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出售非法盜版物應負的法律責任

出售非法盜版物應負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1-08 01:54:18

A. 購買盜版是否要負法律責任

盜版行為不是一種違法行為,因為此行為無須承擔法律責任。但是此行為是一種非法且不道德行為,它違背社會主要倫理原則:公正原則與人道原則。購買盜版行為主體應承擔道德責任,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與自我良心的責備。

B. 購買盜版是否要負法律責任

買盜版的危害,簡單地說,就是幫助銷贓。

嚴重盜版行為是犯罪。刑法學上講,犯罪行為所獲得、產生的物
品,就是贓物。因此,所有盜版書刊音像光碟等等都是贓物。別小看
了你掏錢購買盜版的行為,你可能構成銷贓罪!這可不是給你扣帽子,
刑法第312條明確規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贓物而予以窩藏、轉移、
收購或者代為銷售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並處或者單
處罰金。」

法律之所以要處罰銷贓,就是因為它幫助和鼓勵了犯罪。若無人
購買贓物,犯罪分子獲得犯罪預期利益的途徑就更加艱難,其行為就
會被外在條件所阻滯,犯罪就會減少。購買贓物者多,犯罪分子就會
受到鼓勵、幫助、獎賞,因而犯罪就會增多。

購買盜版行為所鼓勵的犯罪是一種十分嚴重的犯罪,因為現代經
濟是以知識產權為核心的經濟,現代文明秩序是以保護知識產權為重
心的秩序。一旦這種秩序被完全破壞,一旦人類用智慧去創造的熱情
和積極性被踐踏或保護不當,國家和社會就沒有了活力,人類進步就
沒有了活力。

對個人或機構軟體使用者
購買或使用非法軟體將不會得到軟體製造商提供的技術支援、文檔、保證書和軟體的升級
感染計算機軟體病毒——損害硬碟和破壞資料和數據
侵犯著作權,負法律責任
高的盜版率使合法的軟體產品減少,消費者缺乏可供選擇的餘地

對經銷商:
營業額下降
減少就業機會和利潤

對軟體產業:
減少盈利
阻礙新產品的研究和開發
降低在當地提供售後服務的普及率
減少產品的多樣性和創造性
阻礙軟體質量的提高

對經濟/國家:
減少稅收
影響外國投資——減少就業機會和收入
影響形象
阻礙當地軟體行業發展和增強實力

C. 賣盜版東西算不算違法如果違法,違什麼法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按「非法經營罪」處理,只要個人銷售盜版光碟的金額達5萬元,或查獲盜版光碟500張以上,就能定罪量刑,情節特別嚴重的最高可處15年有期徒刑。按照「銷售侵權復製品罪」處理,只有非法所得達10萬元以上,才能構成犯罪,最高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兩相比較,按「非法經營罪」處理更有利於打擊盜版,也只有加大對盜版光碟銷售的刑事打擊力度,才能從根本上更有效地規范音像銷售市場。

根據刑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賣盜版書」違法所得巨大的,按「銷售侵權復製品罪」定罪處罰,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條規定:
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侵權復製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侵權復製品,其中第四項就是「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盜版書。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條的「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是指個人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單位違法所得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

D. 購買和使用盜版者是否應負法律責任

第一要看你在購買和使用的時候是否知道是盜版。第二要看你的使用是個人還是在公共場所,是否是以盈利為目的。如果只是購買自己使用是不用負法律責任的。

E. 出售盜版法律責任

根據消法可以認定為欺詐,要他退一賠一,跟他說如果不賠就去工商舉報

這個不管的,明知賣的是盜版而出售,作為買方來說沒有正當理由是不會懷疑書是盜版的,他只要不聲明是盜版的就認定是默認賣的是正版

F. 購買盜版者應不應該負法律責任

應該說購買盜版不用於營利只自己使用是不承擔法律責任的,但是如果是以營利為目版的,購買後用於權營利那不一樣了,就應該負侵犯版權的法律責任了,這是侵犯知識產權的侵權,是民事責任,但是現在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我們國家應該說才剛剛起步也沒有查得很嚴。

G. 製作、銷售盜版音像製品判什麼刑要負哪些法律責任多少數量是多或少

可以構成侵犯著作權罪或者銷售侵權復製品罪。
參考《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 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情形之一,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三)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
(四)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
第二百一十八條 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侵權復製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根據立案追訴標准,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侵權復製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違法所得數額十萬元以上的;
(二)違法所得數額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准,但尚未銷售的侵權復製品貨值金額達到三十萬元以上的。

H. 購買盜版應不應負法律責任

這個來不復雜啊。
就著自作權法來說吧,著作權人共有17項權利,前五項是著作人格權,後12項是著作財產權,侵犯其中任何一項,都應承擔法律責任。
就盜版而言,對於著作權人的侵害在於其發行權、復制權、公開展示放映權利等,而這些侵權行為的實施者是盜版者,而並非購買盜版者,只要你在購買盜版產品後,不實施著作權法禁止的侵權行為,自然不應承擔法律責任。
還有一個問題在於,明知是盜版而購買,是否應承擔法律責任,對此,相關法律和行政法規都只規定了銷售者的責任,而沒有規定購買者的責任,所以,只要不是以銷售和復制為目的的購買,不應承擔責任。

I. 你是否贊成購買盜版者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我國《著作權法》第10條對“著作權的內容”有著明確的規定,著作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和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路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和其他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而且該復製件的發行沒有經過著作權人的許可,不存在“發行權一次用盡”的情形,所以製作銷售盜版書是侵權行為。如果個人購買盜版書後將該盜版書進行轉借、出租、轉售也是違法的,因為這些行為依舊沒有經過著作權人的許可而侵犯了著作權人在該本盜版書上的發行權。此外,現在盜版技術比較先進,內容上可以與相應的正版書籍保持一致,但像我們小時候看的那種錯別字連天的盜版書,還可能侵犯著作權人的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權利。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