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兩份合同已那份合同有法律效力

兩份合同已那份合同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12-26 09:00:51

Ⅰ 兩份合同被拼成了一份合同,騎縫章完全對不住,這份合同有法律效力

我覺得根據你的描述這份合同應該是無效的,如果兩份合同都是一家的應該重新簽訂。

Ⅱ 一式兩份的合同,甲乙雙方所持合同不一致,這份合同有效嗎

一式兩份的合同,會出現兩個內容不同的版本,肯定存在欺詐行為,按合同法規定,含有欺詐行為的合同屬於無效合同,在判別真偽之前,兩份合同都無效

Ⅲ 具有法律效應的合同是否必須甲方乙方一式兩份

合同經雙方簽字或者蓋章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除外,合同文本各執幾份不是必備條件。
一、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規定,勞動合同經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生效,勞動合同文本雙方各執一份。

二、其他合同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其他合同,經雙方協商一致訂立,可以採取口頭形式,也可以採用書面形式。法律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採用書面形式的合同,雙方簽字或者蓋章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規定。合同文本幾份法律沒有規定,根據需要製作。

《勞動合同法》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合同法》
第十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第三十五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
第四十四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Ⅳ 同一單位同二人前後簽兩份合同,最有法律效應的是那份

沒看明白,如果合同雙方是相同的話,一般是後一份合同效力高於前一份合同。當然這里的效力高是指對同一情況前後兩份合同約定不一致時的情形。

Ⅳ 一式兩份的合同後來發現竟然有不同的內容,以那份為准

兩份合同內容不一致的時候需要對合同進行解釋,不和解可以起訴。需要公證的合同或協議只是把合同或協議的效力固定並強化,如果法律沒有要求,合同,協議的當事人也沒有約定,是不需要特別的公證的。 合同或協議一般兩份就夠了。

合同當事人各持一份,如有第三份,很可能是給見證人或第三人,這個作用也是為了強化合同或協議的效力,由雙方當事人約定的。

(5)兩份合同已那份合同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以外尚須交付標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在這種合同中,除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之外,還必須有一方實際交付標的物的行為,才能產生法律效果。實踐合同則必須有法律特別規定,比如定金合同,保管合同等。

諾成合同,是指當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一旦經對方同意即能產生法律效果的合同,即「一諾即成」的合同。特點在於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告成立。

Ⅵ 甲方持兩份合同,乙方持一份合同合法嗎

合同是雙方協商一致的結果,如果乙方一份不夠用,可以修改合同,增加份回數,只要不是《中華人答民共和國合同法》中下列情況,合同都是有效的。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三條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Ⅶ 甲乙雙方簽訂一份協議,一式兩份,這樣的合同生效嗎

合同是否有效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與是否一式兩份沒有必然的聯系。
根據法律規定,如果所簽訂的協議不違法、且雙方當事人均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的,經雙方當事人簽字確認後,該協議即有效。

Ⅷ 協議書里甲方乙方各一份都有同等的法律效益這句話什麼意思

就是甲方和乙方之間都一定會以這份合同為准,享受一樣的法律效力。

Ⅸ 兩份合同哪份有效

陳甲的合同屬於效力待定,則陳乙同意後即為有效,其效力與你與陳乙簽訂的效力同,以在後的效力優先,在你取得房產證後,可以按照合同約定支付房款,但應支付給陳乙或取得陳乙同意後支付給陳甲為宜。

Ⅹ 二份合同不一樣是否有法律效應

簽訂合同需要雙方在協商一致後簽字即可生效,也可以是一式兩份,如果兩個合同是不一致的,那麼應該以哪一份合同為准呢?
兩份合同內容不一樣,一般都是以後簽時間的合同為准。如是同時簽訂,一般不一樣的內容可以協商,協商不成,合同無效。
在合同雙方締約過程中,對於內容一致的一式兩份的合同,每份合同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但兩份合同出現內容不一致的,則需要對合同不一致的條款或內容進行解釋,從而判定哪份合同條款或內容才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對合同作解釋時,根據雙方的交易習慣和合同的通常用語以及合同上下文來進行判斷。當雙方就合同解釋無法協商一致時,起訴至法院的,由法官綜合案件情況以及相關的證據材料進行認定。
如果出現兩份合同簽署後,兩份合同條款不一致的,建議盡快起草補充協議進行補充說明或進行重簽,以免爭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
【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熱點內容
彩禮納入婚姻法最高多少錢 發布:2025-07-12 14:06:06 瀏覽:134
會計財經法規總結 發布:2025-07-12 14:06:03 瀏覽:644
不屬於勞動法的勞動 發布:2025-07-12 13:56:37 瀏覽:396
合同法風險約定承擔 發布:2025-07-12 13:55:06 瀏覽:334
勞動法中試用期怎麼離職 發布:2025-07-12 13:55:06 瀏覽:368
法律援助工作怎麼樣 發布:2025-07-12 13:53:28 瀏覽:252
婚姻法為什麼不懲罰第三者 發布:2025-07-12 13:53:24 瀏覽:718
靜脈曲張該用什麼辦法治療 發布:2025-07-12 13:52:34 瀏覽:505
南通法律顧問招標 發布:2025-07-12 13:25:02 瀏覽:598
社會與法2017新 發布:2025-07-12 13:23:59 瀏覽: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