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違規評標的法律責任
Ⅰ 評標專家違法犯罪向何處舉報
名標專家,違法犯罪向何處舉報?我覺得你可以向公安局報,也可以向司法部門可以
Ⅱ 同一個采購代理機構在當天有兩個開標活動,但評標專家相同,這樣的情況算違規嗎
《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管理辦法》財庫{2016}198號,第十二條:采購人或采購代理機構應當從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設立的評審專家庫中隨機抽取評審專家。第十三條:技術復雜、專業性強的采購項目,通過隨機方式難以確定合適評審專家的,經主管預算單位同意,采購人可以自行選定相應專業領域的評審專家。
根據第十二條規定,評審專家是需要從庫裡面「隨機」抽取的,那麼你所說的兩個項目一起評標,第一個項目評完後第二個項目評審時評委還是「隨機抽取」的嗎?
符合第十三條要求的可以兩個項目共用評委,因為「自行選定」可以繞過這個「隨機抽取」的要求。
Ⅲ 評標專家必須遵守並履行哪些義務
1、按照《招標投來標法》第37條和《評源標委員會和評標方法暫行規定》第12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主動提出迴避。
2、遵守評標工作紀律,不得私下接觸投標人,不得收受他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好處,不得透露對投標文件的評審和比較、中標候選人的推薦情況以及與評標有關的其他情況。
3、客觀公正地進行評標。
4、協助、配合有關行政監督部門的監督、檢查。
5、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法律依據】《評標專家和評標專家庫管理辦法》第十四條
(3)專家違規評標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評標是指評標委員會和招標人依據招標文件規定的評標標准和方法對投標文、件進行審查、評審和比較的行為。評標是招標投標活動中十分重要的階段,評標是否真正做到公開、公平、公正,決定著整個招標投標活動是否公平和公正;評標的質量決定著能否從眾多投標競爭者中選出最能滿足招標項目各項要求的中標者。
評標專家和評標專家庫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發改委
Ⅳ 評標專家評標報告無說明串標行為,招標人可直接認定串標嗎
評標專家評標報告無說明串標行為,招標人是否可以直接認定串標,這個問題評標專家評標報告無說明也好、招標人直接認定串標也好,都要用證據說話,如果有真實的違規證據,那就無可爭議,就可以直接投訴,至於評標專家評標報告無說明串標行為,它不能說明本項投標過程沒有問題,只能說明評標專家工作馬虎或責任心不強,不能因評標專家評標報告無說明串標行為,就完全認定評標沒有問題。
Ⅳ 招標中專家評分不公正怎麼辦
可以申請復議或者申訴。
用戶向負責招標的機構申訴。填寫時書面申請,用戶購買的標書裡面應該都寫得有,也可以直接問招標機構,可能機構不一樣,流程也有不一樣。
按照現有管理機制,所有政府采購評審專家都是通過財政部門的選聘程序受聘,以獨立身份參加政府采購評審工作,體現的是專業性、權威性和嚴肅性。評審專家權力是法定的,在政府采購整個活動中,其地位特殊,責任重大,作用重要。
(5)專家違規評標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專家在評標、定標工作中必須按照招標文件和評標辦法評標,不得隨意更改文件和辦法。
專家在評標工作中要堅持公正、公平原則,不得袒護投標單位的任何一方,不得以權謀私。
專家在評標過程中,不得與投標單位有任何聯系,不得對外透露評標情況。
專家在評標工作中,必須獨立進行評標,除技術問題外,不得相互討論,串通評標。
Ⅵ 評標委員會成員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評標委員會是指在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活動中,依法由招標人(采購人)代表和有關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專家組建,負責對投標文件進行評審並提出評審意見的臨時性權威機構。關於評標委員會的成員可以來自同一單位嗎?評標委員會在評標期間是否有義務核實投標信息真偽?以及評標委員會成員哪些行為是違規操作以及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一、評標委員會的成員可以來自同一單位嗎?
答:根據現行的政府采購相關法律法規,2名專家來自同一單位並沒有違背相關規定。從實際操作而言,只要判斷評審專家在「評審過程中不受任何干擾,獨立、負責地提出評審意見」,就不會影響評審專家的評審資格和評審結果。
二、評標委員會在評標期間是否有義務核實投標信息真偽?
評標委員會在評標期間沒有義務核實投標信息真偽,但是有權要求投標人對投標文件中含義不明確的內容作必要的澄清或者說明。
《招標投標法》第40條第1款規定:「評標委員會應當按照招標文件確定的評標標准和方法,對投標文件進行評審和比較」。因此評標委員會只應當對照招標文件的要求和投標文件的響應進行客觀評審。評標委員會沒有司法鑒定職責和能力,所以沒有義務核實投標信息真偽。但是如果招標文件約定評標委員會對投標人的投標文件保留查證的權利,則評標委員會基於對投標信息的合理懷疑可以進一步查證,這屬於權利,而不是義務。
此外,根據《招標投標法》第39條之規定,評標委員會有權要求投標人對投標文件中含義不明確的內容作必要的澄清或者說明,但是澄清或者說明不得超出投標文件的范圍或者改變投標文件的實質性內容。
評標結束後,如果其他投標人依法對中標候選人的投標信息的真實性提出異議,招標人可以組織原評標委員會進行進一步核查;如果投標人進一步提出投訴,行政監督部門在受理投訴後可以另行進行調查。
三、評標委員會成員哪些行為是違規操作?
依據《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一條規定,評標委員會成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有關行政監督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內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評標;情節特別嚴重的,取消其擔任評標委員會成員的資格:
(一)應當迴避而不迴避;
(二)擅離職守;
(三)不按照招標文件規定的評標標准和方法評標;
(四)私下接觸投標人;
(五)向招標人征詢確定中標人的意向或者接受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明示或者暗示提出的傾向或者排斥特定投標人的要求;
(六)對依法應當否決的投標不提出否決意見;
(七)暗示或者誘導投標人作出澄清、說明或者接受投標人主動提出的澄清、說明;
(八)其他不客觀、不公正履行職務的行為。
以上違規操作評標委員會成員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
第一、責令改正,評標委員會成員出現上述違法行為時,應及時予以糾正、以保證評標客觀性和公正性。
第二、暫停、取消評標資格。對於出現上述違法行為的評標委員會成員,將根據情節輕重,由有關行政監督部門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內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評標,直至取消擔任評標委員會成員的資格。
同時,依據《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評標委員會成員收受投標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好處的,沒收收受的財物,處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取消擔任評標委員會成員的資格,不得再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評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Ⅶ 評標專家明顯傾向性打分違反什麼法律
評標專家建設工程政府采購兩類別文件規定 1、第29號規定: 第七條入選評標專家庫專家必須具備條件: ()事相關專業領域工作滿八並具高級職稱或同等專業水平; (二)熟悉關招標投標律規; (三)能夠認真、公、誠實、廉潔履行職責; (四)身體健康能夠承擔評標工作; (五)規規章規定其條件 第九條 專家入選評標專家庫採取申請單位推薦兩種式採取單位推薦式應事先征推薦同意 申請書或單位推薦書應存檔備查申請書或單位推薦書應附符合 本辦第七條規定條件證明材料 2、《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管理辦》規定: 第六條 評審專家應具備條件: ()具良職業道德廉潔自律遵紀守行賄、受賄、欺詐等良信用記錄; (二)具級專業技術職稱或同等專業水平且事相關領域工作滿8或者具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或同等專業水平; (三)熟悉政府采購相關政策規; (四)承諾獨立身份參加評審工作依履行評審專家工作職責並承擔相應律責任公民; (五)滿70周歲身體健康能夠承擔評審工作; (六)申請評審專家前三內本辦第二十九條規定良行記錄 評審專家數量較少專業前款第(二)項、第(五)項所列條件適放寬 第七條 符合本辦第六條規定條件自願申請評審專家員(簡稱申請)應提供申請材料: ()簡歷、本簽署申請書承諾書; (二)歷位證書、專業技術職稱證書或者具同等專業水平證明材料; (三)證明本身份效證件; (四)本認需要申請避信息; (五)省級民政府財政部門規定其材
Ⅷ 評標專家受賄會受到什麼處罰
根據《招標投標抄法實施條例》規定:「 第七十二條評標委員會成員收受投標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好處的,沒收收受的財物,處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取消擔任評標委員會成員的資格,不得再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評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注意,評標專家受賄主要是指接受投標人的賄賂。
參考資料:中國招標公共服務平台「招標采購大講堂」和「政策法規」
Ⅸ 違法責任是否是評標專家評標時的依據和准則
摘要 《招標投標法》第三十七條規定:「評標由招標人依法組建的評標委員會負責。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其評標委員會由招標人的代表和有關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專家組成,成員人數為五人以上單數,其中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專家不得少於成員總數的三分之二。
Ⅹ 評標專家應受到終止評標資格並予以公告處罰的違規行為包括什麼
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的下列行為被列為不良行為:
1、未按規定時間參與評審,影響政府采購工作的已接受邀請的評審項目專家;
2、在工作過程中,表現出明顯的傾向或歧視;
3、違反職業道德和有關規定的;
4、違反政府采購規定的;
5、未按規定回答或拒絕回答采購當事人詢問的;
6、評審意見違反政府采購政策規定的。
根據《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管理辦法》:
第二十八條評審專家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將作為不良行為予以通報批評或記錄。
(一)被選定為某項目並且已接受邀請的評審項目專家,未按規定時間參與評審,影響政府采購工作的;
(二)在評標工作中,有明顯傾向或歧視現象的;
(三)違反職業道德和國家有關廉潔自律規定,但對評審結果沒有實質性影響的;
(四)違反政府采購規定,向外界透露有關評標情況及其他信息的;
(五)不能按規定回答或拒絕回答采購當事人詢問的;
(六)在不知情情況下,評審意見違反政府采購政策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