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名董事法律責任
① 公司法中對董事的提名是如何規定的
董事換屆選舉一般由股東提名,前一屆董事會對該股東的提名形成決議,然後以董事會的名義提交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通過。通常原董事會在將被提名名單提交股東會前,根據股東的持股比例、董事名額的分配情況等在股東之間進行協商,但這種內部醞釀,是公司控股股東及主要股東之間相互權利和利益的博弈,並不透明。《公司法》第103條規定"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三以上股份的股東"可提名董事。
董事包括獨立董事和非獨立董事,要選舉產生公司董事,首先需要提名候選人。對於獨立董事提名,在《關於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中已經有所規范,其中第四條規定"上市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單獨或者合並持有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1%以上的股東"可以提出獨立董事候選人;但對非獨立董事,如何提名目前卻缺少明確規范,由於非獨立董事其實把控上市公司發展方向、深度參與公司實際運作,因此他們的提名其實更加關乎上市公司的未來。
當然,為落實好《公司法》第四條規定的"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股東權利,
《公司法》103條第2款也間接賦予了股東對董事的提名權,規定"單獨或合並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在股東大會召開十日前向股東大會提出臨時提案",股東可以根據該條規定,不經過公司董事會,以臨時提案的方式向股東大會行使選舉或更換董事的提名權。
但總體來看,目前董事提名缺乏法規制度規范,雖然《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訂)》明確規定,公司應當在章程中規定董事、監事提名的方式和程序,以及累積投票制的相關事宜,但這種規定的規范層次太低,上市公司自主性較大,使得董事提名權主要受大股東控制。比如,有上市公司規定"在章程規定的人數范圍內,按照擬選任的人數,由連續18個月以上單獨或合並持有公司發行在外有表決權股份總數5%以上的股東,按持股比例提出4名非獨立董事建議名單",這些"土政策"甚至違反了《公司法》103條的有關規定。
② 法律是怎麼規定董事會提名委員會的
第三十八條股東會行使下列職權:
(二)選舉和更換非由職工代表擔任的董事、監事,決定有關董事、監事的報酬事項;
董事長、副董事長的產生辦法由公司章程規定。
③ 朋友注冊公司叫我做董事,請問董事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董事責任的形態包括停止侵害、沒收違法所得、返還公司財產、宣告違法合同無效、取消違法擔保以及賠償損失等。
④ 朋友叫我掛名董事不參與公司任何意見不拿工資董事負法律責任嗎
要叫我掛名,董事不參與公眾公司任何意見,不拿工資總是負責任嗎?你掛名董事不參與任何意見,不拿工資,這個你沒必要掛名
⑤ 董事的提名權歸誰,和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三十八條規定
股份公司和有限公司的董事,有股東大會或股東會選舉產生,職工代表由公司職代會選舉產生
董事會設董事長一人,可以設副董事長一至二人。董事長、副董事長的產生辦法由公司章程規定。
⑥ 公司里的掛名董事,我想知道我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嗎
要看具體情形,
1,執行董事並不參與公司的實際經營,如果也不是公司的股東的回(即使掛名股東,也要承答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無特殊情形下,無需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2,也可能面臨的法律責任
(1)刑事責任:如果毫不知情的,無需承擔任何責任。
《刑法》第31條規定,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
(2)民事責任 《公司法》第150條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⑦ 提名董事有什麼相關規定
董事提名規則,即第14a-11條規則,使得某些股東更容易地將反對派候選人列入董事投票選舉中。從理論上講,上市公司的股東已選出董事會。但在實踐中,公司的管理層往往提名的都是親管理層的董事會人選。股東雖然在某些情況下有權在年度股東大會上提名反對派候選人,但是此類提名在當時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作用,因為多數股東已通過在年度股東大會召開前提前發出的董事候選名單進行表決了。
⑧ 我掛名做了公司董事,會有法律責任嗎
公司沒出事就沒事,公司一但出事你將要為公司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