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普及法律知識的活動形式

普及法律知識的活動形式

發布時間: 2022-01-06 08:14:12

⑴ 學校可以通過哪些活動形式進行法制宣傳教育

學校抄可以通過以下活動形式進行法制宣傳教育:

1、利用節假日和寒暑假組織學生深入到社區進行宣傳,向居民宣傳法制教育,增強學生的法制宣傳意識。
2、同學們把自己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觀察到的違反校紀校規的人和事以及違法行為,編成故事、小品、相聲、啞劇等進行表演,表演的同學演的惟妙惟肖,觀看的同學津津有味,有的同學自己邊看邊對號入座,深受教育。
3、通過定期的法制教育,學校舉行法律知識競賽,有時是進行某一部法律的知識競賽;有時是某些專題的法律知識競賽,法律知識競賽也是學生自我教育的好途徑。通過競賽,學生可以學習、了解、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識。
4、學校組織有效的法制宣傳教育班會,讓學生各抒己見,認識法制的重要性。
5、結合學校實際,充分發揮校報、板報、宣傳欄、宣傳櫥站牌、電子屏、學校網站的作用,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⑵ 大學生通過那些方式參與法律實踐

方法有以下幾點:

1.可以到法院旁聽。

法院旁聽可以讓法援社成員更好的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增強學生對法院以及法院庭審的認識,並在庭審過程中充分感受法院的神聖與庄嚴。

2.做公益法律宣傳這個很有效提高自己。

例如,全國法制宣傳日在12月4日,可以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動,豐富法治文化活動載體和形式,滿足人民群眾對法治文化產品的需求。

3.去社會矛盾調解機構參與矛盾糾紛調處。

例如北京市懷柔區社會矛盾調處中心,可以為大學生提供接待來訪、受理來信來電,法律政策服務;指導全區社會矛盾調處工作;組織重大、疑難社會矛盾糾紛的調處;還可以負責矛盾糾紛的受理和交辦工作。

4.到律師事務所或法律服務所實習。

律師事務所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執行職務進行業務活動的工作機構。律師事務所在組織上受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師協會的監督和管理。

5.通過微博等社交平台進行法律宣傳。

通過社交平台進行法律宣傳,可以從以上各個方面開展,例如普法活動,普及法律知識,普及律師事務所的職能,都是進行法律宣傳的有效途徑。

(2)普及法律知識的活動形式擴展閱讀:

案例:最高法接收首批法律研修學者和實習生

2015年10月1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座談會,確定接收10名法律研修學者和50名法律實習生進行研修學習。

為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與法律院校和科研機構交流合作,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建立了法律研修學者和法律實習生制度,並頒布《2015年接收法律研修學者公告》和《2015年接收實習生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表示,這一制度的建立,拓寬了法治人才培養途徑,強化了法學理論與司法實踐的深度融合,對於建設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進一步推動司法領域的制度創新、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據介紹,專家學者到最高人民法院可不固定崗位、不固定工作時限和職責,通過負責項目課題的形式開展工作。根據研究工作需要,研修學者可以出席或列席有關會議。法律實習生制度主要採取導師制,實習生擔任實習法官助理或實習書記員,有助於全面了解我國審判實踐活動。

⑶ 問一下各位 有哪些與法律有關的活動,比如法制知識競賽之類的,求推薦,要求活動有新意,適合大學生的。

隨便弄個辯論賽嘍

⑷ 法律宣傳活動是以什麼形式舉辦的

法律宣傳活動一般都是以講座的形式舉辦的,比較積極一點的地方,也會在講座上面配合一些小品來表達法律知識。

⑸ 在校園里可以舉辦那些與法律知識有關的活動

可以有專項的活動,就是說針對某一項法律或者說某一分類的法律做活動,內我不是學法律的所以容不太知道怎麼說,就比如針對禁毒做活動(宣傳關於這一方面的法律),針對自我保護的(比如強奸、搶劫等等相關法律)
總之就是不要太雜,什麼知識都有,如果你覺得一個主題太少的話也可以把各種主題組合一下,但是太多了的話大家的注意力就被分散了,反而活動的吸引力會下降。不過你們要是政法大學這種專業的學校的話那就無所謂啦~^ ^
形式上來說,內場外場都可以,內場的話可以搞一些小型晚會、大賽等等。外場的話可以做答題闖關這種。
總之,以我的經驗來說,除非你的學校是跟法律有關的,否則法律知識的活動很難吸引大家的興趣,所以適當的獎勵是必要的。另外跟活動相關的法律主題最好是貼近學生的,讓同學們一看到主題就有代入感的那種。

⑹ 社會實踐活動有哪些形式

社會實踐活動有以下形式:

1、環保類:「植樹」「清掃公共設施」「社區宣內傳」等。

2、科普類:「參容觀學習科研機構」「動手小發明」等。

3、愛心類:「幫扶老人」「義捐災區」「募集貧困兒童」等。

4、成長類:「義務勞動」「有償打工」「團隊協作活動」等。

5、立志類:「軍訓」「拓展訓練」等 。

(6)普及法律知識的活動形式擴展閱讀:

廣義的社會實踐是講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種活動的總和。即全人類或大多數人從事的各種活動,包括認識世界、利用世界、享受世界和改造世界等等。

狹義的社會實踐即假期實習或是在校外實習。對於在校大學生具有加深對本專業的了解、確認適合的職業、為向職場過渡做准備、增強就業競爭優勢等多方面意義。也有些學生希望趁暑假打份零工,積攢一份私房錢。

留校勤工儉學、家教、零工等更側重經濟利益,是一些家庭困難學生的首要選擇;具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學生選擇做義工、支教、支農,既鍛煉了能力,又奉獻了愛心;更多學生則出是傾向於選擇和專業相關的單位實習(包括有償和無償),在中小學也有在實踐基地或軍訓基地的活動,亦稱「社會實踐」,主要是對於陶藝、手工、電腦、戶外拓展等進行訓練。

參考資料:網路:社會實踐

⑺ 我在學校建立了一個普法社,普及法律的社,想知道能舉辦哪些活動

,普及法律:讓大眾了解法律,知道法律的知識性。舉辦活動,有一些作用,版但覺得只對想知道法律的人權有用,這些人才會認識到法律重要性。 我有個點子,不知道是否能幫到你,您可以瀏覽各地「案件」,對各類法律有針對性的事件,進行一次 雜談 講故事的方法推廣出去。

⑻ 公民參與法制宣傳活動的形式有哪些

  1. 參加主題宣傳活動。

  2. 收看法制節目。

  3. 閱讀法制類書籍。

  4. 法制宣傳海報。

  5. 接受法律知識。

⑼ 12.4法制宣傳日除了演講形式宣傳,還有什麼形式急需···

還可以有以下方式1.「12·4」法制宣傳日游園活動,以咨詢、展覽、游藝、論壇回等多種答形式宣傳法律知識2.法制文藝巡迴演出3.邀請法律專家、法律實務工作者、法制部門領導進行法制理論和實務的探討;4.參加「2010年全國百家網路「五五」普法法律知識競賽活動」5.「12·4」活動當天各地均舉辦大型現場法律咨詢活動,設置法律咨詢或宣傳點,通過展板、橫幅、圖片、發放宣傳資料、千人簽名、文藝演出等活動形式,舉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6.舉辦全市中小學生校園法律文化節活動。在「12·4」活動期間,利用第二課堂,開展全市中小學生校園法律文化節活動,通過上法制課、法制主題班會、法制徵文、法制圖片展覽、法制演講比賽、模擬法庭、觀看法制專題片等形式,培養學生法律意識,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

⑽ 普及法律常識的方法有哪些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一些關於律師的電影電視劇,尤其是打官司占劇情不少部分的。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學到不少,學到之後再立馬查看相關法律,法律常識應該能增長不少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