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使用他人營業執照違法哪條法律責任

使用他人營業執照違法哪條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1-06 13:44:52

『壹』 營業執照借給別人使用有什麼後果,如果雙方有協議呢

出借營業執照供他人使用是違法行為。不可以使用協議免責。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十二條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向其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執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

此外,偽造、塗改、出租、出借、轉讓營業執照的,由登記機關處3萬元以上罰款;公司企業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使用他人營業執照違法哪條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2019年3月1日起,在全國啟用新版營業執照。經登記機關准予設立、變更登記以及補發營業執照的各類市場主體,頒發新版營業執照,之前存續的各類市場主體,可以繼續使用原版營業執照,也可以申請換發新版營業執照。

新版營業執照將印製國徽、邊框、標題(營業執照)、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址、登記機關公章、年月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監制等內容,列印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及號碼、記載事項名稱及內容、二維碼等內容,其中副本照面加打年報提示語。

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既可以向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執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即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經營者和營業執照的持有人對消費者承擔連帶責任。

為保護債權人信賴利益,避免經營者將營業執照借予他人使用,減少不必要的交易風險,法院往往會加大登記者的責任,判決登記者對實際經營者因經營活動產生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貳』 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可以向( )要求賠償

營業執照的持有人。

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可以向( 營業執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二條規定,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向其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執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

(2)使用他人營業執照違法哪條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頒布與施行,是我國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全面確認消費者的權利。對保護消費者的權益,規范經營者的行為,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它為打擊假冒偽劣、提高產品質量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質量不達標是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致命弱點,特別是食品和葯品類的質量。當前質量問題仍十分突出,據國家技術監督局公布的1993年第三季度產品質量抽查結果,抽查2300個企業生產的75類2737種國內銷售的產品,合格的1976種,抽樣合格率為72.2%,產品質量盡管有明顯好轉,但產品質量存在的問題仍不容忽視。

一是無生產許可證產品質量問題較大,在抽查的家用液化石油氣調壓器、電焊機等13類實施生產許可證(或安全認證)管理的產品中,有70個產品系無證企業生產,僅16個合格,抽樣合格率僅有22.9%;二是部分中小及鄉鎮企業產品質量問題嚴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假冒偽劣行為仍十分猖獗,不僅面廣量大,而且規模有擴大之勢,有些地方甚至已形成產銷假冒偽劣商品的「專業村」、「集散地」。有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就能依照法律有效地治理假冒偽劣。

它還是維護市場秩序的一個重要手段。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必須有完備的法制來規范和保障,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就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市場經濟要求按照公平、平等的准則規范與調節各市場主體間的關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消費者與生產經營者各自的利益驅動,二者的利益關系並不總是一致的,而常常會出現矛盾,消費者又往往處於弱者地位,其權益總是在不斷受到侵犯。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了消費者的權利以及消費者組織及其職能,以及消費者和經營者有關消費者權益爭議的解決途徑和經營者應承擔的責任等,這就以法的形式對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的相互關系與市場行為作了規范,有利於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

『叄』 租用他人營業執照犯法嗎

營業執照按規定是不允許出租轉讓的。一旦被發現會按法規進行處罰的。

『肆』 盜用他人營業執照但不產生盈利犯法嗎,犯什麼法,有何處罰

盜用他人營業執照,進行經營活動,數額達到刑事追究標準的,其行為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之規定,涉嫌非法經營罪,依法應追究刑事責任。
不達刑事追究標準的,由工商部門給予工商行政處罰。
如果只是單純的盜用其他公司的營業執照,沒有進行其他犯罪活動,一般只是民事上的責任。被侵權人可能會找你承擔民事責任。

『伍』 對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消法是怎麼規定的

《消法》第37條規定:「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非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 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向其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執照持有人要求賠償。」

『陸』 使用別人營業執照違法嗎

用別人的營業執照違法嗎?我覺得應該是不會發他的,如果他轉讓給你的話,我覺得應該是可以的,就說應該知道的話,只要你自己的話,有營業執照的都可以的

『柒』 冒用他人公司營業執照構成什麼犯罪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解答如下:
冒用他人公司營業執照構成非法經營。
其次私刻公章就構成私刻公章罪。私刻公章罪不能是單位犯罪,所以至於您的其他損失可以另行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但是建議您,手機充分的證據,包括您損失的證據,如果您損失的證據不好收集可以收集對方贏利的證據。這樣就可以挽回您的損失。
盜用他人營業執照,進行經營活動,數額達到刑事追究標準的,其行為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之規定,涉嫌非法經營罪,依法應追究刑事責任。

不達刑事追究標準的,由工商部門給予工商行政處罰。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
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
(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劵、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

(四)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綜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捌』 冒用他人公司營業執照構成什麼犯罪

冒用他人公司營業執照構成非法經營。

其次私刻公章就構成私刻公章罪。私刻公章罪不能是單位犯罪,所以至於您的其他損失可以另行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但是建議您,手機充分的證據,包括您損失的證據,如果您損失的證據不好收集可以收集對方贏利的證據。這樣就可以挽回您的損失。

盜用他人營業執照,進行經營活動,數額達到刑事追究標準的,其行為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之規定,涉嫌非法經營罪,依法應追究刑事責任。

不達刑事追究標準的,由工商部門給予工商行政處罰。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

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

(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劵、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

(四)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8)使用他人營業執照違法哪條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非法經營罪的法律依據:

根據有關規定,對於經營法違法音像製品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分別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相關規定辦理。

自1998年12月23日起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其中第11條規定:「違反國家規定,出版、印刷、復制、發行本解釋第1條至第10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出版物,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第225條第3款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依據該司法解釋第12條的規定,個人經營數額在5萬元至10萬元以上的,違法所得數額在2萬元至3萬元以上的,經營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500張(盒)以上的,屬於非法經營行為「情節嚴重」;經營數額在15萬元至30萬元以上的,法違法所得數額在5萬元至10萬元以上,經營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1500張(盒)以上的,屬非法經營行為「情節特別嚴重」。

該司法解釋第13條規定,單位經營數額在15萬元至30萬元以上的,違法所得數額在5萬元至10萬元以上的,經營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1500張(盒)以上的,屬於非法經營行為「情節嚴重」;經營數額在50萬元至100萬元以上的,違法所得數額在15萬元至30萬元以上的,經營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5000張(盒)以上的,屬非法經營行為「情節特別嚴重」。

2010年5月7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印發《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1]的通知中,第七十九條中規定:

1、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的;

2、個人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單位違法所得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3、個人非法經營報紙五千份或者期刊五千本或者圖書二千冊或者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五百張(盒)以上

4、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兩年內因出版、印刷、復制、發行非法出版物受過行政處罰二次以上的,又出版、印刷、復制、發行非法出版物的;

(2)因出版、印刷、復制、發行非法出版物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1、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2、個人違法所得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單位違法所得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的;

3、個人非法經營報紙一萬五千份或者期刊一萬五千本或者圖書五千冊或者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一千五百張(盒)以上的,

4、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准,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