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違反競業禁止的法律責任

違反競業禁止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2-30 16:15:11

❶ 違反競業禁止義務,需要承擔什麼法律後果

勞動者違反,依照競業限制協議,勞動者承擔違約責任。如果是用人單位違反競業限制協議,勞動者可以勞動仲裁請求用人單位支付競業限制補償金。

❷ 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的法律如何賠償

以下憑證可以證明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義務:競爭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務合同;兼職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勞動者填寫的競爭單位招用記錄;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考勤記錄;其他。
【法律依據】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二條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❸ 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義務的,應當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義務的,應當退還用人單位支付的經濟補償金,同時應承擔給用人單位生產經營造成的直接損失;如果同時泄露企業商業秘密的,還應當按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規定承擔法律責任,招用的單位有過錯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❹ 違反競業限制義務的法律責任

違反競業限制義務的法律責任為要向單位支付違約金。競業限制是指用人單位和知悉本單位商業秘密或者其他對本單位經營有重大影響的勞動者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後的;
一定期限內不得在生產同類產品、經營同類業務或有其他競爭關系的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
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熱點內容
lol皮城執法官多少錢 發布:2025-07-10 22:48:53 瀏覽:719
北郵經濟法第四階段作業 發布:2025-07-10 22:48:03 瀏覽:645
2法院相聲 發布:2025-07-10 22:39:45 瀏覽:111
公司人事部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0 22:30:14 瀏覽:363
群主是負法律責任了嗎 發布:2025-07-10 22:30:02 瀏覽:844
准則條例全名 發布:2025-07-10 22:26:25 瀏覽:566
經濟法和行政法的連系 發布:2025-07-10 22:18:57 瀏覽:877
河南省公墓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10 22:14:31 瀏覽:574
國際經濟法司考真題單選 發布:2025-07-10 22:12:56 瀏覽:141
勞動法高級管理人員 發布:2025-07-10 22:09:31 瀏覽: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