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談話用屏幕錄制錄下來有法律效力嗎
A. 在交易時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錄音錄下談話的內容合法嗎如果涉及法律問題要起訴可以作為證據嗎
您好!
在現實生活的案例中這種情況是時常發生的,可以作為音頻證據的!但前提是不涉及個人隱私,和不是在明確禁止錄音的場合使用就可以了。
非法取證是指有權調查收集證據的公安司法官員違反法定程序,使用違法手段獲取的證據。這個非法取證的主體應該是公安局和檢察院法院,而不是普通 公民。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B. 在未告知對方的情況下,偷偷錄下與對方談話的錄音或錄像是否違法這個錄像能否作為法庭證據
一、合法取得的私采錄音是可以作為證據使用的。
1、1995年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音取得的資料能否作為證據使用問題的批復》曾經規定: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音取得的資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以違法證據排除規則排除使用。
2、而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新的民事訴訟證據規則重新規定了非法證據的確切含義,即《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8條規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3、對錄音證據而言就是說,如果錄音證據的持有者採用了侵犯他人隱私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的規定,比如錄有他人隱私或在其工作或住所竊聽取得的錄音資料,仍然會被排除使用。
4、但是,屬於民事訴訟證據規則第七十條規定的:
5、「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是有證明力的。要使該錄音證據成為判決依據,「合法取得」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6、其一,錄音證據的取得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錄音雙方當事人的談話當時沒有受到限制,是自覺自由的意思表示,是善意和必要的,是為了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和查明案件真實情況的;
其二,該錄音證據錄音技術條件好,談話人身份明確,內容清晰,具有客觀真實和連貫性,未被剪接或者偽造,內容未被改變,無疑點,有其他證據佐證。
二、什麼案件可以採用私自錄音證據?
1、債務糾紛。
2、房產糾紛。
3、離婚案件。
4、行政機關違法執法的案件等。
(2)微信談話用屏幕錄制錄下來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證據的取得首先要合法,只有經過合法途徑取得的證據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制其談話,系不合法行為,以這種手段取得的錄音資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
收集
1、在中國的刑事訴訟中,指司法機關發現和取得證據的活動。它是司法機關運用證據、認定案件事實的第一步。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有責任收集證據,查明案情;在中國的民事訴訟中,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舉證責任。
2、在行政訴訟中,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並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人民法院也應當根據職權,主動收集證據,以查明案情,解決爭議。
3、司法機關在訴訟中有權向有關的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對於涉及國家機密或者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在刑事訴訟中,凡是偽造證據、隱匿證據或毀滅證據的,必須受法律追究。
4、收集證據應當依靠群眾,遵守合法和客觀全面的原則。《刑事訴訟法》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必須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除特殊情況外,並且可以吸收他們協助調查」。
5、收集證據的方法,在刑事訴訟中主要是現場勘驗,屍體檢驗,活體檢驗,詢問證人,訊問被告人,檢查,扣押和鑒定等;在民事訴訟中主要是詢問當事人和證人,調取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進行勘驗和鑒定等。
6、在西方,英美法系國家無論是在民事訴訟或刑事訴訟中,都認為收集證據、提出證據是當事人的責任。在刑事訴訟中,警察官員和檢察官是作為控訴一方的當事人而負有收集證據責任的(見米蘭達規則)。
7、大陸法系國家在民事訴訟中強調當事人應當收集 、提供證據;但法院也可依職權收集證據。在刑事訴訟中則強調警察官員、檢察官、法官依職權主動搜集證據,而不以當事人的申請和提供證據為條件。
C. 微信截圖,聊天記錄可以做為有效證據嗎
微信聊天記錄是可以作為認定借款事實的依據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十四條 電子數據包括下列信息、電子文件:
(一)網頁、博客、微博客等網路平台發布的信息;
(二)手機簡訊、電子郵件、即時通信、通訊群組等網路應用服務的通信信息;
(三)用戶注冊信息、身份認證信息、電子交易記錄、通信記錄、登錄日誌等信息;
(四)文檔、圖片、音頻、視頻、數字證書、計算機程序等電子文件;
(五)其他以數字化形式存儲、處理、傳輸的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信息。
第十五條 當事人以視聽資料作為證據的,應當提供存儲該視聽資料的原始載體。
當事人以電子數據作為證據的,應當提供原件。電子數據的製作者製作的與原件一致的副本,或者直接來源於電子數據的列印件或其他可以顯示、識別的輸出介質,視為電子數據的原件。
電子數據判定標准
證據的客觀性是指證據必須是客觀或真實存在的事實。為了確保證據的客觀真實性,當事人向法庭提交的證據應當是原件或原物,因客觀原因不能提交原件或原物的,可以提交與原件或原物核對一致的復印件或復製品。
之所以要求向法庭提交原件或原物,是因為無論書證還是物證,其真實性均與證據載體的物理特性有關。對書證而言,復印件更易造假,更難辨別真偽,原件上文字書寫印墨、書寫時間等重要信息在復印件上都無法體現。
物證的證據能力和證明力完全依賴於證物自身特性,因此復製件必須要與原物核對一致。要求證人出庭作證,鑒定意見、勘驗筆錄不僅要提供原件,當事人還可申請鑒定人、勘驗人到庭質證,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對證據「原件」的要求。電子數據的原件是指電子數據最早被記錄的載體。
電子數據是否必須符合原件要求,在理論和實踐中均存在爭議。例如,2000年上海榕樹下計算機有限公司起訴中國社會出版社侵犯著作權案,被告將相關電子郵件材料列印和拷盤提交法庭。庭審過程中,雙方當事人針對這些電子郵件是否原件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22條、《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12條及《關於適用的解釋》64條的規定,原則上當事人應向人民法院提供計算機數據的原始載體。
(3)微信談話用屏幕錄制錄下來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對於微信中的聊天記錄,規程要求,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要素包括幾個方面:
1、使用終端設備登錄本方微信賬戶的過程演示,用於證明其持有微信聊天記錄的合法性和本人身份的真實性。
2、聊天雙方的個人信息界面,藉助微信號不可更改的特點,並結合個人信息界面中顯示的手機號碼、頭像等信息固定雙方當事人的真實身份。
3、完整的聊天記錄,根據微信聊天記錄在使用終端中只能刪除不能添加的特點,根據雙方各自微信客戶端中完整聊天信息進行對比,以驗證相關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法院在採信微信相關的證據時,由於微信並未強制進行實名認證,但根據當事人提供的對方微信號、綁定的手機號碼以及聊天中透露的相關信息內容,法官可以結合日常生活經驗,綜合相關信息,適用高度蓋然性原則分析認定微信使用者的身份。
對於微信聊天記錄的真實性問題,則可以通過雙方各自所持有的微信聊天記錄,對比分析是否存在刪除篡改關鍵內容的情況,據此作出事實認定。
D. 手機打電話時的那個錄音按鈕錄下來的錄音具有法律效力么
你好,在香港(電視劇)來說,好像是不具備實質證據的,除非提前相關部門申請錄音(在中國,未經對方允許,錄音是屬於違法的)
E. 用手機作為錄音筆記錄下談話,有法律效應嗎
用手機作為錄音筆記錄下談話,是合法取證的,有法律效應。
錄音可以被採納為版證據,但證明力要權視不同情況而定錄的時候記得錄的完整,並且不要有剪輯、刪改這樣會大大增強其證明力而被法官採納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明確指出:對於一方當事人提出的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因此你的錄音如果沒有雙方惡意串通、損人利已且是真實的,是有法律效力的。
F. 錄音和視頻錄像作為證據有同樣的法律效力嗎
視聽資料作為法律規定的證據種類之一,現實生活中雖然存在,但被法院直接認定的案例並不多,其主要原因是視聽資料作為一種技術合成,其要依賴於一定的技術設備輔助才能表現出來,並不像其他證據種類如書證、物證等那樣直接反映所要證明的客觀事實;同時,視聽資料作為技術含量成分比較高的證據類型,當事人除了要證實該視聽資料不是採用非法手段取得外,還必須證實該視聽資料沒有經過剪接、刪改、合成等方式加工,否則法院對視聽資料很難直接採信認定,因此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9條規定:存有疑點的視聽資料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要使錄音證據具有法律效力,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是當事人出示的錄音證據未被剪接、剪輯或者偽造,前後連接緊密,內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觀真實性和連貫性。
2、是對方未提出反駁或反駁理由不成立。法院在把錄音證據作為判案依據時,還要對錄音證據是否有疑點進行審查。如果對方當事人對錄音資料表示質疑,並提出足夠的證據加以反駁,那麼該錄音證據便失去證明力;如果沒有足夠的證據加以反駁,法院就應當確認該錄音證據的證明力。
3、是錄音證據的取得必須符合法律規定。如果錄音證據的持有者採用了侵犯他人的隱私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的規定,比如在其工作處所或者住所以竊聽方式取得的錄音資料,就屬於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訴訟證據使用。
另外,在採取偷錄的方式收集自己所需的證據時,應當盡量採用先進的錄制設備。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盡量選擇雜音干擾少的地方錄制。在偷錄中,應先表明自己的身份及錄制時間,並巧妙地引導或提示對方表明身份,以增強證據的可信程度。
G. 談話記錄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你說的是錄音吧。
錄音可以做證據資料,不當然具有法律效力,作為錄音證據必須不侵犯對方隱私權等合法權利。但是錄音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因為錄音具有可復制性,可剪輯,單純依靠錄音不可靠,如果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必須輔以其他證據,即應和其他證據共同使用。
如果談話做了筆錄,有對方簽字當然可以作為證據並具備法律效力。估計你說的是談話錄音記錄,而不是談話筆記記錄。
H. 自己錄下的電話錄音有法律效力嗎
自己與他人的通話錄音,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是否具有證明案件事實的法律效力,需要從錄音是否清晰、通話雙方身份能否確定、通話內容與案件事實是否有關等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