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音筆竊聽的法律責任
❶ 如果有人偷偷的把錄音筆裝置我辦公室竊聽算犯法嗎
這個可以算犯法,但是難在如何立案,比如需要掌握作案動機以及相關證據。例:1、如何證明是ta放錄音筆在你辦公室;2、如何確定錄音筆是ta的。
很多時候沒有眼見為實的證據很難作為決定性的材料。
建議在自己辦公室安裝攝像頭,既然是錄音筆,那肯定是有錄完後來取走的時刻,這時候拍到的視頻,可作為證據使用。
❷ 錄音筆錄音可以作為法院的證據嗎
錄音筆錄音可以作為法院的證據。
錄音證據法庭是否採納,可以看證據的三性,即證據的客觀性、關聯性和合法性,如果錄音證據與所要證明的事實有關,錄音內容未被改變,無疑點,並且通過合法手段取得,可以認定為合法有效的證據。
需要注意的是,錄音作為一種電子形式的證據易於偽造,所以錄音在訴訟中證明力較差,要結合其他證據形成證據鏈條才可以證明案件事實。
(2)錄音筆竊聽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8條 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下面首先對"手機的通話錄音"、"現場談話錄音"、"竊聽"這三種行為給大家做一下說明
(一)手機的通話錄音,行為合法,錄音行為具備了合法性的前提。
(二)現場談話錄音,行為合法,錄音行為具備了合法性的前提。在司法實踐中,即使是私下錄音,通常也會認可。
(三)竊聽,行為不合法。錄音行為不具備合法性的前提。
❸ 起訴離婚期間女方使用錄音筆竊聽可以追究法律責任嗎
他那是在取證據,如果沒有傷害到你,你沒有權利追究,把你的詭計破壞了不算傷害,
❹ 錄音筆在什麼情況下使用違法
錄音筆採用竊聽的方式使用是違法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四條【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考試作弊罪】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4)錄音筆竊聽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規定:
第八十七條 審判人員對單一證據可以從下列方面進行審核認定:
(一)證據是否為原件、原物,復製件、復製品與原件、原物是否相符;
(二)證據與本案事實是否相關;
(三)證據的形式、來源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❺ 用錄音筆算犯法嗎
用錄音筆是否違法,需要看使用的情境及錄音目的。如錄音過程未侵犯他人隱私權等合法權益,錄音目的不違法的,使用錄音筆不違法。如錄音過程違背他人意願,侵犯他人合法公益或者錄音目的違法的,使用錄音筆錄音即是違法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 保護范圍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5)錄音筆竊聽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十五條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第三十三條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喪失意識後的侵權責任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製造成他人損害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沒有過錯的,根據行為人的經濟狀況對受害人適當補償。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醉酒、濫用麻醉葯品或者精神葯品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製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❻ 法律專家您好! 請問錄音筆錄音內容可以作為庭審證據嗎錄音者是否違法
採取竊聽手段所取得的錄音證據是違法的。但是電話錄音、談話錄音等錄音證據是合法的,在證據上被界定為視聽資料。
❼ 用錄音筆算犯法嗎
1、用錄音筆是否違法,需要看使用的情境及錄音目的。
2、如錄音過程未侵犯他人隱私權等合法權益,錄音目的不違法的,使用錄音筆不違法。
3、如錄音過程違背他人意願,侵犯他人合法公益或者錄音目的違法的,使用錄音筆錄音即是違法行為。
❽ 錄音筆在法律上生效嗎
有效的
錄音是可以作為證據的
有時在認定中是可以起到關鍵作用的
但是要注意 錄音一定要無修改 直接錄的
不好後期處理
❾ 錄音筆錄音法律上可以起到作用嗎
這個可能需要滿足幾個條件
1:錄音中需要有清楚的對話人身份信息
2:錄音應該是正常交談或者承諾,而非引導或誘導、恐嚇等錄音文件
3:錄音文件需要司法公證後才能算得上證據哦
❿ 男友在家裡放錄音筆監聽違法嗎
刑法284條,規定了「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根據 國家安全法和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均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竊聽、竊照等專用諜器材,因此在我國,竊聽、竊照專用器材是一般禁止持有、使用的物品,除非法律特別授權,持有、使用即為非法。對於有關機關確有需要的,其具體使用程序應做嚴格的限制,如國家安全法第10條規定,國家安全機關因偵察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需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經過嚴格的批准手續,可以採取技術偵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