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過錯方的法律責任
① 合同雙方當事人一方先有「過錯責任」,另一方後有「無過錯責任」且有「無過錯責任」者導致最終合同失敗,
合同雙方都不存在過錯責任,都是無過錯責任,就是說只要不履行合同,都要承擔違約責任。至於過錯程度,只是減輕責任承擔的量化處理。
② 合同無效或被撤銷的,無過錯方可以要求有過錯的一方賠償損失嗎
現實問題
曹某剛滿15歲,但是外表因燙頭發和打扮的關系,看起來像已經二十幾歲的成年女性。初中畢業後曹某就離開家鄉到某大城市打工,為了解決住宿問題,曹某謊稱自己23歲,並與某房屋的房東簽訂了三年的《房屋租賃合同》,但沒住多久,曹某的父母就找到曹某,要求曹某回家繼續讀書了,並找到房東要求退房退押金。房東表示退房可以,但是押金不能退,因為根據《房屋租賃合同》如果承租人提前要求解除合同,則不退押金。曹某的父母表示曹某是未成年人,其與房東簽訂的合同無效。房東稱因為曹某肯簽三年的《房屋租賃合同》才與她簽的,現在才住沒多久要走,正好要過年,進入了房屋租賃淡季,曹某應當賠償損失,但是依舊遭到了曹某父母的拒絕。那麼,根據法律的規定,曹某父母的說法正確嗎?
律師解答
對於曹某來說,她是一位未成年人,也就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她所訂立的合同,如未得到監護人的追認則為無效。所以曹某父母所稱曹某與房東的《房屋租賃合同》無效顯然是正確的。但是《合同法》同時規定,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曹某是以欺騙的方式訂立了《房屋租賃合同》並且致使該合同無效。故此,曹某作為過錯方應當賠償無過錯方相應的損失。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八條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解除合同一般看合同是否還能繼續履行,跟誰過錯沒有多大關系
④ 合同過失責任是什麼責任
合同締約過失責任是指在合同訂立的過程中,一方因其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所生的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所應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締約過失責任的歸責原則應該是過錯責任原則,過錯責任原則要求以主觀過錯作為過錯方承擔締約過失責任的構成要件。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一條
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請求賠償。
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負擔。
第五百九十二條
當事人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當事人一方違約造成對方損失,對方對損失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減少相應的損失賠償額。
⑤ 由於一方當事人的過錯使合同無法履行,由誰承擔責任
由於乙方過錯致使合同實際無法履行的,有過錯方承擔違約責任,具體按照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規定來處理,如未作規定,也可按照實際無過錯方收到的損失計算。
⑥ 無效合同的過錯方如何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58條的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內取得的財產,應當予容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
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
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⑦ 合同有效過錯方無效的賠償原則是什麼
合同無效過錯方賠償是以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為標准。凡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要件的合同,不能產生合同的法律效力,從而屬於無效合同。所謂無效合同是相對於有效合同而言的,是指合同雖然成立,但因其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社會公共利益,被確認為無效。
【法律依據】
根據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條
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第一百五十七條
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後,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⑧ 過錯方主張合同無效有無法律依據
無效的合同自始無效,過錯方也可以主張,但是其要承擔合同無效後的損害賠償
⑨ 合同無效法律後果有哪些
合同無效的法律後果包括:
1、返還財產:合同被認定無效,當事人享有返還財產請求權,對方負有返還財產義務;
2、折價補償:對方當事人不能返還或者無法返還時,應當折價以金錢的方式對當事人進行補償;
3、賠償損失:過錯方應當對另一方當事人造成的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條,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後,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