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述衛生法法律責任的種類
❶ 根據違法行為的性質和危害程度的不同衛生法中的法律責任分為
根據違法行為的性質和危害程度的不同,衛生法中的法律責任分為三種,即因一般衛生侵版害行為產生的權民事賠償責任、因衛生行政違法而產生的衛生行政責任、因嚴重的衛生犯罪行為而產生的刑事責任。這三種不同性質的法律責任可以產生法律責任的聚合關系,即同一個違法者可能會同時被追究三種法律責任。
❷ 從民事、行政、刑事三方面,簡單整理和總結衛生法律責任
衛生法中的法律責任可分為衛生民事責任、衛生行政責任和衛生刑事責任3種。
一、衛生民事責任
(一)衛生民事責任的概念及其特徵
1.衛生民事責任的概念
衛生法中的民事責任主要是指醫療機構和衛生工作人員或從事與衛生事業有關的機構違反法律規定侵害公民的健康權利時,應向受害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衛生民事責任的特徵
(1)主要是財產責任。
(2)是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的責任。
(3)是補償當事人的損失。
(4)在法律允許的條件下,民事責任可以由當事人協商解決。
(二)衛生民事責任的構成
1.損害的事實存在。
2.行為的違法性。3.行為人有過錯。
4.損害事實與行為人的過錯有直接的因果關系。
(三)衛生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
1.停止損害 2.排除妨礙 3.消除危險 4.返還財產 5.恢復原狀 6.修理、重作、更換 7.賠償損失 8.支付違約金 9.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10.賠禮道歉。
衛生法所涉及的民事責任以「賠償損失」為主要形式。
二、衛生行政責任
(一)衛生行政責任的概念及其種類
衛生行政責任是指衛生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違反衛生行政法律規范,尚未構成犯罪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根據我國現行衛生行政管理法規的規定,衛生行政責任主要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兩種。
(二)衛生行政處罰的概念及其種類
衛生行政處罰是指衛生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授權組織在職權范圍內對違反衛生行政管理秩序而尚未構成犯罪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實施的一種衛生行政制裁。
行政處罰的種類主要有警告、罰款、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有關許可證等。
(三)衛生行政處分的概念及其種類
衛生行政處分是指有管轄權的國家機關或企事業單位的行政領導對所屬一般違法失職人員給予的一種行政制裁。
行政處分的種類主要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留用察看、開除等形式。
三、衛生刑事責任
(一)衛生刑事責任的概念
衛生刑事責任是指違反衛生法的行為侵害了《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構成犯罪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二)實現刑事責任的方式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實現刑事責任的方式是刑罰。刑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醫'學教育網|整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它們只能單獨適用。
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附加刑是補充主刑適用的刑罰方法,既可以獨立適用,也可以附加適用。
(三)違反衛生法的刑事責任
1.生產、銷售假葯、劣葯罪。
2.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
3.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罪。
4.非法行醫罪。
5.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引起甲類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罪。
6.非法採集、供應血液罪或者製作、供應血液製品罪。
7.違反國境衛生檢疫罪。
8.違反規定造成病菌種、毒種擴散罪。
9.醫療事故罪。另外,法律還規定了玩忽職守的犯罪、危害環境的犯罪等。
❸ 簡述衛生法律關系的特徵
很榮幸收到求抄助,來探討這個問襲題:我曾經回答過這個問題,復制給你,希望能幫到你:衛生法律關系是指由衛生法所調整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團體之間,它們的內部機構以及它們與公民之間在醫療衛生管理監督和醫療衛生預防保健服務過程中所形成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其特徵是:1,是在衛生管理和醫療衛生預防保健服務過程中,基於保障和維護人體健康而結成的法律關系。
2,是由衛生法所確認和調整的社會關系,必須以相應的衛生法律規范的存在為前提。
3,是一種縱橫交錯的法律關系。
❹ 衛生法律責任的名詞解釋
衛生法中的法律責任可分為衛生民事責任、衛生行政責任和衛生刑事責任內3種。
一、衛生民容事責任
衛生法中的民事責任主要是指醫療機構和衛生工作人員或從事與衛生事業有關的機構違反法律規定侵害公民的健康權利時,應向受害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二、衛生行政責任
衛生行政責任是指衛生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違反衛生行政法律規范,尚未構成犯罪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根據我國現行衛生行政管理法規的規定,衛生行政責任主要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兩種。
三、衛生刑事責任
衛生刑事責任是指違反衛生法的行為侵害了《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構成犯罪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❺ 衛生法包括哪些類型
1.衛生法是調復整在衛生活制動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衛生法的作用:維護社會衛生秩序、保障公共衛生利益、規范衛生行政行為。
2.衛生法的形式
(1)衛生法律: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一般是各種法。
(2)衛生行政法規:指由國務院制定。其法律效力低於法律而高於地方性法規等。一般是實施辦法或者條例。
(3)地方性法規的衛生方面規范:不能與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只在制定者管轄的區域內生效。
(4)衛生政府規章不得與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上級和同級地方性法規、自治法規相抵觸。
(5)衛生標准:分為強制性衛生標准和推薦性衛生標准,國務院衛生健康等行政部門制定,具有約束力,作為衛生法規范的是強制性衛生標准。
(6)衛生方面的國際條約:對我國衛生活動具有約束力。
3.衛生法的執法: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及其衛生監督機構。
4.司法的種類可以分為民事司法、行政司法和刑事司法。享有司法權的是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司法人員。國家司法機關是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❻ 衛生法律責任具體有哪些種類
衛生法律責任的種類
根據行為人違反衛生法律規范的性質和社會危害程度內不同,衛生法律責任可分為行政容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三種。在不同情況下,行為人所承擔的法律責任也不同。在某些情況下,行為人有可能同時承擔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責任。
❼ 衛生法律法規的特徵有哪些
(1)衛生法立法宗旨是保護公民人體健康。
我國衛生法的立法目的在於維護公民身體健康及其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共衛生秩序,規范人們衛生行為。
(2)衛生法具有諸法合體、多種調節手段並用的特殊形態。
在運用上具有普遍的約束力,在保障上具有國家的強制性,在實施上有明顯的導向性。衛生法既表現為專門以醫、葯衛生為主要內容的衛生法律規範文件,也表現為在其他法律文件中有關醫、葯衛生的規范性條文。
(3)衛生法中技術規范和法律規范緊密結合。
衛生法的具體內容與醫學等自然科學相聯系並成為立法的基礎和依據,同時醫葯衛生工作本身作為技術性很強的工作,要適應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把科學技術的研究成果應用於醫葯衛生工作中,就必須用立法來強化醫葯衛生技術規范,形成操作規程、技術常規及醫葯衛生標准等法定性技術規范供人們遵照執行。
(4)衛生法將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日益重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健康問題受到世界范圍內的關注,反映健康領域內具有社會共性的問題及共同要求,成為世界各國衛生立法中的共識,在加強國際間衛生立法合作交流,以及相互借鑒立法經驗、法律條文的同時,要關注社會公眾的利益,如知情權、人格權等,維護公眾合法權益。
(7)試述衛生法法律責任的種類擴展閱讀:
「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這是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它彰顯了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錚錚誓言。
正是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以人為本、依法治國、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以維護和保護人體生命健康權益為主線進行構思和編寫,做到以衛生職業教育特點為基礎,設置採用模塊與綜合化相結合的結構。
根據各專業執業考試和將來工作性質特點不同,靈活選用不同的模塊和綜合化內容學習,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盡力做到前瞻性研究與理論探討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勾畫出國家衛生立法的大體框架;
同時做到既吸收了最新頒布的法律法規解釋,又注意到衛生法學基礎、醫學科學發展引起的法律問題與相關法律法規。
如《葯品管理法律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食品法律制度》、《轉基因食品法律制度》以及國外護士資格認證的相關條例等內容。
同時,根據新的形勢發展需要,在《醫療事故處理法律制度》中增補了《探討防範醫療風險的制度》,在《衛生技術人員管理法律制度》中增加了《執業葯師管理法律制度》和《執業技師管理法律制度》內容,
同時把《公民生命健康權益保護法律制度》、《疾病預防與控製法律制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法律制度》、《健康相關產品衛生法律制度》、《環境保護法律制度》等章節都納入教材中,其他章節有的依據最新衛生法的修訂而增加了新的內容。
突出保障人體生命健康合法權益內容範圍及各類人群健康權益特徵和要求。更好地體現以人為本,創建和諧社會的編纂思想。
❽ 三種衛生法律責任之間的關系
衛生法律關系同其它法律關系一樣,都是由主體、客體和內容三個方面的要素構成。三者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系,這三個要素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如果缺乏其中任何一要素,該衛生法律關系就無法形成或繼續存在。
❾ 屬於衛生法律的有哪些
衛生法律法規主要包括:
1.
有關醫護人員的法律法規:如執業醫師法、護士條例等。
2.
有關醫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如葯品管理法、中醫葯條例等。
3.
有關精神衛生方面的法律法規:如精神衛生法等。
4.
有關醫療和疾病控制的法律法規:如傳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條例等。
5.
有關醫療糾紛處理的法律法規: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侵權責任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