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公司法人法律責任
① p2p公司轉讓給別人後提現困難,前法人有法律責任
這個不好說的。
牽扯很多法律上的,具體要看情況而定。
要找就找安全的如雪山貸。
② 當p2p公司的法人需要承擔哪些責任
需要承擔法人責任,建議謹慎考慮。
③ P2P公司法人攜款逃走 監事有責任嗎
你好,看來你對監事不太了解。。這說明你是有名無實,這對於你現在來說是好事,安理是要付一定責任的,監管失職,1、負責監督董事、經理等管理人員有無違反法律、法規、公司章程及股東大會決議的行為。所以現在你需要找到證明你脫干係的證據,解說你的說詞。
④ 公司法人代表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公司法定代表人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主要負責人,譬如公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可以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權利,意味著法定代表人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下面就由法律快車編輯在本文整理介紹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法律責任內容。
一般情況下,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做出的行為由公司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法定代表人個人無需就履行職務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但是,法定代表人如果違反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仍然可能承擔相應的民事、行政或刑事責任。
(一)民事責任
1、損失賠償責任。因法定代表人的故意、過失或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公司章程的規定而給公司造成損失,公司有權就該損失向法定代表人主張賠償責任。
2、法定代表人濫用職權所獲取的收入歸入公司。我國公司法第148條規定了公司董事、高管的忠實義務,同時規定違法忠實義務的收入應當歸公司所有。
(二)行政責任
我國《民法通則》第49條規定,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2、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3、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4、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5、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6、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所以綜合來說,如果公司存在非法經營、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行為,作為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法院可以直接對其進行罰款,同時可以向有關部門提出司法建議,由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當然,法定代表人不知情且無過錯的除外。
(三)刑事責任
一般情況下,對於公司的犯罪行為,應由公司承擔刑事責任,法定代表人並不因此而承擔刑事責任。但是考慮到多數情況下公司犯罪是按照公司主管人員的意志而實施的,因此,公司犯罪時不僅僅會處罰公司,很多情況下還會追究主管人員和主要負責人的責任,我們稱之為雙罰制度。在雙罰制度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通常會被理解成企業的法定代表人。
常見的涉及企業法定代表人的犯罪包括:提供虛假財會報告罪;妨害清算罪;偷稅罪;逃避追繳欠稅罪;騙取出口退稅罪;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侵犯知識產權罪等等。
⑤ p2p公司倒閉法人會判刑嗎
投資是門技巧,只有了解更多的金融知識,學習更多的理財技巧,才能在P2P投資平台中選擇適合自身的平台,大家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或者瀏覽行業網站,還可以加入以理財知識為主題的討論群,學習相關的理財技巧。就我個人來說,降低風險的手段主要就是選有抵押的平台和大平台,畢竟現在信用貸市場不是非常成熟,想要降低風險就要在前期做好考察,在後期分散投資。總體來說,現在政府監管還是比較嚴格的,真正冒充的比較少了。
⑥ p2p公司倒閉法人代表應付怎樣責任,合同都不是自己名字,
一 根據2014年國家互聯網金融管理中心調查發現,全國目前有注冊正式的p2p平台1485個
二 沒有所謂安全與可靠。因為,就算目前一些邀請了政府領導去參觀的p企業,出事的時候,政府領導也是一臉茫然,不知所措
三 但是p平台的利息的確不錯,建議樓主到主流大網站,去看排名,然後進行投資
四 有些平台宣傳力度十分誇張,什麼注冊送50元,千萬不要去這種,因為,它越是急著希望你進去投資它,就越證明它很缺投資資金
五 所以,作為投資,很難從什麼資質上可以判斷的,只能夠靠分散投資來進行風險化解
六 所以目前p2p出事,除非可以抓住老闆,否則真的很難
⑦ 本人在p2p公司任部門經理,現在已經離職,但是如果公司倒閉了,我要負法律責任嗎
得分情況看:
一、如果平台沒有觸犯刑法,平台負責人也沒有犯罪,部門經理肯定沒有刑事責任。
平台如果依法經營,沒有設立資金池,也沒有幫助投資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進行集資詐騙,也沒有進行虛假廣告宣傳,沒有違法金融監管法律法規擅自發行股票、債券,沒有故意參與洗錢等。
平台則沒有觸犯刑法,平台都不構成犯罪,平台由於經營不善而倒閉,只需要承擔相關的民事責任即可,部門經理不承擔刑事責任,也不承擔民事責任。
平台負責人如果構成犯罪,部門經理有可能與其構成共同犯罪。
二、如果平台觸犯刑法,構成單位犯罪,部門經理極有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我國刑法第三十條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根據解釋,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法定單位,經單位集體研究決定或由有關負責人員代表單位決定,為本單位謀取利益而故意實施的,或不履行單位法律義務、過失實施的危害社會,而由法律規定為應負刑事責任的行為。
我國《刑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這里對「單位犯罪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認定: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是在單位實施的犯罪中起決定、批准、授意、縱容、指揮等作用的人員,一般是單位的主管負責人,包括法定代表人。
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在單位犯罪中具體實施犯罪並起較大作用的人員,既可以是單位的經營管理人員,也可以是單位的職工,包括聘任、僱傭的人員。
三、如果平台負責人構成犯罪,部門經理極有可能與其構成共同犯罪而承擔刑事責任。
我國《刑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第二十六條規定:「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第二十七條規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對於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所以判斷平台部門經理有沒有刑事責任,先得看平台或是平台負責人有沒有違反法律,再看部門經理有沒有參與協同。
(7)p2p公司法人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已有236家P2P網貸平台相繼「爆雷」。其中,有163家是在6月以來的50天內「爆響」,平均每天約3.26家。
截至6月底,國內P2P平台數量已降至不足2000家。
今年6月以來的這波調整,在地域上出現了不一樣的特點。163家問題平台集中在浙江、上海、廣東三地,數量分別為55家、51家和27家,佔比超過80%。
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台報告顯示,截至6月30日,我國在運營P2P網貸平台共2835家,主要分布在廣東、北京、浙江和上海地區。四個地方共有1720家在運營P2P網貸平台,佔全部在運營平台60.6%。
到現在,我國P2P網貸用戶已超5000萬人,人均投資金額22788元,主要分布在廣東、浙江、江蘇等地,與平台分布高度重合。
⑧ p2p跑路高管法律責任有哪些
如果P2P公司牽扯到非法經營,法人肯定會被追責的。但是公司的高管有的也要有責任的,看事情鬧的大不大了。如果公司是欺詐,高管一定會被帶去問,如果高管知道公司有問題,仍然繼續工作,他也會被抓
⑨ p2p公司倒閉法人代表應付怎樣責任,合同都不是自己名字
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可見一旦出現借款人逾期,出借人可以直接向借款人按雙方簽訂的借款合同的約定追究借款人相關的違約責任。
%合%時%代 認為 P2P平台作為居間人,根據合同法第四百二十五條規定「居間人應當就有關訂立合同的事項向委託人如實報告。居間人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託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報酬並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可見P2P平台作為居間人承擔的是沒有履行或者不當履行居間人如實告知義務的法律責任,具體需根據其是否故意隱瞞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是否損害委託人利益等具體情形承擔不得要求支付報酬及損害賠償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