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最高人民法院工程項目章的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工程項目章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12-23 04:59:04

A. 最高人民法院如何認定企業多枚公章

若有證據證明多枚印章都是企業確實在使用的印章,只是其中一枚沒有公安備案的話,通過最高法以往的判例可以看到,對兩枚印章的法律效力都是予以認可的。

案例摘抄:
4、公司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使用兩枚公章的情況,兩枚公章對外均代表魯
泉公司,合同上加蓋哪一枚公章,不影響合同的效力。

【相關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2013)民提字第184號鄒春金與陳懷深、海南魯泉實業有限公司、王洪英、崔傳珍、陳延峰建設用地使用權糾紛案

裁判摘要:
關於轉讓合同上加蓋的公章問題。根據本案證據顯示的內容,魯泉公司成立後,沒有向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公章備案;魯泉公司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使用兩枚公章的情況。一審法院委託海南公平司法鑒定中心作出的鑒定意見可反映,魯泉公司的兩枚公章在公司年檢、經營管理中均先後使用過。魯泉公司主張合同上加蓋的該枚公章系劉法亭私刻使用、魯泉公司不認可,但就此沒有充分證據證實,且與案件證據反映的內容不相符,本院不予採信。況且,陳懷深作為與魯泉公司簽訂合同的相對人,根據經濟交往常理,客觀上也有充分理由相信合同上加蓋的公章系魯泉公司使用的印章。至於魯泉公司使用公章不規范的問題,不屬於本案審查的范圍。因此,兩枚公章對外均代表魯泉公司,合同上加蓋哪一枚公章,不影響合同的效力。

B. 項目章簽的合同有用嗎

企業經營離不開法人印章。根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登記要求,企業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的印章包括行政章(即法人章)、財務章、合同章、業務章等。從法律上講,上述印章對外均可代表企業。
建築企業由於施工項目眾多、分散,且項目所在地常常與建築企業住所地不在同一個地區,在建築企業未在項目所在地設立分公司的情況下,為了方便經營,項目部公章便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實踐中,有些建築企業按施工項目分類,有多少個項目就設多少個項目部公章,還有一些建築企業按施工力量分類,有多少支施工力量就設多少個項目部公章。由於項目部系建築公司內部機構,不具備法人資格,未辦理工商登記,因此,在使用項目部公章的場合,如何認定項目部公章的法律效力及相關合同的效力,對於建築企業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建築企業需高度重視。筆者認為,認定建築企業項目部的公章,應區分不同情形,分別處理:
情形一:建築企業出具載明委託事項及委託許可權的授權委託書,授權項目部公章在委託事項及委託許可權內代表建築企業。
1、項目部公章未超越委託事項及委託許可權范圍的,項目部公章應視為建築企業公章,對建築企業產生法律效力,不能因項目部不具備法人資格而機械地認定項目部公章沒有法律效力。
2、項目部公章如超越委託事項及委託許可權,如建築企業追認,則項目部公章視為建築企業公章,對建築企業產生法律效力;如建築企業未追認,按下述第四種情形處理。
情形二:建築企業出具授權委託書,但委託事項及委託許可權不明確。
此種情況下,建築企業應對其授權不明確負責,項目部公章應視為建築企業公章,對建築企業產生法律效力,但對方當事人負有舉證責任,應提供證據證實建築企業出具授權委託書的事實。
情形三:建築企業未出具授權委託書,但事後認可項目部公章。
此種情況下,項目部公章視為建築企業公章,對建築企業產生法律效力。
情形四:建築企業未出具授權委託書,事後也不認可項目部公章。
此種情況下,項目部公章至少可起到證明的作用。
1、如對方當事人能夠提供證據證實盡管使用的是項目部公章,但合同的實際履行者是建築企業(例如施工合同由建築企業簽訂,工程竣工結算由建築企業與發包方進行等),或能夠提供建築企業認可項目部公章對外效力的其他證據,則應視為建築企業追認項目部公章,項目部公章對建築企業產生法律效力。
2、上述情形之外,准用民法無權代理相關規定,凡不需法定資質即可進行的行為(如項目部購買某件商品或設備的消費行為),應認定項目部公章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相應有效,但因項目部不具備民事主體資格,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其民事責任由建築企業承擔;如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需法定資質方可進行的行為(如建築施工行為,為他人債務提供保證等),則應認定為項目部主體不合格,以項目部公章簽訂的合同相應無效,但項目部因合同無效產生的法律責任由建築企業承擔,同時,建築企業應承擔其所屬項目部違反資質管理相關規定的法律責任。
情形五:項目部公章被他人盜用或私刻、擅自使用。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行為人盜用單位公章簽訂經濟合同,單位對因行為人的犯罪行為造成的損失,不承擔民事責任;行為人私刻、擅自使用公章,除非有證據證明單位存在明顯過錯且該過錯與被害人經濟損失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否則單位不承擔民事責任。
在該種情形下,項目部應當注意保存相關證據,如報案記錄、用章記錄等,以備將來引起糾紛時使用。
綜上所述,無論何種情形,建築企業均應對其項目部公章承擔法律責任。因此,建築企業有必要加強對項目部公章的管理,建立健全項目部公章管理制度。凡使用項目部公章的,應實行嚴格的審批及登記制度;對違反上述制度的,予以嚴肅處分,以防範項目部公章使用混亂所致的潛在法律風險。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C. 最高人民法院如何認定企業的多枚公章

若有證據證明多枚印章都是企業確實在使用的印章,只是其中一枚沒有公安專備案的話,通過最屬高法以往的判例可以看到,對兩枚印章的法律效力都是予以認可的。

D. 最高法裁判觀點:未加蓋印章如何認定行為的性質

您好,
1
最高人民法院(2000)知終字第3號
至於1999年2月14日被上訴人致阜寧除塵廠的函雖未加蓋印章,但此系被上訴人單方告知行為,只要有關信息是真實的並送達於被告知人,能夠使其知悉告知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即發生告知的法律效力。被告知人對未加蓋印章的表面殞疵,應當及時提出異議,不能以存有表面殞疵即當然認為在法律上不具有告知的效力。原審原告和上訴人在庭審中均承認阜寧除塵廠已收到該函,且對該函本身的真實性並無異議。上訴人和原審原告就此所提意見不能成立。
2
最高人民法院(2013)民申字第2470號
2011年1月23日道隧公司與陳建春簽訂《退場協議》,羅滿在道隧公司授權代理人欄及甲方代表人欄簽字捺印,道隧公司雖未加蓋印章,但根據33號文及《會議紀要》的內容,表明道隧公司事先已對羅滿簽訂《退場協議》做出了承諾,確認羅滿的簽約行為代表道隧公司。《退場協議》是道隧公司與陳建春為了對陳建春施工的工程進行結算並作出確認的協議,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合法有效,對道隧公司具有約束力。
3
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民申386號
李銀燈與中樂公司於2015年9月7日簽訂的《協議書》並非以宏成公司的名義簽訂,宏成公司既未加蓋印章確認,也未事後追認。根據合同相對性原則,該《協議書》對宏成公司不發生法律效力。二審法院結合李銀燈在金豪公司的任職情況以及上述《協議書》的具體條款內容,認定李銀燈不構成表見代理,依據充分。中樂公司就此提出的原判決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等再審事由,亦不能成立。
4
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民申2225號
關於安興公司是否已免除甘國工的連帶擔保責任問題。甘國工提交《執行和解協議》和《同意書代申請書》,用以證明安興公司已免除其連帶擔保責任。本院認為,兩份書面證據的真實性不能確認。即便真實,也不足以證明甘國工的主張。該兩份證據系在另案執行過程中,申請執行人與被執行人達成的協議。另案申請執行人是齊河縣匯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孫福民,安興公司並非《執行和解協議》和《同意書代申請書》的當事人,亦未在兩份文件加蓋印章。《執行和解協議》和《同意書代申請書》均表述為申請執行人解除對甘國工的連帶保證責任,即使安興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張丁友在《同意書代申請書》上簽字,亦不足以證明其系代安興公司作出免除甘國工案涉擔保責任的意思表示。孟慶柱系代表孫福民在《同意書代申請書》簽字,並非作為安興公司的代理人。甘國工主張孟慶柱系安興公司代理人,缺乏依據。故上述證據不足以證明安興公司已免除甘國工案涉連帶保證責任。
5
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民申2341號
關於原審判決對於《補充協議》、《還款協議書》及「結算單」的效力認定是否錯誤的問題。耿岳和徐建國2014年1月10日簽訂的《補充協議》上,僅有兩人的簽名,雙方均未在協議中加蓋公司公章。2014年11月1日簽訂的《還款協議書》雖有經辦人簽名並蓋有尾號為719的一建公司公章,但該公章已於2013年9月30日由西寧市公安局銷毀。原審判決據此認定《還款協議書》無效,並無不當。建宏公司稱在另案中,一建公司使用被注銷的尾號719印章與他人簽訂的合同被人民法院認定為有效,但因該案與本案具體情況不同,缺乏關聯性,其關於原審判決認定《還款協議書》無效錯誤的申請再審理由不能成立。在建宏公司未能提供證據證明一建公司授權耿岳簽訂協議或一建公司事後追認合同效力的情況下,一建公司對《鋼材購銷合同》的追認效力並不必然及於《補充協議》、《還款協議書》。因此,《補充協議》、《還款協議書》對一建公司不發生效力。對於「結算單」而言,沒有證據證明在「結算單」上簽名的任富榮、趙浩、楊波等人具有代表一建公司與建宏公司進行鋼材款項結算的權利,也並不能以鋼材送貨單由任富榮、楊波簽字而當然推定其被授權代表一建公司進行結算,故「結算單」對一建公司也不發生效力。綜上,建宏公司認為《補充協議》、《還款協議書》及「結算單」對雙方存在約束力的主張不能成立。

E. 公章的法律效力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可代替合同專用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申請企業法人開業登記的單位,經登記主管機關核准登記注冊,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後,企業即告成立。企業法人憑據《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可以刻制公章、開立銀行賬戶、簽訂合同,進行經營活動。」一個依法設立的企業法人領取了營業執照以後,就可以刻制三枚印章並在公安機關備案:公章、合同專用章和財務專用章。這三枚印章是具有代表企業法人行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印鑒。企業法人進行經營活動,在簽訂合同時,有的用公章有的用合同章,二者的區別如下: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是法人權利的象徵。除法律有特殊規定外(如發票的蓋章),均可以公章代表法人意志,對外簽訂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具有極高的法律效力,凡是以公司名義發出的信函、公文、合同、介紹信、證明或其他公司材料均可使用公章。

合同專用章,單位僅在對外簽訂商業合同時使用,可以在簽約的范圍內代表單位,單位需承受由此導致的權利義務;在實際工作中,公章可以代替合同專用章使用。

在與外界發生法律關系的過程中,印章起著在形式上代表單位意志的作用。無論日常的交往,還是法院對糾紛的審查判斷中,依據蓋章認定有關文件的效力進而確定有關權利義務的歸屬已經成為一個常識。企業印章代表著企業全部或某方面的意志,不正確使用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企業在簽訂合同時應謹慎審查為妥。

實踐中有很多詐騙分子冒用公章現象發生,那效力如何,需要區分是否出借,是否明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1998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4次會議通過法釋〔1998〕7號)第四條規定:「個人借用單位的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以出借單位名義簽訂經濟合同,騙取財物歸個人佔有、使用、處分或者進行其他犯罪活動,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構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借用人的刑事責任外,出借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的單位,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被害人明知簽訂合同對方當事人是借用行為,仍與之簽訂合同的除外。」,如果被借用公章的單位沒有證據證明被害人明知簽訂合同對方當事人是借用行為,因其對公章使有疏於管理,應承擔賠償責任。同時,被害人也可以請求司法機關追究詐騙分子的刑事責任。

有人就說了,那以後使用公章就得復印了,實際上,公司之間簽訂合同時使用的公章可否是復印要視情況而定。有的公司之間在簽訂合同時為了方便,常常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形式的復製件公章簽訂合同,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發生糾紛,所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要視情況而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九條「對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進行質證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出示證據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除外:(一)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並經人民法院准許出示復製件或者復製品的;(二)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證據證明復製件、復製品與原件或原物一致的。」之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復印件應當與原件核對無誤才能確認其效力。

另外,在合同公章使用方面我們還應當注意,謹慎審查,加強公章和合同章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之規定,當事人一旦使用公章對外簽訂了合同,就要履行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並承擔交易帶來的風險,因而,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要謹慎審查,確保公章和合同章的正確使用,同時,也要加強公章和合同章的管理,嚴防公章和合同章被濫用、盜用等可能帶來的不利後果。

F. 公司不同印章有什麼法律效力

公司印章主要包括公章、法人章、財務專用章、合同專用章、發票專用章、部版門章。

(1)公章在權所有印章中效力最高,凡以公司名義發出的信函、公文、合同、證明或其他材料均可使用。

(2)法人章是「法定代表人章」的簡稱,相當於法定代表人簽字。其通常只在規定的有限用途內使用,如合同中約定在同時加蓋合同專用章及法人章時該合同才生效,就需蓋此章。

(3)財務專用章是辦理企業會計核算和銀行結算業務時使用。

(4)合同專用章是企業對外簽訂合同時使用。

(5)發票專用章是企業開具發票時使用。

(6)部門章僅限於公司內部使用,對外使用是無效的。

(6)最高人民法院工程項目章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公章的刻制

1、 公司印章的刻制均須報總經理批准,由辦公室開具介紹信,到公安機關相關部門辦理刻制手續。

2、 公章的形體和規格,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公章的啟用

1、 新印章啟用前要做好戳記,並留樣保存,以便備查。

2、 公章啟用應報總經理批准,並下發啟用通知,註明啟用日期、發放單位和使用范圍。

網路-公章

G.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偽造印章罪的司法解釋是怎麼規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依照《刑法》的規定,分別以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和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定罪處罰。

對於2015年10月31日以前提起的民事訴訟,根據《刑法》第二百八十條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對於2015年10月31日以後提起的訴訟,《刑法》第三百零七條【妨害作證罪;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7)最高人民法院工程項目章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司法解釋

關於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犯罪的處刑規定。根據本款規定,對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犯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關於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犯罪的處刑規定。這里的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包括偽造虛假的居民身份證和對真的居民身份證進行塗改,改變姓名、年齡等。

根據犯罪情節輕重,本款對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犯罪規定了兩檔處刑:1.情節一般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2.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這里的「情節嚴重的」,主要是指偽造、變造的次數多、數量大的;非法牟利數量大的;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等等。

H. 法院在文書上寫著最高人民法院審核,終止息訴罷訪,卻沒有最高人民法院印章。可以作批示嗎,

法院在文書上寫著最高人民法院審核,終止息訴罷訪,卻沒有最高人民法院印章。可以作批示嗎,應該有印章

I. 承包合同只蓋公司項目章不簽名字是否有效

如果沒有特殊文字約定,一般來說,合同是以蓋上合同章或是公司章即可生效,簽約代表可以不簽字,但如果可以,還是建議簽字比較好,以免後期產生糾紛。

實踐中,很多合同都有這樣的條款:合同經雙方當事人簽字蓋章後生效。從字面解釋一般應解釋為簽字或者蓋章後生效,除非當事人特別約定協議經當事人簽字並且蓋章後生效。簽字與蓋章是有同等法律效力。

有一個案例你可做為參考:
如何理解合同經簽字蓋章後生效?

一、裁判文書原文: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5)滬二中民四(商)終字第896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上海開利泵業(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工業園區。
法定代表人李建飛,董事長。
委託代理人鄭金輝,該公司工作人員。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攀枝花市恆通空調安裝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四川省攀枝花市建設路行政學院內。
法定代表人陳浩,董事長。
委託代理人姜衛群,四川三才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上海開利泵業(集團)有限公司因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2005)青民二(商)初字第66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 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委託代理人鄭金輝,被上訴人委託代理人姜衛群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2003年2月21日、5月21日、11月17日、11月25日、2004年1月30日、2月24日、6月11日,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購銷合同七 份。合同約定,上訴人向被上訴人提供各種規格、型號的水泵及附件,總金額為人民幣375,912元。合同簽訂後,上訴人向被上訴人提供了所需貨物,被上訴人收貨後累計支付 上訴人貨款人民幣193,126.60元。2005年4月12日,尹長春經上訴人授權與被上訴人簽訂付款協議一份。該協議約定,由於上訴人延期交貨及提供的水泵存在質量問 題,上訴人自願承擔被上訴人經濟損失人民幣82,785.40元,該款從上訴人的貨款中扣除,故被上訴人實際應付上訴人貨款人民幣10萬元;被上訴人應在該協議生效2個月 內付清貨款。2005年4月20日,上訴人提起訴訟,請求被上訴人支付貨款人民幣188,935.40元、償付違約金人民幣3萬元。
原審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所簽訂的買賣合同,系雙方當事人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簽訂的,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示,應確認為合法有效,雙方當事人均應 按約履行。尹長春代表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於2005年4月12日簽訂的付款協議,對雙方當事人均具有約束力,因此,被上訴人實際結欠上訴人貨款人民幣10萬元。因雙方當事人 已經重新簽訂付款協議,故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償付違約金的訴訟請求缺乏依據,不予支持。上訴人在被上訴人付款期限未到情況下起訴,顯屬不妥,現雙方重新約定的付款期限屆 滿,故被上訴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數額支付上訴人貨款。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第七十七條、第一百三十條、第一百五十九條、第一百六十一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的規定,判決如下:一、被上訴人應於判決生效後十日內支付上訴人貨款人民幣10萬元;二、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償付違 約金人民幣3萬元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案件受理費人民幣6,498.71元,由上訴人負擔。
判決後,上海開利泵業(集團)有限公司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稱:1、2005年4月12日的付款協議第4條規定該協議經雙方當事人簽字蓋章後生效,該協議簽訂 時只有雙方的代理人簽字,法人均未蓋章,故該協議尚未生效。上訴人授權尹長春催討貨款,但減少貨款事宜仍需上訴人確認,尹長春不能代表上訴人簽訂該協議。上訴人於 2005年4月20日提起訴訟旨在撤銷該協議。因此,被上訴人的欠款金額應當按照購銷合同確認為人民幣188,935.40元。2、被上訴人提出質量問題應當提起反訴,被 上訴人未提出反訴,原審也不應當作出處理。原審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判,改判支持上訴人的訴訟請求。
被上訴人答辯稱:付款協議約定的雙方當事人簽字蓋章後生效,通常應解釋為簽字或者蓋章後生效。上訴人出具給被上訴人的介紹信對尹長春的授權是全權處理合同爭議 及貨款結算事宜,因此,尹長春有權代表上訴人簽訂付款協議。該付款協議已經成立並且生效,雙方應當按照該協議履行。上訴人既主張該協議未生效,又要撤銷該協議,本身就自相 矛盾。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中,雙方當事人的爭議焦點為2005年4月12日的付款協議是否已經成立。
本院經審理查明:原審查明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另查明:2005年4月7日,上訴人向被上訴人出具介紹信一份,介紹尹長春前往被上訴人處全權處理合同爭議及貨款結算事宜。2005年4月12日,尹長春 代表上訴人、陳敏代表被上訴人簽訂付款協議一份,尹長春、陳敏分別代表上訴人和被上訴人在該協議上簽名。
本院認為:系爭付款協議約定的雙方當事人簽字蓋章後生效,從字面解釋一般應解釋為簽字或者蓋章後生效,除非當事人特別約定協議經當事人簽字並且蓋章後生效。因 此,上訴人以付款協議只有代理人的簽名,沒有法人加蓋印章為由,主張付款協議尚未成立,缺乏依據。付款協議的內容包括買賣合同質量爭議的解決以及貨款結算的處理兩方面,上 述事項在上訴人對尹長春的授權范圍之內,尹長春代理上訴人就上述事項與被上訴人達成協議直接約束上訴人,故上訴人關於尹長春的行為超出代理許可權的辯稱也不能成立。因此,該 付款協議經雙方當事人的代理人簽字後已經成立。上訴人訴稱「生效」實質是合同成立問題。由於付款協議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而且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故具有法律效力,對雙方當事人均有約束力。因該付款協議是雙方當事人在購銷合同履行過程中對原合同內容的更改,故付款協議生效後,涉及更改的內容只能以付款協議為准,原審 法院依據該協議認定被上訴人尚欠上訴人貨款人民幣10元,並據此駁回上訴人其餘的訴訟請求,並無不當。上訴人的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 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6,498.71元,由上訴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湯征宇
代理審判員庄龍平
代理審判員朱志紅
二○○六年一月十九日
書 記 員汪汝珏

熱點內容
民法社會價值 發布:2025-07-17 01:01:56 瀏覽:137
道德基礎作用 發布:2025-07-17 00:55:32 瀏覽:575
東莞市勞動法計時工資計算方法 發布:2025-07-17 00:51:49 瀏覽:707
事業單位上48休48違反勞動法 發布:2025-07-17 00:40:41 瀏覽:864
勞動法一年有幾天年假 發布:2025-07-17 00:40:40 瀏覽:173
法院法官送書 發布:2025-07-17 00:38:21 瀏覽:755
香港國安立法重要性 發布:2025-07-17 00:29:17 瀏覽:440
美國衡平法院 發布:2025-07-17 00:13:55 瀏覽:286
央視社會與法頻道破案一線 發布:2025-07-17 00:13:54 瀏覽:98
勞動法對提成的規定 發布:2025-07-17 00:09:43 瀏覽: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