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冒名戒毒會擔什麼法律責任

冒名戒毒會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2-24 20:37:16

① 吸毒者應該受到法律的處分嗎

吸毒行為的法律責任

關於吸毒行為的法律責任,有人認為應把吸毒行為規定為犯罪,追究吸毒者的刑事責任。我們認為,我國目前對吸毒行為還不宜規定為犯罪而追究吸毒者的刑事責任,而是應當加強強制治療和矯正措施。主要理由是:(1)吸毒者不是必然要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不可否認,吸毒除對個人身體造成損害外,還可能導致各種異常行為的發生,甚至誘發犯罪。但是,這不能說明,吸毒者必然要從事違法犯罪活動,而且有些毒品並不加強犯罪傾向。況且有些吸毒者有較好的經濟來源,無需為獲取毒品千方百計搞錢。因而不應以部分吸毒者違法犯罪,而認為所有吸毒者都可能違法犯罪。(2)吸毒者本身也是毒品受害者。吸毒上癮容易戒斷難,吸毒者在吸毒前對毒品的危害一般認識不夠,他們或是出於好奇心嘗試一下,或者為解脫一時精神煩惱而吸毒,但吸毒帶來的欣快感,刺激他們再次吸食,直至成癮。在這時他們才意識到吸毒的危害,卻為時已晚,吸毒產生的軀體和心理依賴驅使著他們不斷吸毒。(3)刑罰的功能對吸毒的效應並不強。吸毒者離不開毒品,主要是對毒品的依賴性在起作用。而消除其對毒品的依賴性,需要較長時間的醫療和心理矯正。這才是戒除毒癮的根本辦法。如果對吸毒者採取刑罰措施,雖然客觀上能起到強制戒斷毒品的作用,但吸毒者突然戒斷毒品,會產生嚴重的戒斷症狀,有的甚至導致生命危險。所以對吸毒者來說,不僅是思想改造的問題,更主要的是採取醫療措施,使他們擺脫毒癮控制。

對吸毒行為不規定為犯罪,不等於法律和社會對這種行為可以置之不理。吸毒危害吸毒者的身體健康,刺激著毒品的生產與販賣,引起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對吸毒行為,《關於禁毒的決定》把它規定為一種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給予治安處罰、勞動教養,並對成癮的吸毒行為規定要予以強制戒毒。

具體說來,吸毒者的吸毒行為情節輕重不同,其法律責任也不盡相同。

(一)一般吸毒行為的法律責任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24條第3項規定,違反政府禁令,吸食鴉片、注射嗎啡等毒品的,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關於禁毒的決定》第8條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24條第3項關於吸毒行為的處罰,作了重大的修改和補充,首先是提高了罰款的數額。制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時,200元的罰款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數目,處200元的罰款的確能從經濟上阻斷其毒品來源。《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實施這幾年來,我國經濟有了很大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今,《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所規定的200元以下罰款,對購買毒品一出手就成百上千的吸毒者來說已起不到威懾的作用。從目前我國公民的普遍生活水平來看,對吸毒者處以2000元以下的罰款還是能夠起到教育、挽救吸毒者的作用。其次是去掉了警告的處罰方式。對於吸毒者來說,他們本來就已失去廉恥,無關痛癢、無關宏旨的警告已難以起到教育作用。《關於禁毒的決定》第8條第1款規定,對一般的吸毒行為,應由公安機關處以15日以下拘留,可以單處或者並處2000元以下罰款,並沒收毒品和吸食、注射器具。這旨在加強對吸毒行為的遏制和打擊。

(二)成癮的吸毒行為的法律責任

根據《關於禁毒的決定》第8條第2款的規定,主要分以下三個方面:

1.治安處罰。對吸食、注射毒品成癮的,由公安機關處15日以下拘留,可以單處或者並處2000元以下罰款,並沒收毒品和吸食、注射器具。

2.強制戒毒。吸毒直接危害身體健康,毒癮發作易引起心力衰竭而死亡,有的吸毒者死於全身腐爛。吸食毒品還易傳染疾病,甚至遺傳疾病。不少吸毒者也認識到吸毒的危害,但成癮後卻無力自戒。有的吸毒者雖能自我戒絕,但如隔絕不了與外界的接觸,受人引誘就一吸再吸,以致不能自拔。所以,由國家強制將吸毒成癮者收容起來,放置於專門場所,使之得到醫療和教育,最終戒絕毒癮。這將有利於切實保護公民的身心健康。因此,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禁毒的決定》第8條規定,對吸食、注射毒品成癮的,除依法給予治安處罰外,還應予以強制戒除其毒癮,進行治療、教育。

3.勞動教養。《關於禁毒的決定》第8條規定,對吸食、注射毒品成癮者經強制戒除後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實行勞動教養,並在勞動教養過程中予以治療、教育,強制戒除其毒癮。從這一規定可以看出,對吸毒者適當勞動教養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是行為人故意吸毒已經形成癮癖;二是行為人因吸毒成癮被適用過強制戒毒;三是行為人再次故意吸毒。只有行為人同時具備了這三個條件,才能適用勞動教養。之所以要規定勞動教養,我們認為是因為這有利於加強對吸毒者的思想教育和改造,因為勞動教養所實行邊勞動邊教育邊學習的管理制度,將吸毒者投入勞動教養場所,使之在勞動教養過程中戒除毒癮,從而得到身心兼治。

② 吸毒冒用他人身份證懷孕後自首該判什麼

1、單純的吸毒行為不構成犯罪,所以也不會「判」。

2、對於吸毒人員,面臨的是拘留、罰款,情況嚴重的會強制戒毒。

3、但懷孕的,不能進行強制戒毒,可責令社區戒毒。自首,可以減輕或者免於處罰。

相關法律規定:

《禁毒法》第三十九條 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婦女吸毒成癮的,不適用強制隔離戒毒。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癮的,可以不適用強制隔離戒毒。

對依照前款規定不適用強制隔離戒毒的吸毒成癮人員,依照本法規定進行社區戒毒,由負責社區戒毒工作的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加強幫助、教育和監督,督促落實社區戒毒措施。

③ 強制戒毒是不是屬於刑事處罰

不是,強制戒毒屬於行政處罰,一般來說吸毒第一次要行政拘留,第二次要社區戒毒,第三次要強制戒毒。但是如果吸毒成癮嚴重的話直接就能強制戒毒。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④ 吸毒屬於什麼性質的違法行為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單純的吸毒是違法行為,但不構成刑事犯罪。

根據《關於禁毒的決定》中第五十六條:「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機關處十五日以下拘留。吸食、注射毒品成癮的予以強制戒除,進行治療、教育。強制戒除後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實行勞動教養,並在勞動教養中強制戒除。」

(4)冒名戒毒會擔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青少年走上吸毒的道路,自己的原因佔了很大的部分,所以在預防吸毒的時候,青少年本身更要積極主動地遠離毒品,珍愛自身。可總結一下幾點對策:

1、認真接受關於預防吸毒的教育:有非常多的案例都是青少年在初次接觸毒品的時候並不知道毒品為何物,不但沒有遠離,而是對它充滿好奇。

就在好奇的推動下開始吸毒,從此走上了不歸路了。因此當社會上、學校、或者是自己的父母上自己介紹關於毒品的知識時,一定要認真接受。

甚至可以自己主動地通過上網、翻閱書籍等方式了解毒品的知識。總之,一定要充分了解毒品的特性以及危害,這樣才能讓自己時刻保持警惕,遠離毒品!

2、形成獨立的人格以及樹立正確的三觀:通過分析數據可以看出,有些青少年即使知道毒品的危害,但在受挫折、空虛的時候會忍不住通過吸毒來獲得精神支持。

在騙子或者是朋友的鼓吹下也容易動搖自己的決心。這就是青少年自己本身就沒有獨立的人格,沒有形成獨立的自我認知。

而一些把吸毒當成炫耀的方式、認為這非常酷,是高端人士才能做的事,把吸毒當成自豪的事,這就是三觀不正。

因此,在預防吸毒的時候,青少年就需要形成自己獨立的人格,不受他人的鼓吹,有自己獨立的判斷。還需要拋棄貪圖享樂、熱衷炫耀等不良的價值觀。

3、慎重交友:社會學上認為同輩群體在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與同輩群體頻繁的互動中,青少年極容易習得其他成員的價值觀還有行為方式。

同輩群體的亞文化、以及非正式的制約力都會對青少年形成非常大的壓力,讓青少年服從同輩群體的行為規范。

如果自己身體有一群吸毒的朋友,那吸毒就會成為行為規范,如果你不吸毒就會和他們無話可說,被他們排斥。

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服從就會脫離這個群體,可惜的是,很多青少年都會選擇吸毒。因此,青少年一定要慎重地結交朋友,遇到吸毒的朋友一定遠離。

⑤ 吸毒是什麼性質的違法行為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單純的吸毒是違法行為,但不構成刑事犯罪。
《治安管理條例》《關於禁毒的決定》等都有相關處罰。《關於禁毒的決定》中規定:「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機關處十五日以下拘留。吸食、注射毒品成癮的予以強制戒除,進行治療、教育。強制戒除後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實行勞動教養,並在勞動教養中強制戒除。」
但如果持有毒品的種類和數量達到了《刑法》的標准,那麼就可能涉嫌構成非法持用毒品罪,這個罪名就有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

⑥ 2用他人身份證頂替自己給抓去強制戒毒要負什麼責任

刑事責任啊,你自己要作死的話別怪別人,這是沒有辦法跑的掉的。

⑦ 吸毒判不判刑

您好,法律責任分為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您說的判刑,屬於刑事責任。
根據我國的法律規定,自己吸毒的話會承擔行政責任,但是不屬於犯罪、不會被判刑。
但是,如果自己吸毒的同時容留他人吸毒、或者幫助他人從事毒品犯罪活動(例如走私、販賣),則會構成刑事責任。

⑧ 為什麼吸毒這么惡劣的行為只是給予很輕的治安處罰而沒有列入犯罪行為

國家刑法並沒有規定吸毒罪,至於為什麼只能問制定刑法的全國人大或全國人大常委會了

一、吸毒怎麼處罰?
在我國,對於吸毒人員的處罰,目前僅能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條例,對於吸毒的人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對吸毒成癮者則實施強制戒毒。由於刑法並未將吸毒規定為犯罪,使大量吸毒人員游離在法律的邊緣,無需承擔任何刑事法律責任。

二、吸毒屬於犯罪行為嗎?
吸食毒品不構成犯罪,但屬於違反治安管理處罰的行為,可以被強制戒毒。強制戒毒屬於行政責任,不是刑事責任,有別於勞改。 《強制戒毒辦法》第六條強制戒毒期限為3個月至6個月,自入所之日起計算。對強制戒毒期滿仍未戒除毒癮的戒毒人員,強制戒毒所可以提出意見,報原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批准,延長強制戒毒期限;但是,實際執行的強制戒毒期限連續計算不超過1年。但是如果吸毒者持有的數量過多,像冰毒十克以上,就可能構成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是指明知是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者其他毒品,而非法持有且數量較大的行為。

自己吸食不犯法,但是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食或者容留他人吸食犯法。

《刑法》 第三百五十三條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強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引誘、教唆、欺騙或者強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從重處罰。

第三百五十四條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⑨ 吸毒應承擔什麼法律後果

吸毒會處以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2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主動到公安機關登記或者到有資質的醫療機構接受戒毒治療的,不予處罰。如果教唆他人吸毒性質嚴重的,會被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且攜帶毒品也是屬於犯罪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七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2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一)非法持有鴉片不滿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滿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

(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脅迫、欺騙醫務人員開具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六十二條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吸毒人員主動到公安機關登記或者到有資質的醫療機構接受戒毒治療的,不予處罰。

(9)冒名戒毒會擔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條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強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引誘、教唆、欺騙或者強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從重處罰。

第三百五十四條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⑩ 戒毒人員所外就醫期滿不歸擔保人將承擔怎樣的責任

你好,如果有保證金,這不會退還,如果是人保,可能罰款!採納

熱點內容
領導幹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試卷 發布:2025-07-13 16:12:13 瀏覽:456
陝西2017二建法規 發布:2025-07-13 16:12:10 瀏覽:166
無照經營條例 發布:2025-07-13 16:02:18 瀏覽:98
派出所加強執法規范化 發布:2025-07-13 15:54:48 瀏覽:195
借新還舊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3 15:54:46 瀏覽:570
王楓律師 發布:2025-07-13 15:49:39 瀏覽:737
巴西法院解除 發布:2025-07-13 15:43:12 瀏覽:217
教育行政行為要具備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3 15:40:49 瀏覽:360
魏國刑法 發布:2025-07-13 15:40:14 瀏覽:392
皮城執法官藍老是沒有 發布:2025-07-13 15:40:09 瀏覽: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