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偽造錢法律責任

偽造錢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2-23 21:57:07

Ⅰ 做假賬的法律責任,金額在二十多萬的可判幾年

做假賬一般是涉嫌逃稅罪,金額在二十多萬的屬於數額巨大,對直接責任人可以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對單位處以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一條 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
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零一條 逃稅罪
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第四十三條
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並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其中的會計人員,五年內不得從事會計工作。

Ⅱ 偽造2萬元欠條負什麼法律責任

偽造2萬元欠條,數額較大,涉嫌詐騙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內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容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該罪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於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受到財產上的損失。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Ⅲ 偽造憑證索取錢財是什麼罪該負什麼法律責任

你好,該行為違法是毫無疑問的,並且涉嫌私刻印章加偽造公文犯罪, 外加涉嫌金融詐騙犯罪。一旦被抓,兩三年徒刑是最起碼的。

Ⅳ 偽造合同應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根據《經濟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的《關於查處利用經濟合同進行違法行為的暫行規定》第四條規定「合同當事人不得採用下列欺詐手段騙取財務:(1)偽造合同的;(2)盜用、假冒他人名義簽合同的;(3)虛構主體資格的;(4)虛構貨源或者合同標的物的;(5)故意交付部分仙物(貨款)騙取全部貨款(貨物),或者騙取貨款(貨物),拒不交付貨物(貨款)的;(6)定作方無正當理由中止履行合同,不退還所收定金,質量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材料款等費用,或者拒不支付加工費的;(7)利用虛假廣告和信息,誘人簽訂合同,騙取中介費、立項費、培訓費等費用的;(8)其他利用合同欺詐對方當事人的。」

第五條規定「合同當事人不得採用下列手段侵佔、損害國有資產:(1)通過賄賂簽訂、履行合同騙取國有資產的;(2)通過合資、合作或者聯營合同,無償或者未經評估低價佔有國有資產的;(3)通過合同將國有資產交給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或者個人經營或者佔有的;(4)其他利用合同造成國有資產及其收益流失的。」

第六條規定「合同當事人不得採用下列手段危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1)利用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2)利用合同侄賣國家禁止或者限制流通物資的;(3)雙方惡意串能,危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4)其他利用合同危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

一般認定合同詐騙罪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採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和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利用經濟合同詐騙他人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
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的,詐騙數額應當以行為人實際騙取的數額認定,合同標的數額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
行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其行為屬於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
(一)明知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擔保,採取下列欺騙手段與他人簽訂合同,騙取財物數額較大並造成較大損失的:
1、虛構主體;
2、冒用他人名義;
3、使用偽造、變造或者無效的單據、介紹信、印章或者其他證明文件的;
4、隱瞞真相,使用明知不能兌現的票據或者其他結算憑證作為合同履行擔保的;
5、隱瞞真相,使用明知不符合擔保條件的抵押物、債權文書等作為合同履行擔保的;
6、使用其他欺騙手段使對方交付款、物的。
(二)合同簽訂後攜帶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逃跑的;
(三)揮霍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致使上述款物無法返還的;
(四)使用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致使上述款物無法返還的;
(五)隱匿合同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拒不返還的;
(六)合同簽訂後,以支付部分貨款,開始履行合同為誘餌,騙取全部貨物後,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或者雙方另行約定的付款期限內,無正當理由拒不支付其餘貨款的。

Ⅳ 偽造證據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民事訴訟法》來第一自百零二條規定:訴訟參與人或者其她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Ⅵ 為獲得賠償偽造的收入要付什麼法律責任證明

為獲得賠償偽造的收入,要受到法律的懲罰,會被罰款。

違反法律規定,提交的不真實的證據的,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第二款、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

Ⅶ 貴陽一男子用真錢造假錢被刑拘,製造假錢需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呢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和各種各樣令我們非常感興趣的新聞,相信這段時間,大家都通過網路上的新聞,看到了這樣一則非常讓人震驚的消息,那就是在貴陽市有一名男子,竟然用真錢造假錢,而這名男子最終也為自己承擔了相應的法律責任,直接被當地的公安分局直接拘留。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明顯的知道這名男子這樣的行為是非常嚴重的,而且也正是因為自己這樣的行為,這名男子很有可能將為判處有期徒刑,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知道,在現實生活之中,我們不能夠觸犯國家的法律,因為這是對我們最好的保障。

Ⅷ 民事案件偽造借條金額6萬,負什麼法律責任,100分懸賞,望法律人士認真幫忙

偽造借條,偽造證據進行虛假訴訟,騙取他人錢財屬於詐騙罪。

詐騙罪(中華人專民共和國刑法第266條)是指以屬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塗改借條,增加借款金額,是屬於用虛構事實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的行為,涉嫌詐騙,應負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8)偽造錢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詐騙錢財的認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熱點內容
司法考試仲裁 發布:2025-07-14 00:42:59 瀏覽:336
皮城執法官名字 發布:2025-07-14 00:21:26 瀏覽:693
種子法配套規章 發布:2025-07-14 00:18:30 瀏覽:144
民法總則的立法亮點 發布:2025-07-14 00:18:28 瀏覽:262
撤回部分訴訟請求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14 00:07:21 瀏覽:709
青陽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7-13 23:51:23 瀏覽:682
刑法不執行 發布:2025-07-13 23:51:18 瀏覽:504
杭州律師名單 發布:2025-07-13 23:49:29 瀏覽:185
明皓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7-13 23:49:24 瀏覽:423
法學名家講堂 發布:2025-07-13 23:40:03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