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假離婚的法律知識
A. 「假離婚」的法律風險有哪些
劉先生夫妻離婚,是為了買房。劉先生說,夫妻二人是為了規避限購令買房,才在5年前「假離婚」。沒想到,如今弄假成真,妻子不肯復婚,還以感情破裂為由,提出要執行5年前簽的離婚協議。
妻子趙女士起訴說,5年前,夫妻雙方簽了一份《離婚協議書》,辦了離婚手續。按照協議,劉先生要補償她50萬元,但劉先生拒絕支付。因此,她請求法院判令劉先生立即支付50萬元及利息。「那個離婚協議書是假的。」劉先生在法庭上反駁說,離婚是因為要買第二套房,為了規避政府的限購政策,兩人策劃假離婚,還寫了《離婚協議書》。也正因為是假離婚,劉先生並沒有太在意財產分割問題,匆忙簽了字。兩人領了離婚證後,當天就去買了第二套房。這套房子登記在趙女士的名下。劉先生說,他沒想到,妻子竟會弄假成真。
近日,思明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這對夫妻的《離婚協議書》有效,判令劉先生支付50萬元。
「假離婚」的法律風險有哪些
無論是「結婚」還是「離婚」,都是嚴肅的法律問題,也都包含著法律風險。法律上並沒有「假離婚」之說,只要是履行了離婚的法定程序,且出於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那麼,離婚行為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人們經常說的所謂的假離婚就是為了某種目的而辦理離婚手續,在目的達到後又恢復登記結婚的行為。近年來由於國家房屋限購政策的深入實施,「假離婚」現象在房地產交易領域顯得尤其頻繁。假離婚的雙方當事人並不是真的想要離婚,只是想通過合法的離婚手續來鑽法律的空子,達到某種非法目的。但是,法律不會揣度人的思想,只認定程序和法律事實,因此,「假離婚」是有法律風險的。
首先,如果離婚後有一方不願意復婚,那麼另一方也沒有任何辦法。其次,為規避相關政策假離婚時,假離婚雙方往往會協議將房產、錢財劃歸一方所有。因另一方當事人往往無法舉證否定協議的效力,在離婚後,擁有財產的一方變心或將財產出賣,另一方將無法要求償還、索賠。最後,復婚前一方購買的房產等其他財產,是夫妻一方的個人婚前財產,如果復婚後再離婚,另一方無權要求分割。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4-05,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裝信息
B. 假離婚具有法律效力嗎
我國沒有關於假離婚的規定。但有規定,只要當事人依法登記離婚或依法判決離婚的,自相應文書生效時即有法律效力。且協議離婚生效的時間為,雙方均領取離婚證,而起訴離婚的生效時間為離婚裁判生效的時間。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條
夫妻一方要求離婚的,可以由有關組織進行調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果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C. 假離婚有哪些法律風險
假離婚有以下的風險:
1共同財產可能變成一方個人婚前財產。例如,夫妻原共有兩套房產,「假離婚」時約定兩套歸女方所有,即使復婚,這兩套房子仍屬於女方的婚前財產。
2「凈身出戶」到頭來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雙方「假離婚」約定共同財產歸乙方所有,如雙方未「如約」復婚時,那凈身出戶一方就可能真的什麼都沒有了。
3離婚期間,對方取得的財產為個人財產
假離婚後,任何一方取得的財產為其個人財產,如無規定,不發生共有。
4假離婚後喪失相互繼承權
離婚後,雙方必然喪失相互的繼承權,如果一方不幸離世,那麼另一方無法繼承其財產。
5弄假成真,假離婚可能就變成真離婚了
假離婚後,根據婚姻法對婚姻自由的保護,任何人不得干涉他人的婚姻自由,所以,當一方想復婚,而另一方不肯復婚時,你還真沒轍了。
D. 關於假離婚的法律問題
首先不管是協議離婚還是法院判決離婚,已經形成婚姻關系解除得事實,不可能再通過法律途徑恢復,因此,爭取最大利益得途徑是變更子女得撫養權,這可以以子女一直雖女方生活,並且男方出國無法盡到撫養子女義務不利於子女健康成長為由起訴,要求男方支付子女得撫養費。
E. 法律如何對待假離婚
您好,「假離婚」是夫妻雙方往往為不正當利益,借離婚為名,從表象上達到欺騙他人的目的,而離婚的行為。「假離婚」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種:
(1)雙方為了福利分房、買房、職位升遷等原因;
(2)一方通過假離婚的方式,哄騙對方達到真離婚的目的;
(3)雙方通過假離婚來逃避債務;
(4)其他不正當的目的。
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男女雙方自願離婚的,准予離婚。雙方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願並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發給離婚證。
第三十二條規定,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假離婚」的雙方當事人一旦領取結婚證後,他們的婚姻即告解除,雙方不再是合法的夫妻關系,不再有夫妻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雙方均取得再婚的權利。因為婚姻的登記行為具有公示效力,無論其離婚登記是否屬於自願和是否具有離婚的真實意願,其離婚行為都屬有效。
對於「假離婚」後是否復婚,《婚姻法》第三十五條規定,離婚後,男女雙方自願恢復夫妻關系的,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復婚登記。
因此,結婚和離婚都基於雙方自願。
除此之外,《婚姻登記管理條例》(1994年)第二十五條規定:「申請婚姻登記的當事人弄虛作假、騙取婚姻登記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應當撤銷婚姻登記,對結婚、復婚的當事人宣布其婚姻關系無效並收回結婚證,對離婚的當事人宣布其解除婚姻關系無效並收回離婚證,並對當事人處以200元以下的罰款。」現生效的《婚姻登記條例》(2003年),已經取消了上述規定。因此,當事人想以虛假離婚為理由,請求民政局撤銷離婚登記也沒有法律依據,更不用說通過行政訴訟方式撤銷離婚登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