出境旅遊管理制度
1.(1)C (2)B
2.(1)ABCD (2)BC
三、出境旅遊組團社和旅遊者的義務及法律責任
1.(1)市公安局拒絕李某出國申請的做法完全合法,根據我國《護照法》規定,在國外非法居留、非法就業被遣返的人員,公安機關在其回國之日起六個月至三年以內不予簽發護照。
(2)李某可在限制出國處罰期滿後重新申請護照。 2.CD
第五章 旅遊交通管理制度 一、旅遊交通運輸合同
1.(1)鐵路部門應當給予退票,並退還王某全額票款120元。

Ⅹ 和旅遊相關的法律法規

1、文化和旅遊部 旅遊行政許可辦法

2、文化和旅遊部 旅遊安全管理辦法

3、文化和旅遊部 旅遊法

4、文化和旅遊部 大陸居民赴台灣地區旅遊管理辦法

5、文化和旅遊部 導游管理辦法

(10)試分析旅行社的權利義務與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以下是規范性文件,非法律法規,均來自於文化和旅遊部:

1、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加強旅遊誠信建設實施失信聯合懲戒的通知

2、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加強出境游市場監管的通知

3、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換發電子導游證相關事宜的補充通知

4、辦公室關於加強出境旅遊管理規范出境旅遊經營的緊急通知

5、國家旅遊局關於規范旅行社經營行為維護遊客合法權益的通知

6、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領隊管理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

熱點內容
退休後法官津貼 發布:2025-07-19 00:44:03 瀏覽:471
立法炒房 發布:2025-07-19 00:34:08 瀏覽:795
勞動法加班補多少倍工資 發布:2025-07-19 00:20:52 瀏覽:341
行政法法律部門是 發布:2025-07-19 00:11:35 瀏覽:637
勞動法摘抄 發布:2025-07-19 00:03:34 瀏覽:533
黨內法規制度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8 23:51:20 瀏覽:147
高密法官霍 發布:2025-07-18 23:11:21 瀏覽:354
滿俠大律師 發布:2025-07-18 23:10:07 瀏覽:224
行政訴訟法失效 發布:2025-07-18 23:10:05 瀏覽:549
刑法戰爭 發布:2025-07-18 23:10:04 瀏覽: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