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工傷案例

勞動法工傷案例

發布時間: 2025-07-12 19:07:01

㈠ 交通事故工傷,誤工費和停職留薪到底怎麼搞

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因為幾年前我曾處理過幾起工傷賠償案件。

下面,結合以前的經驗,給你仔細分析一下:

賠償金額不僅與你的工資有關,還與你的年齡、性別、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等因素有關。

一、醫療費,不管是已發生的、還是後續的治療費,只要有發票,都可以報,當然,自費的葯品除外,這一點開葯時要特別注意。

二、停工留薪工資:

《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三、生活護理費:

《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規定,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第三十四條 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並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

第34條第2款,

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准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注意:如果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沒有出來,那就按前年的標准。

9級最多算是生活部分不能自理,這一塊費用也不多。

四、住院伙食補助費: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第四款: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福建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 第二十五條規定:工傷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可以根據單位的因公出差伙食補助和差旅費標准,如果沒有標准,也可以參考福建省財政部門規定的國家機關出差伙食補助和差旅費標准及規定的比例來計算伙食補助。

9級的住院時間一般不多,這一塊的賠償額不大,出入也不大,不用去糾結。

五、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你是9級,可以得到9個月的本人工資。

六、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福建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第二十七條 五級至十級工傷職工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分別計算。其標准分別按照所在統籌地區最後一次公布的人口平均預期壽命與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時年齡之差以及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計算。

患職業病的工傷職工,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發30%。

七、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同上,不再詳述。

總而言之,以上有些費用是工傷保險基金賠付的,也有些是用人單位賠付的,如果企業沒有參加工傷保險,那所有費用都由企業承擔了。

㈡ 案例分析(勞動法與社會保障)

一、第一個問題:
1、國務院的《工傷保險條例》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內的企業容、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僱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僱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2、單位應支付小趙工傷待遇,理由是:小趙與單位之間屬於勞務關系,勞務關系的僱工,也是職工之一。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的涵蓋范圍。
二、第二個問題:
1、《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國發〔1982〕59號) 第十八條規定:「職工無正當理由經常曠工,經批評教育無效,連續曠工時間超過十五天,或者一年以內累計曠工時間超過三十天,企業有權予以除名。」
2、《勞動合同法》規定,孕期的女職工有特殊保護,但是如果員工有嚴重違紀行為,比如案例中的小王,如果她的曠工時間已達到上面第1點條件,那麼小王的過錯性解除合同的條件就成立了,企業仍然可以單方面解除合同。

㈢ 勞動法案例分析

1: 根據我國2004年1月1日實行的《工傷保險條例》[1],工傷一般包括因工傷亡事故和職業病,以下情形應當被認定為工傷:
1、《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前提條件是「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是兩個必須同時具備的條件,同時還得是「因工作原因」而受到的負傷、致殘或者死亡。事故傷害是指職工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害、急性中毒事故等類似傷害。】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根據原勞動部頒布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的規定,勞動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傷害後,有獲得醫療救濟和經濟補償的權利。也就是說,在工傷事故的認定中,我國實行的是無責任保險待遇原則,即勞動者在發生工傷事故時,無論事故的責任者是否是勞動者本人,均應無條件給予相應的保險待遇。當然,法律對免除工傷保險待遇的情形也作了規定。
不過,這種規定是十分嚴格的,即只有勞動者在蓄意違章的情形下,才不予認定為工傷,不享受有關待遇。
所謂蓄意違章,是指企業內部的操作規程有明確規定,而操作者故意違犯,因而造成負傷、致殘、死亡的。你在工作中不小心發生了傷害事故,並不屬於蓄意違章,而是一種過失違章行為,應當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你所在的企業以你有過錯,不給你認定工傷,你可以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依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對於這個問題,涉及到「一裁終局」。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900*12=10800小於11000,因此不適用一裁終局,因此勞動者可提起訴訟,但是用人單位只能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而非申請訴訟。
但是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四條 仲裁庭對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決先予執行,移送人民法院執行。
仲裁庭裁決先予執行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明確;
(二)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
勞動者申請先予執行的,可以不提供擔保。
另外,根據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㈣ 高分求解,勞動合同法案例分析題,要詳細答案,謝謝~

你好。

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於2004年1月17日作出工傷認定書」,那麼目前為止劉小姐應當認定為工傷。

二、根據公司的訴訟理由分析如下:1「提前下班並非為上下班規定時間」,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在正常的上下班時間理所當然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但是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這里「上下班途中」既包括職工正常工作的上下班途中,也包括職工加班加點的上下班途中。也就是說對於「上下班時間」的法律詞語解釋方法,法律運用了擴大解釋的辦法,其目的不言而喻的是要拓寬職工「上下班時間」的定義范圍,根據這個立法態度,並且在法律沒有明確講「上下班時間」限定為正常的上下班時間的條件下,應當對「提前下班」也認定為屬於《工傷保險條例》所指的「上下班時間」

二、「出事地點並非必經途徑」,那麼就可以對「必經途徑」的定義做一番推敲了。應當認為,必經途徑不應當認定直線途徑,也不能認定為最短途徑,更不能認定為唯一途徑。只要是一條合理的,通往本人居住地點的路線都應當認定為必經途徑。那麼在證據採信方面,劉小姐究竟是在何地發生事故就可以據此辯駁。

三、「劉小姐能否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前提是公司為劉小姐上了工傷保險。如該職工及所在用人單位已參加了工傷保險的,有關的工傷待遇按當地規定執行;如該職工及所在用人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的,有關的工傷待遇則由該職工的用人單位支付。所以,只要認定為工傷,那麼劉小姐就能獲得賠償。

四、「具體如何辦理」,在目前的情況下無非就是針對公司的行政訴訟,「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在這個訴訟中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具體也就是劉小姐不必負有舉證責任。在獲得行政訴訟的認可後可以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上海張大律師願交天下朋友,歡迎加為好友。 祝一切順利。

熱點內容
和法律相關的上市公司 發布:2025-07-12 23:02:26 瀏覽:774
哪時出現民法 發布:2025-07-12 22:50:25 瀏覽:742
協議書擔保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2 22:32:41 瀏覽:725
發包人分包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2 22:21:32 瀏覽:90
法律援助服務問題 發布:2025-07-12 22:13:13 瀏覽:667
精講民法典 發布:2025-07-12 21:49:15 瀏覽:541
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法律意見書 發布:2025-07-12 21:47:44 瀏覽:731
海淀法院窗口 發布:2025-07-12 21:37:15 瀏覽:722
民法總則頒布時間 發布:2025-07-12 21:19:31 瀏覽:894
行政法規起草由哪難點部門負責 發布:2025-07-12 21:17:01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