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有關土地的法律知識宣傳

有關土地的法律知識宣傳

發布時間: 2021-12-24 21:40:00

⑴ 土地法律知識

舊村改造不是理由,不管為什麼,征地就必須補償。
你們可以說是被騙了,要知道沒有你們的補償到位證明,新的土地使用者就拿不到地,更不能使用。

⑵ 有關土地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關於土地使用法律法規有哪些?
關於土地使用法律法規主要是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第43條又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
2006年8月《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指出:「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納入年度土地利用計劃,並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禁止通過「以租代征」等方式使用農民集體所有農用地進行非農業建設,擅自擴大建設用地規模。農民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必須符合規劃並嚴格限定在依法取得的建設用地范圍內。未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批准通過「以租代征」等方式佔地建設的,屬非法批地行為;單位和個人擅自通過「以租代征」等方式佔地建設的,屬非法佔地行為,要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二、對集體土地使用權有哪些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三、集體土地使用權特徵如下:
(1)主體的特定性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投資設立的企業,鄉(鎮)、村公益性組織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單位和個人,可以依法取得集體土地使用權。
(2)用途、取得與權利內容的相關性
集體土地使用權按用途劃分為農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非農經營用地使用權和非農公益用地使用權。關於權利的分類,集體土地使用權與國有土地使用權有所不同。後者主要以權利的取得方式進行分類,在分類中土地用途並不起決定性作用;但前者從現行制度來看主要以土地用途做分類基礎,不同用途的土地,其使用權採用不同方式取得,進而具有不同的權利內容。
(3)權利交易的受限制性
國家為保護耕地及壟斷建設用地一級市場,限制非農業性集體土地使用權交易。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我國的土地資源雖然是國有,但是為了防止資源浪費,只要民事主體滿足條件,並且提出獲得土地使用的請求,就可以按照土地使用法律的規定的流程,獲得土地的使用權,並且之後需要到制定的機構繳納稅額,若是在獲得土地後逃稅,是會受到處罰的。

⑶ 關於土地使用的法律法規

一、綜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年8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1998年12月2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2009年8月27日)
土地調查條例(2008年2月7日)
土地調查條例實施辦法(2009年6月17日)
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2004年10月21日)
國務院關於加強國有土地資產管理的通知(2002年4月30日)

二、土地承包與宅基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2009年8月27日)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2005年1月1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2003年11月1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2009年6月27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
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2005年7月29日)
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2004年11月2日)

三、土地取得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1990年5月19日)
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辦法
(1992年3月8日)
劃撥用地目錄
(2001年10月22日)
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規定
(2007年9月28日)
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范(試行)
(2006年5月31日)
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定
(2003年6月11日)
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范(試行)
(2006年5月31日)
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2008年11月29日)
建設用地審查報批管理辦法
(1999年3月2日)
報國務院批準的建設用地審查辦法
(1999年10月28日)
報國務院批準的土地開發用地審查辦法
(2001年12月31日)

四、土地權屬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節錄)
(2007年3月16日)
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
(1995年3月11日)
土地登記辦法
(2007年12月30日)
在京中央國家機關用地土地登記辦法
(2000年10月23日)
國家土地管理局關於變更土地登記的若干規定
(1993年2月23日)
國家土地管理局關於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有關問題的通知
(1997年1月3日)
土地登記資料公開查詢辦法
(2002年]2月4日)

五、土地徵用與安置、補償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2001年6月13日)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
(2006年7月7日)
徵用土地公告辦法
(2001年10月22日)
國土資源部關於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
(2004年11月3日)

六、土地開發整理
土地復墾規定
(1988年11月8日)
退耕還林條例
(2002年12月14日)
土地開發整理若干意見
(2003年10月8日)
國土資源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工作的通知
(2008年8月29日)

七、土地使用
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管理辦法
(2006年12月19日)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審查辦法
(2009年2月4日)
土地儲備管理辦法
(2007年11月19日)
閑置土地處置辦法
(1999年4月28日)
基本農田保護條例
(1998年12月27日)
耕地佔補平衡考核辦法
(2006年6月16日)
實際耕地與新增建設用地面積確定辦法
(2007年9月5日)

八、土地稅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稅暫行條例
(2007年12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2008年2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
(2,006年12月3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
(1993年12月13日)

九、爭議與救濟
土地違法案件查處辦法
(1995年12月18日)
查處土地違法行為立案標准
(2005年8月31日)
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
(2003年1月3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
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2005年6月18日)
國土資源聽證規定
(2004年1月9日)
國土資源行政復議規定
(2001年7月17日)
國土資源信訪規定
(2006年1月4日)

⑷ 土地使用權的法律知識

可以得到補償,你的房子是土地管理法實施之前的,過去沒有相關規定,具體得到多少要看房屋評估價格,你的問題比較難回答,建議咨詢律師或打電話中國土地礦產法律服務中心咨詢

⑸ 關於土地糾紛的法律知識!

你們應該先向當地政府申請裁決,對裁決不服者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專內,向人民法屬院起訴。
《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⑹ 請有關土地法律知識的朋友回答

你提供的情況不是很清楚,例如你妹妹在當地有沒有房屋、你是否村裡常住人口、你都找過哪些部門、那些部門(特別是村委會和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具體意見是什麼等等,有些具體情況不清楚不好回答,本人根據你現提供的情況提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首先給你的建議是:最好不要通過司法途徑解決這個問題。理由如下:
1、你們當地的土地管理系統職權劃分我不太清楚,從大多地區土地管理模式來看,你如果提起行政訴訟,最終訴訟對象可能是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國土資源管理局(土管所一般不是獨立法人無當被告資格,從現實角度考慮不要把村委會當成被告)。你要明確的是,在缺乏明確司法解釋的情況下,人民法院對土地管理法規的行政解釋意見存在疑問,肯定是向當地土地管理部門咨詢,也就是說,由你的被告解釋行政法規,這一點使你在行政訴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先天弱勢。
2、你如果提出行政訴訟,最終依據法律條文應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這一條是關於農村村民住宅用地審批的規定(條文你在網上搜一下,最新土地法是2004年10屆人大常委會修訂的),這其中就涉及到農村村民申請宅基地的幾個主要原則:一戶一宅原則、必須嚴格按照村莊和集鎮規劃實施原則、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原則、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不予批准原則等等。各地的宅基地審批行政實施細則都是根據這幾個基本原則制定的,各級土地主管部門根據各地的細則來具體操作宅基地審批。作為一個行政審批事項,你的宅基地申請可商榷的地方很多,例如你妹妹如果在當地有住宅的話是不是與一戶一宅原則沖突、你在當地的原住宅是怎麼處理的、當地的規劃是怎樣制定的等等,而這其中可能涉及到的問題就更多了,任何一個環節存在問題的話當地土地管理部門都有權拒絕你的宅基地申請。而這些行政審批事項的解釋人民法院是要聽取當地土地管理部門意見的。
所以實際上你提起行政訴訟的話,本人認為敗訴的可能性較大。當然也不是沒有勝訴的可能,但這種訴訟耗時耗力不說,即使勝訴在我看來也不是很合算,理由如下:
如果你勝訴,並不是人民法院直接在村裡給你批一塊宅基地,而仍然是由當地土地管理部門給你審批。你在問題中提到各部門以土地緊張不能辦理為由拒絕你的宅基地申請,實際上這種說法在某種意義上是站得住腳的。在這里你要先明確宅基地的概念,宅基地是指建了房屋、建過房屋或者決定用於建造房屋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的土地、建過房屋但已無上蓋物,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備建房用的規劃地三種類型。你在當地沒有房屋(這一點看上去有些奇怪,你在當地原來有房屋嗎?房屋是如何處理的?作為戶主,你在當地是否一直沒有自己的房屋),從你反映的情況看來你申請宅基地,村裡需要要將規劃上的集體建設用地劃給你(建過房的土地一般是有主的,村裡不會批給你;未經土地管理部門審批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宅基地是違反土地法的,村裡不能批給你),而我國實施的是極為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建設用地緊張是全國性問題,如果你自己不是村裡常住人口,在實際操作中村委會確有可能暫不予辦理。而土地管理部門給你審批的先決條件是村委會必須同意,必須蓋村委會公章。如果村委會不同意,那麼你也沒辦法獲得批准。
如果你將村委會作為被告……這個問題就不好從法律角度來分析了,你建房是為了在當地生活吧……反正從現實的角度考慮,個人是絕對不鼓勵作為村民狀告村委會的,不管輸贏代價都很大。
所以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村委會的態度,如果村委會同意了,接下來的問題就不大。我覺得你一方面應該和村委會加強溝通,一方面向當地土地管理部門多作咨詢,希望你的問題能早日得到解決!

⑺ 關於買賣土地的法律知識

不知道你買的這塊地四什麼情形的,宅基地?宅基地和上面的房屋?還是商品房性質的?如果是宅基地,那可能會比較麻煩,因為宅基地是不允許在集體成員之外轉讓的,有這種情況很可能會被認定為無效,並沒收違法所得。這種情況下你的損失就是錢要不回來了,地也會被人家要走;如果你買的是宅基地上的房屋,那麼這合同被認定為有效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只是不知道宅基證上是不是原來那個人的名字,如果是的話,也是很麻煩,因為各地拆遷補償的依據不一樣,有的是依據宅基地的歸屬,有的是依據宅基地上建築物的歸屬,還有的是兩者結合,所以不詳細了解情況不太好判斷;如果買的是商品房性質的,那麼只有合同卻沒有過戶,還是無效的,因為不動產買賣以登記為生效要件。總體來講,二十年前的法律還很不完善,許多地方規定的相當原則和混亂,建議你去找一個專業的律師事務所當面咨詢一下,這里畢竟不是解決你這種問題的地方。

⑻ 有關土地的法律有哪些

涉及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規大約有200多部,包括土地、房地產、財稅等各個方面,其中核心法專律大約10幾部。
1、中屬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2、土地法實施條例;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暫行條例;
4、基本農田保護條例;
5、劃撥用地使用權管理辦法;
6、中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7、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審批規定;
8、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管理辦法;
9、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10、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
11、農村土地承包法;
12、物權法;
13、測繪管理辦法;

熱點內容
領導幹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試卷 發布:2025-07-13 16:12:13 瀏覽:456
陝西2017二建法規 發布:2025-07-13 16:12:10 瀏覽:166
無照經營條例 發布:2025-07-13 16:02:18 瀏覽:98
派出所加強執法規范化 發布:2025-07-13 15:54:48 瀏覽:195
借新還舊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3 15:54:46 瀏覽:570
王楓律師 發布:2025-07-13 15:49:39 瀏覽:737
巴西法院解除 發布:2025-07-13 15:43:12 瀏覽:217
教育行政行為要具備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3 15:40:49 瀏覽:360
魏國刑法 發布:2025-07-13 15:40:14 瀏覽:392
皮城執法官藍老是沒有 發布:2025-07-13 15:40:09 瀏覽: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