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人身攻擊法律知識
Ⅰ 受到網路人身攻擊如何處理
把影視保存下來交給警察。就知道是哪些作案人員拍的,只要是在這現場的人一個也跑不掉
Ⅱ 法律怎麼界定人身攻擊``
人身攻擊指對他人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等人身權利進行攻擊的行為。
在法律上版的界定主要看:
看一個權人是否對他人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等人身權利採取了不當行為。
看該行為是對他人造成身體或精神上的傷害。如果造成那就構成人身攻擊,輕者會承擔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重者會承擔刑事責任。
Ⅲ 中國所有關於人身攻擊法律條款
《民法通則》第來101條規定:「公民、源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侵權責任法》第36條規定:「網路用戶、網路服務提供者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計算機信息網路互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第5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互聯網製作、復制、查閱和傳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信息。」否則,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對個人可以並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嚴重者可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第4條第1款規定:「為了保護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利,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Ⅳ 人身攻擊法律怎麼制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內然侮辱他人或者容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每個人都有人身權,包括身份權和人格權。人格權包括生命健康權、名譽權、姓名權、肖像權。而身份權包括了榮譽權、著作權、發明權、專利權、商標權等等知識產權中的人身權以及監護權、親屬權。
所謂人身攻擊就是侮辱他人、故意捏造事實,誹謗他人、侵犯他人隱私,而使得他人在精神上、生活中受到了侵害並造成了嚴重後果,這種行為法律上稱之為侵犯名譽權,當事人可以提起民事訴訟,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損害賠償、賠禮道歉。
Ⅳ 網上罵別人、人身攻擊別人到什麼程度需負法律責任
有明確的被指責對象,只要是人身攻擊,因為網路是針對不特定的用戶,所以有類似言語就需要負法律責任。但法律責任本身需要區分民事,行政,刑事責任等。
Ⅵ 別人在網上對自己進行人身攻擊,惡語中傷,我能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嗎
網路漫罵構成民事侵權,侵犯的是被害人的人格權,就你所說的情況還不構成犯罪,你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對方停止妨害並公開賠禮道歉,並可要求賠償一定數額的精神損失費。
按你的情況建議首先將你的博客留言和在她自己的QQ空間日誌截圖為證,然後向當地公安局網監大隊報案,請求聯系網路管理人員調查其IP以及實際住址等真實情況,得到其真實資料後就可以起訴了,人格權侵害案件起訴費100元。
這與我參與過的一個案子很像。
是一位白領女士莫名其妙被很多人電話騷擾,後來查明是她一個同事惡作劇將她的資料放到某個交友網上了。她經過聯系網管、網警並請朋友調查其ip地址,終於取得足夠證據贏了官司。
但現實中取證的確艱難,而且要盡快!
Ⅶ 關於網路人身攻擊,中國法律是怎樣規定的呢能否把相關的資料告訴我嗎
一般侵犯到姓名權、名譽權、隱私權,在民法通則裡面有。
但是網路侵權這專種很難界定屬,一般除非都是以名譽權提起訴訟。其他兩個很難取證。
名譽權侵權,你需要提供的證據如下:
1,該網路攻擊對你現有的名譽(工作、生活)造成的影響程度及後果。
2,該網路攻擊的傳播程度(瀏覽量、傳播范圍)。
3,如果能證明該網路侵權對你造成的具體的經濟損失,那麼最好提供,這個是索賠的基本。
隱私權、姓名權訴訟雖然也能成功,但是損失這個東西,你真不好證明,名譽權這個相對好證明一些。
建議走名譽侵權的法律途徑。
Ⅷ 何為人身攻擊法律上如何界定
對他人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等人身權利進行攻擊的行為。在法律上的界定主要一是專看一個人是否對屬他人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等人身權利採取了不當行為;二是看這種行為是否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等人身權利,即造成身體或精神上的傷害。如果造成那就構成人身攻擊,輕者會承擔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重者會承擔刑事責任。
Ⅸ 網上人身攻擊算不算違法。
關於網路上人身攻擊的問題,今年初最高法院有司法解釋,列明了什麼情況下是惡意攻擊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這個規定很清楚,可以參閱。但不是所有的網上人身攻擊都是嚴重到要承擔刑事法律責任的。
Ⅹ 如何採取法律程序應對網路人身攻擊
先要求網站對其處理,要求屏蔽其侵權發言和帖子,然後可以收集證據,起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