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侵佔林地的法律責任

侵佔林地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1-08 02:04:17

⑴ 非法佔用林地建築處罰用森林法哪條法律

非法佔用林地行政處理:
違法佔用或徵用林地,責令限期限恢復林地原狀,並處非法改變用途林地每平方米--30元的罰款。對擅自開懇林地,致使森林、林木未造成毀壞或者被開懇的林地上沒有森林、林木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處非法開懇林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下的罰款 。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第41條、第43條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第41條、第42條、第43條】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毀林采種或者違反操作技術規程采脂、挖筍、掘根、剝樹皮及過度修枝,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法賠償損失,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補種毀壞株數1倍至3倍的樹木,可以處毀壞林木價值1倍至5倍的罰款;拒不補種樹木或者補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組織代為補種,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
違反森林法和本條例規定,擅自開墾林地,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照森林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予以處罰;對森林、林木未造成毀壞或者被開墾的林地上沒有森林、林木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可以處非法開墾林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完成造林任務;逾期未完成的,可以處應完成而未完成造林任務所需費用2倍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連續兩年未完成更新造林任務的;
(二)當年更新造林面積未達到應更新造林面積50%的;
(三)除國家特別規定的乾旱、半乾旱地區外,更新造林當年成活率未達到85%的;
(四)植樹造林責任單位未按照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的要求按時完成造林任務的。

第四十三條
未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擅自改變林地用途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恢復原狀,並處非法改變用途林地每平方米10元至30元的罰款。
臨時佔用林地,逾期不歸還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⑵ 非法開墾林地多少追究刑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林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5〕15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林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05年12月1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74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5年12月30日起施行。 第一條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林地,改變被佔用林地用途,在非法佔用的林地上實施建窯、建墳、建房、挖沙、採石、采礦、取土、種植農作物、堆放或排泄廢棄物等行為或者進行其他非林業生產、建設,造成林地的原有植被或林業種植條件嚴重毀壞或者嚴重污染,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規定的「數量較大,造成林地大量毀壞」,應當以非法佔用農用地罪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非法佔用並毀壞防護林地、特種用途林地數量分別或者合計達到五畝以上; (二)非法佔用並毀壞其他林地數量達到十畝以上; (三)非法佔用並毀壞本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林地,數量分別達到相應規定的數量標準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四)非法佔用並毀壞本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林地,其中一項數量達到相應規定的數量標準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且兩項數量合計達到該項規定的數量標准。

⑶ 森林法對非法侵佔林地的規定什麼法律責任

為了更好地保護森林資源和嚴厲打擊非法佔用林地的犯罪行為,刑法也作了明確的規定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權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規定,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耕地、林地等農用地,改變被佔用土地用途,數量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農用地大量毀壞的構成非法佔用農用地罪。

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根據全國人大的相關解釋,本罪的犯罪對象包括耕地、林地、草地、養殖水面、濕地等,只要違反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的法律以及有關行政法規中關於土地管理的規定,都可以構成本罪。

⑷ 非法侵佔國有林地怎樣量刑

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 ,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耕地、林地等農用地,改變被佔用土地用途,數量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農用地大量毀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本條中的「違反土地管理法規」,是指違反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礦產資源法等法律和國務院行政法規中有關土地管理的規定。侵佔林地罪量刑標准,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土地按用途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農用地」,是指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地、養殖水面等。「耕地」,是指種植農作物的土地,也包括菜地、園地。其中,園地包括苗圃、花圃、茶園、果園、桑園和其他種植經濟林木的土地。「林地」主要包括郁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宜林地。「非法佔用耕地、林地等農用地」,是指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或計劃,未經批准擅自將耕地改為建設用地或者作其他用途,或者擅自佔用林地進行建設或者開墾林地進行種植、養殖以及實施採石、采沙等活動。「改變被佔用土地用途」,是指未經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批准手續、土地徵用、佔用審批手續,非法佔用耕地、林地、草地等農用地,在被佔用的農用地上從事建設、采礦、養殖等活動,改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的農用地的原用途,如佔用耕地建設度假村,開墾林地、草地種植莊稼,佔用林地挖塘養蝦。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於2000年頒布的《關於審理破壞土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非法佔用耕地「數量較大」,是指非法佔用基本農田五畝以上或者非法佔用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十畝以上。

⑸ 毀壞林地多少畝構成犯罪

根據2005年12月來30日起施行源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林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防護林地或特種用途林地數量達五畝以上、其他林地數量達十畝以上,改變被佔用林地用途,造成林地的原有植被或林業種植條件嚴重毀壞或者嚴重污染,即構成非法佔有農用地罪,應當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改變被佔用林地用途的行為包括:在非法佔用的林地上實施建窯、建墳、建房、挖沙、採石、采礦、取土、種植農作物、堆放或排泄廢棄物等行為或者進行其他非林業生產、建設等。

⑹ 非法侵佔林地兩年未發現不追究刑事責任

追訴時效最短的也是五年,不能以超過兩年未發現而不追究刑事責任。

⑺ 林業違法佔用林地建築怎麼處理

林業違法佔用林地建築,按法律法規要求,必須拆除,限期恢復林地原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未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擅自改變林地用途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恢復原狀,並處非法改變用途林地每平方米10元至30元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條 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罰款;對非法佔用土地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7)侵佔林地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非法佔用林地的行為通常表現為三種形式:

(1)未經批准佔用林地,即未經國家土地管理機關審核,並報經人民政府批准,而擅自佔用林地;

(2)超過批準的數量佔用林地,即少批多佔林地的,其中一部分林地的佔用經過合法批准,一部分林地的佔用則未經批准;

(3)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佔用林地,主要是以提供虛假文件、謊報用途或借用、盜用他人的名義申請等欺騙手段取得批准手續而佔用林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規定,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耕地、林地等農用地,改變被佔用土地用途,數量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農用地大量毀壞的構成非法佔用農用地罪。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⑻ 侵佔林地立案標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林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法釋〔2005〕15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林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05年12月1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74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5年12月30日起施行。
第一條
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林地,改變被佔用林地用途,在非法佔用的林地上實施建窯、建墳、建房、挖沙、採石、采礦、取土、種植農作物、堆放或排泄廢棄物等行為或者進行其他非林業生產、建設,造成林地的原有植被或林業種植條件嚴重毀壞或者嚴重污染,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規定的「數量較大,造成林地大量毀壞」,應當以非法佔用農用地罪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非法佔用並毀壞防護林地、特種用途林地數量分別或者合計達到五畝以上;
(二)非法佔用並毀壞其他林地數量達到十畝以上;
(三)非法佔用並毀壞本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林地,數量分別達到相應規定的數量標準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四)非法佔用並毀壞本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林地,其中一項數量達到相應規定的數量標準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且兩項數量合計達到該項規定的數量標准。

⑼ 怎樣構成非法佔用林地罪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林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非法佔用林地罪構成如下:

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林地,改變被佔用林地用途,在非法佔用的林地上實施建窯、建墳、建房、挖沙、採石、采礦、取土、種植農作物、堆放或排泄廢棄物等行為或者進行其他非林業生產、建設,造成林地的原有植被或林業種植條件嚴重毀壞或者嚴重污染,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規定的「數量較大,造成林地大量毀壞」,應當以非法佔用農用地罪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非法佔用並毀壞防護林地、特種用途林地數量分別或者合計達到五畝以上;

(二)非法佔用並毀壞其他林地數量達到十畝以上;

(三)非法佔用並毀壞本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林地,數量分別達到相應規定的數量標準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四)非法佔用並毀壞本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林地,其中一項數量達到相應規定的數量標準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且兩項數量合計達到該項規定的數量標准。

(9)侵佔林地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1、非法佔用林地的行為通常表現為三種形式:

(1)未經批准佔用林地,即未經國家土地管理機關審核,並報經人民政府批准,而擅自佔用林地;

(2)超過批準的數量佔用林地,即少批多佔林地的,其中一部分林地的佔用經過合法批准,一部分林地的佔用則未經批准;

(3)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佔用林地,主要是以提供虛假文件、謊報用途或借用、盜用他人的名義申請等欺騙手段取得批准手續而佔用林地。

2、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規定: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耕地、林地等農用地,改變被佔用土地用途,數量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農用地大量毀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非法佔用林地

最高人民檢察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林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