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國外精神病人法律責任

國外精神病人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2-25 22:12:20

⑴ 中國的精神病人打人不算犯法在西方國家精神病打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請問這是

沒這個說法。
精神病人打人不是不犯法,是不犯罪。犯罪是刑法問題,內而法律還包括民法。精神病容人打人是民事侵權行為,要承擔民法責任的。而刑法要求行為人承擔刑事責任必須要求行為人主觀和客觀上都具備犯罪,也就是說不僅是客觀上實施了犯罪行為,主觀上也要有犯罪的意圖。簡單來說,我想殺人,我又殺了人,我才構成殺人罪,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精神病人的精神狀態是不正常,他不能正確認知自己的行為。具體來說,他客觀上實施了殺人行為,但他主觀上並不知道自己是在殺人,所以不具備犯罪的主觀要件,也就不能構成犯罪。
關於精神病人犯罪的理論全世界都是一樣的,不存在中國和西方的差別。
問題在於,精神病人傷人雖然不犯罪,但應當被強制醫療。西方國家有比較完善的精神病管理制度和硬體條件,所以可以收納對法院判決強制醫療的精神病人;而我國精神病院嚴重不足,法院往往只能判決精神病人的家人對精神病人加強管束,實踐效果不佳。

⑵ 精神病人該付法律責任嗎

精神病人在精神不正常的時期,做犯法的事可能是不太需要負法律責任;但是如專果是在精神正常屬期,那麼犯了法,是和正常人處置是一樣的。

其次呢,爬出所確實沒有時間管這種事情。一個是沒法管。一個是派出所里肯定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因為我 哥哥就是公安局的,整天都要忙死了。

那麼樓主現在遇到的這個事情確實非常棘手。而且樓主現在懷孕了,也就讓問題變得嚴重了。那下面是我的建議:

第一,你們需要一個律師。現在的情況除非能夠找到有效的法律手段,而找一個律師咨詢一下,你們也至少可以知道有沒有什麼相關的法律可以保衛你們的合法權益。

第二,這個事情,對如那個精神不正常的人可能沒什麼辦法,但是當初賣你們房子的是不是算侵犯了你們的知情權呢?如果咨詢律師的話沒我想說不定可以從這里入手。如果這個理由有幫助的話,房主是應該給一些賠償的吧。我不太懂法律,只是猜測。

第三,我的提議是你最好先找一個房子租下來,等你的小孩出生了再說。孩子的事可是大事,不能草率。

第四,提點題外話。你既然懷孕了怎麼能裝修房子呢?裝修後的甲醛可是會停留在室內好幾年,對胎兒不好的。

最後,祝你好運,希望有一個健康漂亮的寶寶哦。

⑶ 家庭已無力承擔精神病人的醫療費用,法律上我國政府有義務嗎有什麼作為嗎

一、法律上我國政府有義務領導精神衛生工作,建設和完善精神障礙的預防、治療和康復服務體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第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領導精神衛生工作,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設和完善精神障礙的預防、治療和康復服務體系,建立健全精神衛生工作協調機制和工作責任制,對有關部門承擔的精神衛生工作進行考核、監督。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組織開展預防精神障礙發生、促進精神障礙患者康復等工作。

第八條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主管全國的精神衛生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精神衛生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民政、公安、教育、醫療保障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精神衛生工作。

二、對符合城市低保條件的,民政部門按程序應保盡保,按城市低保保障標准全額發放城市低保金,並視困難程度予以分類施保救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第六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組織醫療機構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精神障礙患者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有關社會保險的規定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精神障礙患者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或者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保障范圍。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給予資助。醫療保障、財政等部門應當加強協調,簡化程序,實現屬於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醫療費用由醫療機構與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直接結算。

精神障礙患者通過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醫療費用後仍有困難,或者不能通過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醫療費用的,醫療保障部門應當優先給予醫療救助。

第六十九條 對符合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民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及時將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

對屬於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以及城市中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民政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供養、救助。

前兩款規定以外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確有困難的,民政部門可以採取臨時救助等措施,幫助其解決生活困難。

三、貧困精神病患者就醫的優惠政策

對2008年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精神病人在精神病醫院治療精神病年門診費用超過1000元的,新合辦繼續執行一年定額補助200元的政策。對精神病人因精神病在精神病專科醫院住院者,新合報銷比例提高到70%。

(3)國外精神病人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目前對精神病的起因眾說紛紜,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1) 精神刺激:人的心理與社會因素密切相關,個人與社會環境不相適應,就產生了精神刺激,精神刺激導致大腦功能紊亂,出現精神障礙。

不管是令人愉快的良性刺激,還是使人痛苦的惡性刺激,超過一定的限度都會對人的心理造成影響。但一般認為,引起人們的損失感、威脅感和不安全感的非良性刺激,容易致病。

(2) 個性素質:在同樣的環境中,承受同樣的精神刺激,那些心理素質差、對精神刺激耐受力低的人易發病。通常情況下,性格內向、心胸狹窄、過分自尊的人,不與人交往、孤僻懶散的人受挫折後容易出現精神異常。

(3) 遺傳因素:精神病中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礙,家族中精神病的患病率明顯高於一般普通人群,而且血緣關系愈近,發病機會愈高。此外,精神發育遲滯、癲癇性精神障礙的遺傳性在發病因素中也占相當的比重。

(4) 軀體因素:感染、中毒、顱腦外傷、腫瘤、內分泌、代謝及營養障礙等均可導致精神障礙,但這類疾病隨著軀體疾病的好轉而緩解。

腦萎縮屬於不可逆性疾病,由此引起的精神障礙也不易緩解。但應注意,精神障礙伴有的軀體因素,並不完全與精神症狀直接相關,有些是由軀體因素直接引起的,有些則是以軀體因素只作為一種誘因而存在。

⑷ 精神病人應付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現要求賠償19000多醫療費。這19000多是醫院說傷者後期要手術(鼻樑歪了,後矯正)」

1、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而不是由對方獅子大開口想要多少就賠多少。

2、在實際中,可能會出現本身病情並不嚴重到需要長時間住院,但為了順氣,賴在醫院不出院給侵權人帶來經濟負擔的情況。這種情況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3、鼻樑矯正手術沒那麼復雜,一般5000—8000塊就夠了。

「如果出具醫生開的精神病證明,他要賠付一些什麼。」

1、這要看其本人是否有財產,如果本人無財產,其造成的損害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有財產由用他的個人財產支付賠償費用,不足的部分,再要求其監護人負擔。

2、賠償一般包括醫葯費、誤工費、交通費和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等。

「這件事他要怎麼辦?」
承擔必要的費用這是肯定的,但具體數額問題可以先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對方肯定比你還急,讓對方去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依法判決。

⑸ 為什麼精神病人可以不負法律責任

我國刑法第十八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版危害結果,權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認定精神病人犯罪是否免責還要視乎精神病人是否在發病時期內實施犯罪行為,精神病人的精神狀況及其行為能力、責任能力也要請有資質的鑒定機構評定,並非精神病人犯罪就免責。對於精神病人犯罪,針對不同的情況,則有不同的判決。

⑹ 精神病人犯罪要負法律責任嗎

精神病人犯病時犯罪,是不負法律責任的,但其監護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賠償受害人的版損失。
《刑法》第權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⑺ 精神病人真不受法律責任嗎

精神病人不負刑事責任。如果是間歇性的,那麼在沒發病時犯罪就要負刑事責任。這個我國刑法第十八條明確規定的。但是要負民事責任,傷人或毀壞東西,要由其父母或監護人賠償。

⑻ 精神病是否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目前的規定是不追究或者從輕

實際上應當從重
1 防治某些人假借回精神病的名義答來趁機違法
2 精神病本來對社會基本就沒什麼貢獻了,所以如果危害了社會,人道毀滅似乎對社會更好

從人性的角度來說,我們自然是保護和寬恕弱者
但是從社會的角度來說,不能讓個別的人,毀滅了整個社會的和諧

⑼ 精神病人不用負法律責任

間歇性精神病人是有的時候精神正常,有的時候病情發作,對在精神正常期間的行為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對在病情發作期間的行為才不負法律責任。如果是純精神病人,那就只有追究他監護人的責任了!

熱點內容
北京市人口與計劃條例 發布:2025-07-12 19:28:37 瀏覽:631
法官都有啥管 發布:2025-07-12 19:27:18 瀏覽:451
安全條例57 發布:2025-07-12 19:08:31 瀏覽:813
勞動法工傷案例 發布:2025-07-12 19:07:01 瀏覽:397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 發布:2025-07-12 19:01:55 瀏覽:118
郭守傑注會經濟法考點 發布:2025-07-12 19:01:22 瀏覽:905
法學電子書資源 發布:2025-07-12 18:54:50 瀏覽:378
工商法人查詢網 發布:2025-07-12 18:54:05 瀏覽:429
勞動法計算工資用的天數 發布:2025-07-12 18:53:17 瀏覽:115
有關法治手抄報 發布:2025-07-12 18:51:50 瀏覽: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