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解釋二最高人民法院

婚姻法解釋二最高人民法院

發布時間: 2025-07-10 14:18:23

民法典關於婚姻司法解釋二

民法典關於婚姻司法解釋二,是對我國婚姻法中關於婚姻關系、夫妻財產、子女撫養等問題的進一步解釋和規定。
一、婚姻關系的認定
民法典關於婚姻司法解釋二明確了婚姻關系的認定標准,包括結婚登記的效力、事實婚姻的認定等。這些規定有助於解決因婚姻關系認定不清而引發的糾紛,維護婚姻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二、夫妻財產的處理
該解釋對夫妻財產的歸屬、分割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規定。其中,對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和處理是重要內容之一。根據規定,夫妻共同財產應當公平合理地分割,確保雙方在離婚後的經濟權益得到保障。
三、子女撫養權的確定
在子女撫養權方面,民法典關於婚姻司法解釋二強調了保護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權益。規定了在離婚案件中,法院應當綜合考慮子女的年齡、健康狀況、生活環境等因素,合理確定撫養權的歸屬。
四、其他重要規定
此外,該解釋還涉及了婚姻中的債務承擔、婚姻無效和可撤銷的情形、婚姻關系的解除等問題。這些規定為處理婚姻糾紛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有助於維護婚姻家庭的和諧穩定。
綜上所述:
民法典關於婚姻司法解釋二在婚姻關系認定、夫妻財產處理、子女撫養權確定等方面作出了詳細規定,為處理婚姻糾紛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這些規定有助於維護婚姻家庭的穩定和諧,保障婚姻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法律只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婚姻關系的維護還需要雙方的努力和溝通。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二)》
第一條:
當事人起訴請求確認或者否認存在婚姻關系,人民法院應當予以受理。確認婚姻關系案件,涉及身份關系,不得調解,判決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二)》
第二十三條:
夫或者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應當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共同債務承擔清償責任;但是,屬於夫或者妻一方的個人債務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二)》
第三十四條:
父母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直接撫養子女,但子女長期隨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生活且他們要求並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的,可以作為父或者母直接撫養子女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❷ 婚姻法解釋二(最高院〈婚姻法〉解釋)

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99次會議通過《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二十四條規定為「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夫妻感情

第二十四條規定,秉承了婚姻法的原則和精神,是嚴格限定在現行法律規定范圍內對法律適用問題作出的解釋,沒有超越現行法律規定。這也是最高人民法院歷來遵循的制定司法解釋的工作原則。婚姻法司法解釋關於夫妻債務處理的規定,也是隨著婚姻法的變化而與時俱進地調整。早在1980年,全國人大在頒布新的婚姻法(即80年婚姻法)時,曾就離婚後的債務償還問題專門作出了規定。該法第三十二條規定:「 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以共同財產償還。如該項財產不足清償時,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男女一方單獨所負債務,由本人償還。 」為正確適用80年婚姻法的上述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在1993年頒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以下簡稱《具體意見》)第17條中解釋了男女一方單獨所負債務的類型:

(1)夫妻雙方約定由個人負擔的債務,但以逃避債務為目的的除外。

(2)一方未經對方同意,擅自資助與其沒有撫養義務的親朋所負的債務。

(3)一方未經對方同意,獨自籌資從事經營活動,其收入確未用於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

(4)其他應由個人承擔的債務。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變化,家庭財產模式也隨之發生深刻變化。現行的婚姻法是2001年修正的。該法第四章「離婚」中第四十一條就離婚後的債務償還問題專門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可見,較之1980年婚姻法有了較大的變化,最為明顯的就是刪除了「男女一方單獨所負債務,由本人償還」的規定。相應的,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頒布的上述《具體意見》第17條規定已與修正後的婚姻法立法精神不一致,需要隨之修訂。從2001年修正的婚姻法第三章「家庭關系」中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有關夫妻共同財產制、分別財產制和債務償還原則的規定來看,現行婚姻法只專門規定分別財產制下,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至於第三人不知道該約定情形以及夫妻共同財產制下,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債務,是否由夫妻雙方負擔,則沒有明確規定。但司法實踐中,因後者爭議引發訴訟的情形更為普遍。而婚姻法第四章「離婚」中第四十一條也僅針對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由夫妻雙方共同償還,至於哪些屬於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也沒有明確規定。法律規定不明確,司法實踐處理案件亟需明確,正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婚姻法解釋二》)制定背景之一。

婚姻感情

另一方面,在2003年起草《婚姻法解釋二》時,司法實踐中反映較多的情況是,夫妻以不知情為由規避債權人,通過離婚惡意轉移財產給另一方,藉以逃避債務。考慮到立法的變化以及婚姻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四十一條等條款規定,結合當時的經濟社會生活和司法實際情況,最高人民法院在對債權人利益和夫妻另一方利益反復衡量和價值判斷後,按照法律規定的內在邏輯性、舉輕以明重的解釋方法,確定了二十四條的表述。隨後的實踐表明,2001年修正婚姻法的相關規定和《婚姻法解釋二》二十四條出台後,「假離婚、真逃債」,破壞交易安全的社會現象受到遏制,市場秩序得到有效保護。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一般家庭擁有的財產數量和類型不斷增加,社會公眾的婚姻家庭觀念和家庭投資渠道也日趨多元化。風險投資、股票投資、房產、借貸、收藏等大額投資越來越普遍。這使得許多家庭的財富可能因此而快速增長,同時因投資而產生債務的風險也在不斷放大。既然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生產、經營的收益歸夫妻共同所有,那麼根據權利、義務、責任相統一原則,因投資經營產生的債務由夫妻共同承擔自是應有之義。因此,對夫妻一方因投資經營所負債務,適用二十四條規定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與婚姻法相關規定精神是一致的。

歡迎各位讀者踴躍討論以下問題:

你們的夫妻財產是怎麼主張的?

❸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補充規定(2017)

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補充規定》已於2017年2月2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10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7年2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補充規定
(2017年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10次會議審議通過,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法釋〔2017〕6號)

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基礎上增加兩款,分別作為該條第二款和第三款:

夫妻一方與第三人串通,虛構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在從事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中所負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❹ 中國婚姻法二十四條有哪些規定

近年來,許多人對於中國婚姻法第24條的適用情況產生了關注。2018年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該解釋與之前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4條存在沖突。因此,自2018年1月18日起,該條解釋不再被適用。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解析婚姻法第24條的內容。
一、中國婚姻法第24條內容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4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二、新婚姻法第24條新增條文
2017年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補充規定》,在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4條的基礎上增加了兩款,作為該條的第二款和第三款:
1. 夫妻一方與第三人串通,虛構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 夫妻一方在從事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中所負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三、最高法的補充規定
2018年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自1月18日起,廢止了與之一致沖突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4條。同時,最高法下發通知,要求各級法院正確適用最高人民法院對婚姻法司法解釋作出的補充規定,在家事審判工作中正確處理夫妻債務,依法保護夫妻雙方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這個司法解釋是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4條作出的補充規定,並非直接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24條增加兩款內容。

❺ 婚姻法第二十四條是什麼

一、婚姻法第二十四條的具體內容
《婚姻法》第二十四條實際上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該條款規定,債權人對於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這些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是,如果夫妻一方能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債務為個人債務,或者能證明該債務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的情形,則除外。
二、婚姻法二十四條的審理要求
2017年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補充規定,在原有第二十四條的基礎上增加了兩款,作為第二款和第三款。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還下發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及夫妻債務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各級法院正確適用上述補充規定,在家事審判工作中妥善處理夫妻債務問題,保護夫妻雙方及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交易安全,推進和諧健康誠信經濟社會的建設。
根據婚姻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法院在審理以夫妻一方名義舉債的案件時,應原則上傳喚夫妻雙方和其他當事人到庭,並要求他們簽署保證書。如果未具名舉債一方無法提供證據,但能提供證據線索的,法院應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進行調查取證。對於偽造、隱藏、毀滅證據的行為,應依法予以懲處。
通知還規定,債權人主張夫妻一方所負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的,法院應結合案件具體情況,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考慮當事人之間的關系、到庭情況、借貸金額、債權憑證、款項交付、當事人的經濟能力、當地或當事人之間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財產變動情況以及當事人陳述、證人證言等事實和因素,綜合判斷債務是否發生。

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一條 當事人起訴請求解除同居關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當事人請求解除的同居關系,屬於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並依法予以解除。
當事人因同居期間財產分割或者子女撫養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第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宣告婚姻無效案件後,經審查確屬無效婚姻的,應當依法作出宣告婚姻無效的判決。原告申請撤訴的,不予准許。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離婚案件後,經審查確屬無效婚姻的,應當將婚姻無效的情形告知當事人,並依法作出宣告婚姻無效的判決。第四條 人民法院審理無效婚姻案件,涉及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的,應當對婚姻效力的認定和其他糾紛的處理分別製作裁判文書。第五條 夫妻一方或者雙方死亡後一年內,生存一方或者利害關系人依據婚姻法第十條的規定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第六條 利害關系人依據婚姻法第十條的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宣告婚姻無效的,利害關系人為申請人,婚姻關系當事人雙方為被申請人。
夫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為被申請人。
夫妻雙方均已死亡的,不列被申請人。第七條 人民法院就同一婚姻關系分別受理了離婚和申請宣告婚姻無效案件的,對於離婚案件的審理,應當待申請宣告婚姻無效案件作出判決後進行。
前款所指的婚姻關系被宣告無效後,涉及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的,應當繼續審理。第八條 離婚協議中關於財產分割的條款或者當事人因離婚就財產分割達成的協議,對男女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當事人因履行上述財產分割協議發生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第九條 男女雙方協議離婚後一年內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人民法院審理後,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應當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第十條 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第十一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下列財產屬於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一)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
(二)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三)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第十二條 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三項規定的「知識產權的收益」,是指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實際取得或者已經明確可以取得的財產性收益。第十三條 軍人的傷亡保險金、傷殘補助金、醫葯生活補助費屬於個人財產。第十四條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涉及分割發放到軍人名下的復員費、自主擇業費等一次性費用的,以夫妻婚姻關系存續年限乘以年平均值,所得數額為夫妻共同財產。
前款所稱年平均值,是指將發放到軍人名下的上述費用總額按具體年限均分得出的數額。其具體年限為人均壽命七十歲與軍人入伍時實際年齡的差額。第十五條 夫妻雙方分割共同財產中的股票、債券、投資基金份額等有價證券以及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時,協商不成或者按市價分配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數量按比例分配。第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中以一方名義在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額,另一方不是該公司股東的,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夫妻雙方協商一致將出資額部分或者全部轉讓給該股東的配偶,過半數股東同意、其他股東明確表示放棄優先購買權的,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股東;
(二)夫妻雙方就出資額轉讓份額和轉讓價格等事項協商一致後,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但願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人民法院可以對轉讓出資所得財產進行分割。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也不願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視為其同意轉讓,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股東。
用於證明前款規定的過半數股東同意的證據,可以是股東會決議,也可以是當事人通過其他合法途徑取得的股東的書面聲明材料。

熱點內容
中華人艮共和國勞動法 發布:2025-07-10 21:36:25 瀏覽:560
基層法律服務所法人變更流程 發布:2025-07-10 21:25:20 瀏覽:508
整治法院嗎 發布:2025-07-10 21:19:05 瀏覽:739
經濟法公司法重點 發布:2025-07-10 21:12:28 瀏覽:148
最高法院法 發布:2025-07-10 20:57:44 瀏覽:963
南京法官欠全國一個 發布:2025-07-10 20:57:42 瀏覽:662
法律碩士考試指南刑法分則 發布:2025-07-10 20:45:15 瀏覽:780
合同法對法律上不能履行規定 發布:2025-07-10 20:34:12 瀏覽:131
對道德經第一章的感悟 發布:2025-07-10 20:32:53 瀏覽:760
庭審懟法官 發布:2025-07-10 20:31:11 瀏覽: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