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電子郵件發送的文件法律效力

電子郵件發送的文件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12-23 21:35:28

❶ 電子郵件法律效力

即使你沒提交轉正申請,試用期結束後,也視為已轉正。

也就是說,只要單位沒有以你試用期不合格在試用期內解除你們的勞動合同,你就轉正了。

❷ 電子郵件內容有沒有法律效力

不過說是那樣,目前中國的法律還是沒有哪條法規有這方面的限制的.
隨便注一個域名再申請版一個企業郵件,如權果是那個人不要這個郵件或域名了,信息產業部還沒有規定說注冊域名一定要營業執照等相關證件

為了切身利益及安全起見,還是以公司的公章為妥

❸ 電子郵件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電子郵件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但需要滿足一定的合同生效條件。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包括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且該合同自雙方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生效,但另有約定的除外。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❹ 通過電子郵件進行文件傳遞是否被視為法律意義上的送達

送達的前提是你使用電子郵件進行了傳遞,而且開啟了閱讀回執,對方在打開郵件後點擊了回執,這樣的一個流程才能視為送達,你的郵箱中會收到對方已讀的提示。

❺ 電子郵件是否有法律效力

電子郵件屬於法定證據種類中的電子數據。合法真實的電子郵件具有法律效力。
在訴訟中,當事人可以將導出的郵件放在軟盤中提交人民法院,經對方質證後無異議的,可列印出來經雙方當事人簽字後附卷。如對方有異議,應由人民法院按現場勘驗的方法取證,現場勘驗的筆錄應由雙方當事人當場簽字。
盡管電子郵件以電子信息形式傳播和收發,不如傳統書證保真程度高,被篡改後不易識別,但電子郵件也有其自身優勢,即其發件人和收件人為唯一,每個電子郵箱對應唯一的用戶,其互聯網的帳號、密碼、用戶名在相對時間內也是唯一的。
可供判斷郵件真偽的因素有:
(1)將電子郵件與其他證據進行比對,必要時要求相關人員進行對質;
(2)審查郵箱的取得方式,系從網路服務商處購買的,還是免費注冊的。一般而言,前者更加可靠;
(3)審查郵件發、收時間。郵件如經國外的網路服務商發送或經國際郵件轉發器遞送,必須要經過一定的時間,否則不符合客觀情況;
(4)必要時,請網路服務商提供協助,從電子郵件的傳輸、存儲環節中直接保全證據。或進行鑒定,從電子郵件生成、存儲、傳輸環境的可靠性,是否篡改等請有關方面提出專家意見。

❻ 電子郵件形式的通知,具備法律效力嗎

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法規定,可以用電子郵件進行合同的交涉,同時,內民事訴容訟中也包括電子郵件之類的證據,但究竟效力如何,則要看證據的具體內容及法律的有關規定。按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證據有下列幾種:
(一)書證;
(二)物證;
(三)視聽資料;
(四)證人證言;
(五)當事人的陳述;
(六)鑒定結論;
(七)勘驗筆錄。
以上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❼ 單位之間電子郵件往來是否具有法律效應

1、如果有證據證明這是來自雙方的郵箱,則在法律上是有法律效力的;
2、如果將電版子郵件作為證據向權法庭提交,則需要提供此郵件的原始載體、來源和往來的過程;
3、法律依據:
1)《合同法》第十一條【書面形式】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二條調查人員調查收集計算機數據或者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的,應當要求被調查人提供有關資料的原始載體。提供原始載體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復製件。提供復製件的,調查人員應當在調查筆錄中說明其來源和製作經過。

❽ 電子郵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具有法律效力的,根據證據規則,這個屬於電子數據,只要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

❾ 電子郵件的法律效力問題電子郵件可否作為證據被採納

1、如果有證據證明這是來自雙方的郵箱,則在法律上是有法律效力的;
2、如回果將電子郵件作答為證據向法庭提交,則需要提供此郵件的原始載體、來源和往來的過程;
3、法律依據:
1)《合同法》第十一條【書面形式】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二條調查人員調查收集計算機數據或者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的,應當要求被調查人提供有關資料的原始載體。提供原始載體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復製件。提供復製件的,調查人員應當在調查筆錄中說明其來源和製作經過。

熱點內容
皮城執法官名字 發布:2025-07-14 00:21:26 瀏覽:693
種子法配套規章 發布:2025-07-14 00:18:30 瀏覽:144
民法總則的立法亮點 發布:2025-07-14 00:18:28 瀏覽:262
撤回部分訴訟請求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14 00:07:21 瀏覽:709
青陽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7-13 23:51:23 瀏覽:682
刑法不執行 發布:2025-07-13 23:51:18 瀏覽:504
杭州律師名單 發布:2025-07-13 23:49:29 瀏覽:185
明皓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7-13 23:49:24 瀏覽:423
法學名家講堂 發布:2025-07-13 23:40:03 瀏覽:734
經濟法討論共享單車 發布:2025-07-13 23:28:31 瀏覽: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