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共同訴訟人的法律責任

共同訴訟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5-07-12 10:44:05

⑴ 遺漏必要共同訴訟人法律後果

民訴生效判決中遺漏了必須要參加的當事人需要再審。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法院參加遺漏當事人後,依審判監督程序由本院提交本院審碰叢委會討論後再審。當事人發現後,可向法院提出再審,法院經審查符合再審條件的,應當再審。已遺漏必須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屬程序違法,應當再審。
一、必要共同訴訟的類型有哪些?
1、權利義務共同型必要共同訴訟。
在這類必要共同訴訟中,各共同訴訟人之間對於訴訟標的,原先就存在共同的權利義務。而各共同訴訟人之所以對訴訟標的原先就有共同的權利義務,是因為共同訴訟人之間本身就存在著權利義務的共同關系或連帶關系,但這種共同訴訟人之間的共同關系或連帶關系並不是因為同一事實或同一法律上的原因引起的。在訴訟實務中,常見的情況主要有這樣兩類:
(1)各共同訴訟人之間存在著權利義務共同關系,如合夥人對合夥財產的共同所有。
(2)各共同訴訟人之間存在著連帶債權或連帶債務,如承擔連帶保證責任的保證人與被保證的主債務人之間存在著連帶清償關系。
2、原因共同型必要共同訴訟。
這類必要共同訴訟,是指共同訴訟人之間原本沒有共同的權利或義務,是因為後來發生了同一事實或法律上的原因,才使共同訴訟人之間具有了共同的權利或義務。最典型的例子是,數人共同致他人損害,他人向數個加害人要求損害賠償的訴訟。在損害發生前,數人間既沒有共同關系,也沒有連帶關系,只是因為發生了加害的事實,才使共同訴訟人之間具有了連帶關系。
二、必要共同訴訟的情形有哪些?
1、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或私營企業掛靠集體企業並以集體企業的名義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在訴訟中,該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或私營企業與其掛靠的集體企業為共同訴訟人。
2、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業主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以業主和實際經營者為共同訴訟人。
3、個人合夥的全體合夥人在訴訟中為共同訴訟人。個人合夥有依法核准登記的字型大小的,應在法律文書中註明登記的字型大小。全體合夥人可以推選代表人;被推選的代表人,應由全體合夥人出具推選書。
4、企業法人分立的,因分立前的民事活動發生的糾紛,以分立後的企業法人為共同訴訟人。
三、遺漏主體的補救措施
1、在立案階段,由立案庭指導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將被遺漏的共同原告、共同被告、第三人列為訴訟當事人後才允許立案。
2、立案後對方當事人發現由遺漏的,由對方當事人向法院提出申請追加共同共同被告、第三人。
3、在二審發現遺漏主體的,二審法院一般發回重審而不是直接改判,因為,直接改判的話,會直接剝奪了被遺漏的主體的一審中的訴訟權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塌吵行質證的團嘩;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⑵ 共同訴訟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並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承認,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對訴訟標的沒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效力。

第五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的共同訴訟,可以由當事人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第五十四條 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在起訴時人數尚未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發出公告,說明案件情況和訴訟請求,通知權利人在一定期間向人民法院登記。

向人民法院登記的權利人可以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推選不出代表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與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商定代表人。

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對參加登記的全體權利人發生效力。未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在訴訟時效期間提起訴訟的,適用該判決、裁定。

(2)共同訴訟人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代理訴訟的律師,有權按照規定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有權向有關組織和公民調查,收集與本案有關的證據。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材料,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保密。

當事人和其他訴訟代理人有權按照規定查閱、復制本案庭審材料,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內容除外。

⑶ 民法典個人合夥的法律規定

1. 在民事訴訟中,已起字型大小的個人合夥應以字型大小為訴訟當事人,由合夥負責人作為訴訟代表人。負責人行為對所有合夥人有效。未起字型大小合夥的訴訟地位為共同訴訟人,人數眾多時可推舉代表。推舉需書面記錄。
2. 公民提供資金或實物並約定分配盈餘但不參與經營,或提供技術性勞務參與盈餘分配的,被視為合夥人。
3. 合夥虧損對外由所有合夥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對內按協議或出資比例分擔。有過錯的合夥人需額外承擔責任。
4. 僅提供技術性勞務的合夥人對虧損對外承擔連帶責任,對內按協議或技術勞務折算的出資比例分擔。無比例時,按盈餘分配或平均投資比例承擔。
5. 雖被工商部門錯誤登記為集體企業,但實際為個人合夥或個體工商戶的,應按實際性質對待。
6. 缺乏書面合夥協議且未經工商登記,但有口頭協議並由無利害關系人證明的,可認定存在合夥關系。
7. 增加合夥人需全體同意,否則入伙無效。
8. 合夥人退夥書面協議處理的,按協議執行。未約定的,原則上允許退夥,但需賠償因退夥給其他合夥人造成的損失。
9. 退夥人未按約定分擔債務或未合理分擔的,應對原合夥債務承擔清償責任。
10. 退夥時分割的合夥財產包括投入的財產、積累的財產、債權和債務。原物應退還,一次退還困難可分批分期,退還困難可折價處理。
11. 合夥終止財產處理有協議的按協議,無協議協商不成時酌情處理,考慮多數人意見,保護其他合夥人利益。
12. 合夥人逃避債務的,除承擔清償責任外,還可用民法通則規定進行處理。

⑷ 民訴119條: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包括哪些

第一百一十九條 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
二、訴訟參加人
第三十八條 法人的正職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沒有正職負責人的,由主持工作的副職負責人擔任法定代理人。設有董事會的法人,以董事長為法定代表人;沒有董事長的法人,經董事會授權的負責人可作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不具備法人資格的其他組織,以其主要負責人為代表人。
第三十九條 在訴訟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更換的,由新的法定代表人繼續進行訴訟,並應向人民法院提交新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原法定代表人進行的訴訟行為有效。 4
本條的規定,適用於其他組織參加的訴訟。
第四十條 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其他組織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但又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包括:
(1)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私營獨資企業、合夥組織;
(2)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合夥型聯營企業;
(3)依法登記領取我國營業執照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
(4)經民政部門核准登記領取社會團體登記證的社會團體;
(5)法人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
(6)中國人民銀行、各專業銀行設在各地的分支機構;
(7)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設在各地的分支機構;
(8)經核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鄉鎮、街道、村辦企業;
(9)符合本條規定條件的其他組織。
第四十一條 法人非依法設立的分支機構,或者雖依法設立,但沒有領取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以設立該分支機構的法人為當事人。
第四十二條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工作人員因職務行為或者授權行為發生的訴訟,該法人或其組織為當事人。
第四十三條 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或私營企業掛靠集體企業並以集體企業的名義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在訴訟中,該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或私營企業與其掛靠的集體企業為共同訴訟人。
第四十四條 在訴訟中,一方當事人死亡,有繼承人的,裁定中止訴訟。人民法院應及時通知繼承人作為當事人承擔訴訟,被繼承人已經進行的訴訟行為對承擔訴訟的繼承人有效。
第四十五條 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合夥組織僱傭的人員在進行僱傭合同規定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造成他人損害的,其僱主是當事人。
第四十六條 在訴訟中,個體工商戶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業主為當事人。有字型大小的,應在法律文書中註明登記的字型大小。
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業主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以業主和實際經營者為共同訴訟人。
第四十七條 個人合夥的全體合夥人在訴訟中為共同訴訟人。個人合夥有依法核准登記的字型大小的,應在法律文書中註明登記的字型大小。全體合夥人可以推選代表人;被推選的代表人,應由全體合夥人出具推選書。
第四十八條 當事人之間的糾紛經仲裁機構仲裁或者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當事人不服仲裁或調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以對方當事人為被告。
第四十九條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登記而未登記即以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名義進行
5
民事活動,或者他人冒用法人、其他組織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或者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終止後仍以其名義進行民事活動的,以直接責任人為當事人。
第五十條 企業法人合並的,因合並前的民事活動發生的糾紛,以合並後的企業為當事人;企業法人分立的,因分立前的民事活動發生的糾紛,以分立後的企業為共同訴訟人。
第五十一條 企業法人未經清算即被撤銷,有清算組織的,以該清算組織為當事人;沒有清算組織的,以作出撤銷決定的機構為當事人。
第五十二條 借用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蓋章的空白合同書或者銀行帳戶的,出借單位和借用人為共同訴訟人。
第五十三條 因保證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債權人向保證人和被保證人一並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當將保證人和被保證人列為共同被告;債權人僅起訴保證人的,除保證合同明確約定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的外,人民法院應當通知被保證人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債權人僅起訴被保證人的,可只列被保證人為被告。
第五十四條 在繼承遺產的訴訟中,部分繼承人起訴的,人民法院應通知其他繼承人作為共同原告參加訴訟;被通知的繼承人不願意參加訴訟又未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人民法院仍應把其列為共同原告。
第五十五條 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承擔連帶責任的,為共同訴訟人。
第五十六條 共有財產權受到他人侵害,部分共有權人起訴的,其他共有權人應當列為共同訴訟人。
第五十七條 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通知其參加;當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加。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申請,應當進行審查,申請無理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理的,書面通知被追加的當事人參加訴訟。
第五十八條 人民法院追加共同訴訟的當事人時,應通知其他當事人。應當追加的原告,已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可不予追加;既不願意參加訴訟,又不放棄實體權利的,仍追加為共同原告,其不參加訴訟,不影響人民法院對案件的審理和依法作出判決。
第五十九條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四條和第五十五條規定的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一般指十人以上。
第六十條 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在起訴時確定的,可以由全體當事人推選共同的代表人,也可以由部分當事人推選自己的代表人;推選不出代表人的當事人,在必要的共同訴訟中可由自己參加訴訟,在普通的共同訴訟中可以另行起訴。
第六十一條 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在起訴時不確定的,由當事人推選代表人,當事人推選不出的,可以由人民法院提出人選與當事人協商,協商不成的,也可以由人民法院在起訴的當事人中指定代表人。
6
第六十二條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四條和第五十五條規定的代表人為二至五人,每位代表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第六十三條 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受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發出公告,通知權利人向人民法院登記。公告期根據具體案件的情況確定,最少不得少於三十日。
第六十四條 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向人民法院登記的當事人,應證明其與對方當事人的法律關系和所受到的損害。證明不了的,不予登記,當事人可以另行起訴。人民法院的裁判在登記的范圍內執行。未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在訴訟時效期間內提起訴訟,人民法院認定其請求成立的,裁定適用人民法院已作出的判決、裁定。
第六十五條 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成為當事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可以申請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第六十六條 在訴訟中,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有權提出上訴。但該第三人在一審中無權對案件的管轄權提出異議,無權放棄、變更訴訟請求或者申請撤訴。
第六十七條 在訴訟中,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事先沒有確定監護人的,可以由有監護資格的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們之間指定訴訟中的法定代理人。當事人沒有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一、二款或者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可以指定該法第十六條第四款或者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的有關組織擔任訴訟期間的法定代理人。
第六十八條 除律師、當事人的近親屬、有關的社會團體或者當事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之外,當事人還可以委託其他公民為訴訟代理人。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可能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人民法院認為不宜作訴訟代理人的人,不能作為訴訟代理人。
第六十九條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授權委託書,應在開庭審理前送交人民法院。授權委託書僅寫「全權代理」而無具體授權的,訴訟代理人無權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

熱點內容
彩禮納入婚姻法最高多少錢 發布:2025-07-12 14:06:06 瀏覽:134
會計財經法規總結 發布:2025-07-12 14:06:03 瀏覽:644
不屬於勞動法的勞動 發布:2025-07-12 13:56:37 瀏覽:396
合同法風險約定承擔 發布:2025-07-12 13:55:06 瀏覽:334
勞動法中試用期怎麼離職 發布:2025-07-12 13:55:06 瀏覽:368
法律援助工作怎麼樣 發布:2025-07-12 13:53:28 瀏覽:252
婚姻法為什麼不懲罰第三者 發布:2025-07-12 13:53:24 瀏覽:718
靜脈曲張該用什麼辦法治療 發布:2025-07-12 13:52:34 瀏覽:505
南通法律顧問招標 發布:2025-07-12 13:25:02 瀏覽:598
社會與法2017新 發布:2025-07-12 13:23:59 瀏覽: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