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社會審計有法律效力嗎

社會審計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2-01-03 08:57:46

Ⅰ 國家審計的法律效力

(一)國家審計基本准則、通用審計准則和專業審計准則,是審計署依據《審計法》專規定製定的部門規章,具有屬行政規章的法律效力,全國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依法開展審計工作時必須遵照執行。
(二)審計指南,是指導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辦理審計事項的操作規程和方法,全國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應當參照執行,不具有行政規章的法律效力。

Ⅱ 所有審計的審計報告對外是否均具有法律效力,必須執行

審計報告具有抄有限的法律效力。襲
審計報告只對報告本身的內容負責,對報告使用者的使用後果不承擔責任。說白了,它只是提供一種參考依據,只要其披露的內容沒有故意虛假或重大遺漏,它就不承擔責任。
就法律效力而言,完全取決於使用者的主觀判斷,可以將其作為重要依據,也可以不予理睬。
至於「執行」,就更不靠譜,審計報告最多隻能提出一些建議,使用人可以採納,也可以不採納。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審計報告只針對被審計人提供的材料,對其真實性沒有偵查的義務,也就是說,如果材料是假的,審計人員只要按照規定的程序,對相關材料認可或不認可,就不承擔責任,畢竟他們沒有偵查能力。因此,審計報告仍有可能出現錯誤,因此,審計報告只能作為參考依據,其效力取決於使用人的主觀判斷能力

Ⅲ 審計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是什麼

審計的合製法性:
(1)將人力資源管理劃分為若干方面,如人力資源政策、人力資源檔案文件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的具體程序和活動等;
(2)採用文件查閱、現場觀測、調查訪談等審計技術和方法,對照現行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對比分析,評價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合法性,識別可能引起法律訴訟的風險因素;
(3)針對違反有關法律法規或可能引起法律訴訟的制度和程序,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最終形成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的合法性評價報告。
審計的有效性
(1)效益性審計則是效益和結果導向的審計,它通過預期目標與實際結果之間存在的缺口,找出制度上或管理上的缺陷,通過完善制度和管理,達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2)效益性審計則從業務流程入手,用正確的管理原則、管理辦法和管理政策與實際實行的相對比,沿著決策、執行和監督的路徑查找管理上的漏洞,防止決策失誤、執行不力和監督失效等方面的問題。

Ⅳ 審計報告是否有法律效力

審計報告具有有限的法律效力。
1. 審計報告只對報告本身的內容負責,對報告使用者的內使用後果不承擔責容任。說白了,它只是提供一種參考依據,只要其披露的內容沒有故意虛假或重大遺漏,它就不承擔責任。
2. 就法律效力而言,完全取決於使用者的主觀判斷,可以將其作為重要依據,也可以不予理睬。至於「執行」,就更不靠譜,審計報告最多隻能提出一些建議,使用人可以採納,也可以不採納。
3.另外還要注意的是,審計報告只針對被審計人提供的材料,對其真實性沒有偵查的義務,也就是說,如果材料是假的,審計人員只要按照規定的程序,對相關材料認可或不認可,就不承擔責任,畢竟他們沒有偵查能力。
因此,審計報告仍有可能出現錯誤,因此,審計報告只能作為參考依據,其效力取決於使用人的主觀判斷能力

Ⅳ 什麼是社會審計

社會審計的定義:也稱注冊會計師審計或獨立審計,是指注冊會計師依法接受委託、獨立執業、有償為社會提供專業服務的活動。社會審計的產生源於財產所有權和管理權的分離。社會審計制度的確立是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對促進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根據《公司法》的要求,目前中國上千家上市公司的年度及中期財務報告都必須由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並公告。會計師事務所與注冊會計師成為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一支重要力量,社會審計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

社會審計的作用:

  1. 有利於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保護社會公共利益

  2. 有利於促使政府轉變職能

  3. 有利於促進現代企業制度的完善

  4. 有利於吸引外資,促進對外經濟的發展

社會審計的法定業務:

  1. 會計報表審計,是注冊會計師依法接受委託,按照獨立審計准則的要求,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目的是對被審計單位編制的會計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貫性發表審計意見。

  2. 企業資本驗證,簡稱驗資,是指注冊會計師依法接受委託,按照獨立審計准則的要求,對被審計單位的實收資本及其相關的資產、負債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驗。

  3. 企業合並、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審計業務,企業合並、分立或清算時,應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編制合並、分立、清算會計報表。

社會審計的基本准則:

  1. 獨立審計准則

  2. 職業道德基本准則

  3. 質量控制基本准則

  4. 職業後續教育基本准則

Ⅵ 誰能快點告訴我國家審計法律效力

1、審計決定書,既屬於行政監督行為也屬於行政處理、處罰行為,具有強制執行內力。容
2、審計決定書,是一種可訴的具體行政行為,可以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該審計決定書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承包方,可以根據《行政復議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要求撤銷或變更審計決定!
3、承包國家建設項目時應視為無條件接受以審計結論作為竣工結算的依據。
國家建設項目的竣工決算須經強制審計,施工單位一旦對提交投標書,就意味著無條件接受了以審計機關的審計結論作為工程竣工決算的依據,即使實際簽訂的合同條款中排除了審計機關的審計,也因為違反了《審計法》和《審計法實施條例》的強制規定而無效。
即便雙方當事人已確認了工程決算價款,如該價款與審計部門審計決定書確定的工程決算價款不一致,審計決定書也可以否定當事人之間工程決算協議的法律效力。

Ⅶ 專門規范社會審計的法律是什麼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行政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
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業務活動中民事侵權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 最高人民檢察院、審計署關於進一步加強檢察機關與審計機關在反腐敗工作中協作配合的通知 、最高人民檢察院政治部、監察局關於認真開展檢察機關領導幹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審計署關於咨詢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問題的函》的復函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脫鉤改制前民事責任承擔問題的通知

Ⅷ 所有審計的審計報告對外是否均具有法律效力,必須執行

不是的。

審計報告時出具審計意見的,所謂的審計意見,是一個結論,主要就說明你的做法是否合合規等。審計報告不能代替審計決定的法律效力。

《審計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審計機關依據有關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的法律、法規和國家其他有關規定進行審計評價,在法定職權范圍內作出審計決定」。

第四十一條規定,「審計機關按照審計署規定的程序對審計組的審計報告進行審議,並對被審計對象對審計組的審計報告提出的意見一並研究後,提出審計機關的審計報告;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處理、處罰的,在法定職權范圍內作出審計決定或者向有關主管機關提出處理、處罰的意見」。

(8)社會審計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審計報告是對被審計單位財政財務收支行為的一種評價,如果被審計單位存在應當給予處理、處罰的行為,則必須依法作出審計決定或向相關機關提出處理、處罰的意見。

也就是說,如果審計機關沒有作出審計決定或向相關機關提出處理、處罰的意見,只出具審計報告,則說明被審計單位不存在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行為,或者被審計單位即使存在上述行為,但審計機關認為無需進行處理、處罰。

因此,即使審計報告中針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行為,提出了具體的處理、處罰意見,如調整帳目、調減投資額等,如果沒有作出審計決定,那麼被審計單位只需認可報告內容,無須按照報告要求作出改正行為的義務。

Ⅸ 審計報告具有法律效力嗎

審計報告不具有法律效益,只是注冊會計師的個人意見,但是,注冊會計師要對他所出的報告負責,可能是法律責任

熱點內容
上海政法學保研 發布:2025-07-08 19:21:22 瀏覽:125
區法院庭長級別 發布:2025-07-08 19:20:03 瀏覽:116
勞動法中關於病休工齡的規定 發布:2025-07-08 19:19:49 瀏覽:153
馬工程民事訴訟法管轄 發布:2025-07-08 19:18:22 瀏覽:500
刑法不是 發布:2025-07-08 19:00:33 瀏覽:908
法律援助中心工作要 發布:2025-07-08 18:45:12 瀏覽:592
刑法裁定罪 發布:2025-07-08 18:43:05 瀏覽:186
行政訴訟法撤訴的規定 發布:2025-07-08 18:43:01 瀏覽:202
規章制度性 發布:2025-07-08 18:43:00 瀏覽:48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屋租賃合同法 發布:2025-07-08 18:37:37 瀏覽: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