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關於認定事實的法律效力

關於認定事實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1-05 02:39:30

① 在法庭庭審中,偽證具有認定事實的法律效力嗎吧中國的大律師們有誰你正確回復我咨詢的問題

到二審法院申請再審
到檢察院提起抗訴
到人大反映
到政法委反映
到紀委反映

② 已經生效的民事判決書是否可以作為證據使用有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

可以作出證據使用。在一個案件的審理過程中,如果本案的事實已被人民法院發生專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屬,可以直接作為證據使用而無需舉證證明了,但是,對方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該生效判決的除外,這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有相關規定。
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九條:
下列事實,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
(一)眾所周知的事實;
(二)自然規律及定理;
(三)根據法律規定或者已知事實和日常生活經驗法則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實;
(四)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
(五)已為仲裁機構的生效裁決所確認的事實;
(六)已為有效公證文書所證明的事實。
前款(一)、(三)、(四)、(五)、(六)項,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③ 法院審理中認定的事實能否作為他案證據

可以,前提是這個判決書已經生效,生效的判決書認定的事實是不需要證據證明的。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九條(四)
第九條 下列事實,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
(一)眾所周知的事實;
(二)自然規律及定理;
(三)根據法律規定或者已知事實和日常生活經驗法則,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實;
(四)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
(五)已為仲裁機構的生效裁決所確認的事實;
(六)已為有效公證文書所證明的事實。
前款(一)、(三)、(四)、(五)、(六)項,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④ 法庭庭審認定事實成立的第一法律效力的證據應該是什麼

你說的都屬於最佳證據,只要對方沒有證據來推翻你的最佳證據,你勝訴的可能性很大

⑤ 判決書或裁定書中本院認為的內容,可否是判決或裁定的結論,法律效力如何

判決書或裁定書中本院認為的內容,不能作為判決或裁定的結論,但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力。

根據2002年4月1日開始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九條第一款第四項之規定,下列事實,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四)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

法院判決書或者裁定書中,「本院認為」的部分,屬於對判決結論的說理和解釋。從說理和解釋推導出判決結論。

「本院認為」的說理和解釋部分,可以在說理的同時,直接寫明判決結論。這里的寫明判決結論是判決書寫作的問題涉及認證是否充分的問題,不涉及法律效力。判決書的效力體現在判決結論部分。

(5)關於認定事實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判決主文是人民法院就當事人的訴訟請求作出的結論,而判決書中的「本院認為」部分,是人民法院就認定的案件事實和判決理由所作的敘述,其本身並不構成判項的內容。

證據說理是判決書說理論證的起點。「證據與事實相統一、事實與法律相統一」是判決書說理的最基本要求。認定的事實必須有相應的證據證明,適用的法律必須基於相應的事實。

簡言之,證據證明事實,事實適用法律。一方面,證據說理是事實說理、得出裁判結論的前提;另一方面,證據說理也是判決書說理的必然要求。

為保證判決書證據的說理性,撰寫判決書時必須做到以下幾點,即:內容上必須包含雙方都提供了什麼證據、法院認定了什麼證據、認定證據內容是什麼、其證明力如何以及法院未予認定的證據及其原因所在。

參考資料來源:石家莊仲裁委員會—最高法院案例:判決書中的「本院認為」部分不能作為執行依據

⑥ 最高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中原被告雙方認可的事實法庭如何認定

看具體情況。
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陳述的案件事實明確表示承認的,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但涉及身份關系的案件除外。當事人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撤回承認並經對方當事人同意,或者有充分證據證明其承認行為是在受脅迫或者重大誤解情況下作出且與事實不符的,不能免除對方當事人的舉證責任
下列事實,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
    (一)眾所周知的事實;
    (二)自然規律及定理;
    (三)根據法律規定或者已知事實和日常生活經驗法則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實;
    (四)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
    (五)已為仲裁機構的生效裁決所確認的事實;
    (六)已為有效公證文書所證明的事實。
    前述(一)、(三)、(四)、(五)、(六)項,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對雙方當事人無爭議但涉及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事實人民法院可以責令當事人提供有關證據
當事人在證據交換過程中認可並記錄在卷的證據,經審判人員在庭審中說明後,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在訴訟中,當事人為達成調解協議或者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協所涉及的對案件事實的認可,不得在其後的訴訟中作為對其不利的證據
一方當事人提出的證據,另一方當事人認可或者提出的相反證據不足以反駁的,人民法院可以確認其證明力。一方當事人提出的證據,另一方當事人有異議並提出反駁證據,對方當事人對反駁證據認可的,可以確認反駁證據的證明力
訴訟過程中,當事人在起訴狀、答辯狀、陳述及其委託代理人的代理詞中承認的對己方不利的事實和認可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予以確認,但當事人反悔並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只有本人陳述而不能提出其他相關證據的,其主張不予支持。但對方當事人認可的除外

⑦ 在駁回起訴裁定書中認定的事實有效力嗎

在駁回起訴裁定書中認定的事實具有法律效力。
因為裁定書是合法有效的,裁定書的內容就是有效的。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以及依法不準上訴或者超過上訴期沒有上訴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⑧ 請問二審法院已終審,其中認定和確認的事實和證據是否和法院判決的結果有同等法律效力,有那條法律明確解釋

一般來說二審法院作出的判決和裁定是終審的判決和裁定。但是如果有證據證明二審法院判決所依據的證據和事實是偽造或者錯誤的,可以啟動再審程序。
因此,生效的判決結果一般可以作為直接的證據,但是其認定的事實和證據在有相反證據的情況下卻未必有證據證明力。這主要是從實體公正的角度考慮的,因為法官認識所限等各種原因的情況下,認定的事實和採用的證據未必是正確的。

參考法條:《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八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第一百七十七條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第一百七十八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一百七十九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
(八)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十)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一)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二)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三)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對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情形,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⑨ 法院判決書中認定的事實有沒有法律效力

你好,有證據效力!

⑩ 生效判決書中說確定一下事實,可以作為有效證據嗎

可以作為有效證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

第六十九條 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相關規定:

第九條 下列事實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

1、眾所周知的事實;

2、自然規律及定理;

3、根據法律規定或者已知事實和日常生活經驗法則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實;

4、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

5、已為仲裁機構的生效裁決所確認的事實;

6、已為有效公證文書所證明的事實。

前款1、3、4、5、6項,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10)關於認定事實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根據的相關規定:

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

1、當事人的陳述;

2、書證;

3、物證;

4、視聽資料;

5、電子數據;

6、證人證言;

7、鑒定意見;

8、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第一百五十二條判決書應當寫明判決結果和作出該判決的理由。判決書內容包括:

(一)案由、訴訟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

(二)判決認定的事實和理由、適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決結果和訴訟費用的負擔;

(四)上訴期間和上訴的法院。

判決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

第一百五十二條 判決書應當寫明判決結果和作出該判決的理由。判決書內容包括:

1、案由、訴訟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

2、判決認定的事實和理由、適用的法律和理由;

3、判決結果和訴訟費用的負擔;

4、上訴期間和上訴的法院。

判決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熱點內容
什麼叫連帶責任法律 發布:2025-07-08 03:47:23 瀏覽:231
黑龍江省最高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08 03:41:45 瀏覽:774
山西大學法律碩士分數 發布:2025-07-08 03:35:15 瀏覽:222
安徽公立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7-08 03:35:12 瀏覽:482
道德與術 發布:2025-07-08 03:05:41 瀏覽:673
勞動法之前勞動關系 發布:2025-07-08 03:05:00 瀏覽:225
新電商法朋友 發布:2025-07-08 03:04:18 瀏覽:747
2015年社會與法故事頻道視頻 發布:2025-07-08 02:46:47 瀏覽:265
賈廟法院 發布:2025-07-08 02:20:46 瀏覽:985
法治理念的引導功能 發布:2025-07-08 02:15:05 瀏覽: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