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書擔保人法律責任
A. 個人擔保欠款協議書
個人擔保欠款協議書是一種法律文件,其中擔保人承諾為借款人的貸款提供擔保,確保貸款本金、利息及費用的償還。以下是個人擔保欠款協議書的主要內容:
擔保責任:
- 無條件、不可撤銷的擔保:擔保人承諾為借款人的貸款提供全額或部分擔保,確保貸款本金、利息及所有相關費用的償還。
- 代償責任:如借款人未按時還款,擔保人在收到銀行通知後十四天內代為償還。若擔保人賬戶資金不足,仍需繼續負責償還借款本息及費用。
擔保期限與效力:
- 持續有效:擔保書不受借款人延期還款、接受上級單位指令或與第三方簽訂協議的影響,持續有效直至貸款全部還清。
- 生效與失效:擔保書自簽發之日起生效,至借款人全部借款本息和費用還清時失效。
擔保人的資格與義務:
- 法人實體:擔保人應為具有足夠財產的法人實體,以保障還款義務的履行。
- 連續擔保與賠償:擔保人提供連續擔保和賠償,不受借款人組織變化或財務狀況的影響,需承擔借款人的貸款責任直至貸款全部還清。
注意:個人擔保欠款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一旦簽署,擔保人需嚴格遵守其中的條款和條件。在簽署前,請務必仔細閱讀並理解協議內容,必要時可尋求專業法律人士的幫助。
B. 協議書中擔保人只簽了個名沒寫是擔保人〞他能承擔擔保人的責任嗎
擔保人只簽訂擔保合同,在簽訂擔保合同後,擔保生效。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擔保人的責任:
第十二條:
同一債務有兩個以上保證人的,保證人應當按照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份額,承擔保證責任,沒有約定保證份額的,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債權人可以要求任何一個保證人承擔全部保證責任,保證人都負有擔保全部債權實現的義務。
第十七條:
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為一般保證。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並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保證責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得行使前款規定的權利:
(一)債務人住所變更,致使債權人要求其履行債務發生重大困難的
(二)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中止執行程序的
(三)保證人以書面形式放棄前款規定的權利的。
第二十一條:
保證擔保的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實現債權的費用。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保證人應當對全部債務承擔責任。
第二十二條:
保證期間,債權人依法將主債權轉讓給第三人的,保證人在原保證擔保的范圍內繼續承擔保證責任。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第二十七條:
保證人依照本法第十四條規定就連續發生的債權作保證,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人可以隨時書面通知債權人終止保證合同,但保證人對於通知到債權人前所發生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
第二十八條:
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對物的擔保以外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
債權人放棄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免除保證責任。
第三十一條:
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
C. 借條上的擔保人承擔什麼責任
借條上的擔保人承擔以下責任:
1、一般保證責任。其所付的責任是,在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時,擔保人要為其承擔該責任,即清償到期債務。
2、連帶保證責任。其所付的責任是,當債務以到清償期,債權人有權要求債務人或保證人償還債務。
欠款不還的辦法如下:
1、雙方協商處理:對方欠錢不還,可以先找對方進行協商,告訴自己所處困境,需要該筆金錢來解決問題,看下對方是否有還款的意願。協商和解的方式是解決問題最簡單最便捷的方式,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通過協商得出解決債務問題的方式,最好可以簽訂還款協議等協議書,根據雙方約定的方式來履行債務。也可以是在第三人的調和和見證下簽訂和解協議;
2、機構調解:調解也是一種能解決問題的方法,調解與和解都是雙方協商解決問題的方式,但調解是在獨立的第三方的支持或者是見證下進行調解的方式,法院或者是仲裁機構作為第三方主持調解的過錯和程序,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後,法院會發出調解協議;
3、仲裁委仲裁:並不是所有的案件都能適用仲裁的方式,對於涉及到財產利益關系的案件,例如勞動爭議案件,可以採用仲裁的方式。因此個人債務的處理也可採用仲裁,仲裁的成本相對於訴訟的成本要低得多且保密性強。
綜上所述,當保證為一般保證時,保證人有先訴抗辯權,即保證人在債權人未就債務人的財產申請強制執行或執行擔保物權未果前,拒絕債權人的請求償還的權利。連帶保證人沒有這種權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