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統計法律知識培訓會

統計法律知識培訓會

發布時間: 2022-01-07 03:07:51

A. 如何寫開展憲法和公共法律知識學習培訓方案

各行政來機關要在自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的基礎上,把憲法和公共法律知識學習作為推動領導幹部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模範的重要抓手,通過一系列學習培訓,熟悉掌握有關法律知識,對根本性、基礎性的行政法法規做到「懂」,對與所擔負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做到「通」,對履行職責必須掌握的法律法規做到「精」。

B. 基層統計人員怎樣避免統計違法行為

1、完善企業統計人員培訓體系,提高統計隊伍整體素質。《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第三十一條中明確規定「統計人員應當具備與其從事統計工作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同時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統計人員的專業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鑒於目前國務院取消了統計從業資格認定的審批事項,如何加強對統計人員特別是統計新人的統計基礎知識和統計法律知識的培訓顯得尤為重要。
2、統計工作是業務性和連貫性較強工作,統計人員的穩定是做好統計工作的前提。由於統計工作專業性較強,除按照指標口徑根據相關資料摘取、計算外,還要對指標數據進行審核、評估和分析。統計人員需要經過一系列的專業培養、教育、實踐,才能逐步適應統計工作。而理論水平和業務技能的提高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一定的經驗和積累。因此,確保基層單位統計人員隊伍相對穩定,才能激發統計人員的學習意識和創新能力,才能提高統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才能提高單位統計工作的質量。
3、創新方式,加強對統計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一是開展依法統計專題講座,主要面對基層單位領導或統計負責人,增強其依法統計意識,提高領導幹部依法統計的能力,自覺維護統計工作秩序,科學有效地組織統計工作;二是利用統計工作布置或業務培訓的時機,加強對統計人員統計法律法規的宣傳,並從統計違法行為的認定等方面加大對統計執法的培訓力度,有效傳遞依法統計意識;三是製作普法宣傳卡片,除印有部分統計法條外,還可加入統計普法部門的聯系方式,方便公眾遇到統計違法行為或統計方面問題時便於溝通聯系;四是利用移動通訊資源,建立普法簡訊、微信聯系群,及時傳送最新的法制信息。
4、加大統計違法案件的懲處力度,充分發揮統計法律法規的威懾作用。在統計工作中,弄虛作假行為就是最大的腐敗行為。作為有執法職能的統計機構要敢於拿起法律的武器,既要勇於執法,又要善於執法,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無論是統計人員還是被調查對象,凡是存在違反統計法的行為,一律嚴懲不貸,提高統計法的權威。

C. 法律知識培訓

如果是司考,那麼培訓機構太多了,萬國,眾合-----

如果是平常學習一下,隨便買兩本書看看就行啦

D. 法律知識課心得體會

最近,我認真學習了我國於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我們知道,長期以來《教師法》雖然存著,但許多侵犯我們教師合法權益的事情時有發生,例如毆打、辱罵、誹謗教師、拖欠工資等等,而我們教師迫於時代和社會的壓力,能夠主動利用這件法律武器去捍衛自己的人卻不多,這說我們明教師只知法、守法是不夠的,還要用法,因為用法也是我們的基本權利之一。我們教師作為一支具有高素質的社會隊伍,學好、用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我們教師必修的一門功課。下面談談我學習《教師法》的一些淺薄的體會。

一、更新了自己對法律的認識,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的我認為教師就是為社會為學生服務的,吃點虧是可以吞下去,現在我不會再這么認為了,因為,每個人都享有一定的權利,「平等」的口號不應是嘴上說說而已,落到實處才擁有意義,否則有法也等於無法了。

二、我認識到了我們教師所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教師法》不僅幫助我們教師得到她們的所得,也讓我們教師有了行為上的准則,只有學習好它才能保證教師享有自己的權利。另外,我也知道了我們教師在享有權利的同時,也應履行一定的義務。在學習了《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後,讓我更明確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該履行的義務和遵守的行為規范。在工作中,嚴格規范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讓學生滿意,家長放心,社會認可,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不諷刺,挖苦,不威脅、責難家長。時刻以教師的道德行為規范來要求自己,不穿奇裝異服,處處「身正為范」。對於後進生,不拔苗助長,不諷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移植的過程,應當是學習主體(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面對知識更新周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我意識到: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老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淀學養。有句話說的好:「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復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教書和學習的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師的人生,還應該有創新精神。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而我們的學生亦是如此,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的目的是為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主動地、活潑地發展。在組織教學中把整體教學、分組教學與個別教學結合起來;在教育過程中,貫徹個別對待的原則,講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學生們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兒,但每一顆都有與眾不同的可人之處。因此便更需要我們用不同的方法用愛心去澆灌、呵護。

總之,我們會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多學習法律知識,用與我們密切相關的《教師法》、《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護法》來規范和鞭策自己,在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要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這樣才得以使我們的事業走向輝煌使我們的教育對象健康成長。

E. 司法統計培訓班學員自我鑒定

司法統計是指按照統騰訊計設計的要求,對法院的各項工作,主要是法院的審判活動所產生和形成的各種數據,以及與之相聯系的其他社會現象的數量方面,進行記錄、搜集、整理、分析、提供、保存等活動過程的總稱。司法統計是一種以數量表現、數量界限反映眾創人民法院審判工作、法律實施情況和社會矛盾狀況的調空間查研究工作。

F. 有關企業職工法律知識培訓

市場經濟,企抄業同樣需要法律培訓,增強法律意識,提高企業、職工的法律風險防範能力。根據培訓對象的不同,確定相應的培訓內容。比如,職工經常打架,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法律培訓,介紹刑法、治安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內容。

G. 關於全體員工法律知識培訓見議怎麼寫

關於全體員工法律知識培訓建議怎麼寫?我覺得這樣可以看看資料,查查書籍,看一看怎麼寫比較合適?

H. 有沒有法律基礎知識培訓班

我就是辦班的

I. 統計法律法規有那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我國唯一的一部統計法律,於1983年12月8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1996年5月15日經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第十九次會議修正,2009年6月27日再次經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修訂通過,於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53號 現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細則〉的決定》,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3、《統計資料保密管理辦法》

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修訂統計資料保密管理辦法是很必要的,不僅有利於更好地貫徹執行「對內搞活經濟、對外實行開放」的方針,而且有利於保障國家核心秘密統計資料的安全。今後凡是絕密、機密、秘密統計資料,未經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對外發表。

各報刊、雜志發表未公布過的統計數字,事先一定要送統計部門或有關業務部門核對,並辦理審批手續,以免造成混亂。

4、《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制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2017年5月28日發布,自2017年8月1日起施行。

5、《統計執法檢查規定》

為了科學有效地組織統計執法檢查工作,保障統計法和統計制度的貫徹實施,維護和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及其實施細則,制定本規定。

(9)統計法律知識培訓會擴展閱讀

統計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

1、統計法律:即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制定的關於統計方面的行為規范。

2、統計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其法律效力低於法律、高於地方統計法規和統計規章

3、地方統計法規:是由有地方立法權的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和發布的、並於本地方實施的統計行為規范。

4、統計行政規章:是指國務院各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較大的市人民政府所制定的有關統計的規范性文件。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