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責任和義務

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責任和義務

發布時間: 2022-01-08 06:08:42

㈠ 尊重法律權威的基本要求有

尊重法律權威的基本要求:

(1)信仰法律。我們應該相信法律,相信法律,樹立倡導法律和信仰法律的堅定理念,增強法律中的信任和認同感。法律必須運作,整個社會必須相信法律。

(2)遵重法律。我們必須採取實際行動來捍衛法律的尊嚴,並保證法律的實施。參與社會活動和個人行為的實施必須以法律為依據,不得違反法律規范。

(3)服從法律。應當維護法律規定,接受法律,履行法定義務,依法服從,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4)維護法律。爭當法律權威的守望者、公平正義的守護者、具有良知的護法者。

(1)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責任和義務擴展閱讀

1、法律的內在說服力是法律權威的內在基礎。

2、法律權威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在強制力的基礎之上。法律權威的建立主要依靠外部強制力和法律的內部說服力。法律固有的說服力是法律權威的內在基礎,必要的外部強制力是建立法律權威不可或缺的條件。只有當他真正從內心深處承認,信任和信仰法律時,他才能有意識地維護法律的權威。

3、如,老人摔倒無人攙扶、做好事反被誣告甚至見死不救等現象,雖然並不普遍,卻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其實,幫扶弱者、見義勇為,不僅是一種道德訴求,也為我國法律所規定和保護,已經成為具有法律性質的社會行為。

它體現在中國的「殘疾人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護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及其他地方性法律法規等的獎勵和保護條例中。許多地方都是正直勇敢的人。這是法律和促進的做法。在促進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㈡ 遵守憲法和法律是我們應盡的義務除此之外我們應盡的基本義務還有哪些

我們應盡的基本義務有:
(1)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
(2)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3)維護祖國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
(4)勞動的義務;
(5)受教育的義務;
(6)保衛祖國、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7)依法納稅;
(8)夫妻雙方有義務實行計劃生育,父母有義務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有義務贍養扶助父母。

㈢ 尊重法律權威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尊重法律權威的基本要求:

(1)信仰法律。應當相信法律、信奉法律,樹立崇尚法律、信仰法律的牢固觀念,增強對法律的信任感、認同感。法律要發生作用,全社會都要信仰法律。

(2)遵守法律。要用實際行動捍衛法律尊嚴,保障法律實施。參與社會活動,實施個人行為,都要以法律為依據,不得違反法律規范。

(3)服從法律。應當擁護法律的規定,接受法律的約束,履行法定的義務,服從依法進行的管理,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4)維護法律。爭當法律權威的守望者、公平正義的守護者、具有良知的護法者。

(3)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責任和義務擴展閱讀

法律的作用:

明示作用

法律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告知人們,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違法者將要受到怎樣的制裁等。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立法和普法工作來實現的。

矯正作用

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強制執行力來機械地校正社會行為中所出現的一些偏離了法律軌道的不法行為,使之回歸到正常的法律軌道。像法律所對的一些觸犯了法律的違法犯罪分子所進行的強制性的法律改造,使之違法行為得到了強制性的矯正。

預防作用

對於法律的預防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明示作用和執法的效力以及對違法行為進行懲治力度的大小來實現的。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們知曉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絕對禁止的。

㈣ 尊重法律權威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1)信仰法律:應當相信法律、信奉法律,樹立崇尚法律、信仰法律的牢固觀念,增強對法律的信任感、認同感。法律要發生作用,全社會都要信仰法律。

(2)遵守法律:要用實際行動捍衛法律尊嚴,保障法律實施。參與社會活動,實施個人行為,都要以法律為依據,不得違反法律規范。

(3)服從法律:應當擁護法律的規定,接受法律的約束,履行法定的義務,服從依法進行的管理,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4)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責任和義務擴展閱讀

法律的作用:

明示作用

法律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告知人們,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違法者將要受到怎樣的制裁等。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立法和普法工作來實現的。

矯正作用

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強制執行力來機械地校正社會行為中所出現的一些偏離了法律軌道的不法行為,使之回歸到正常的法律軌道。像法律所對的一些觸犯了法律的違法犯罪分子所進行的強制性的法律改造,使之違法行為得到了強制性的矯正。

預防作用

對於法律的預防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明示作用和執法的效力以及對違法行為進行懲治力度的大小來實現的。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們知曉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什麼是可以做的。

㈤ 簡述尊重法律權威的基本要求

尊重法律權威的基本要求:

(1)信仰法律。應當相信法律、信奉法律,樹立崇尚法律、信仰法律的牢固觀念,增強對法律的信任感、認同感。法律要發生作用,全社會都要信仰法律。

(2)遵守法律。要用實際行動捍衛法律尊嚴,保障法律實施。參與社會活動,實施個人行為,都要以法律為依據,不得違反法律規范。

(3)服從法律。應當擁護法律的規定,接受法律的約束,履行法定的義務,服從依法進行的管理,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4)維護法律。爭當法律權威的守望者、公平正義的守護者、具有良知的護法者。

(5)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責任和義務擴展閱讀

1、法律的內在說服力是法律權威的內在基礎。

2、法律權威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在強制力的基礎之上。法律權威的樹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強制力和內在說服力。法律的內在說服力是法律權威的內在基礎,必要的外在強制力是樹立法律權威不可缺少的條件。一個人只有從內心深處真正認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會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

3、如,老人摔倒無人攙扶、做好事反被誣告甚至見死不救等現象,雖然並不普遍,卻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其實,幫扶弱者、見義勇為,不僅是一種道德訴求,也為我國法律所規定和保護,已經成為具有法律性質的社會行為,體現在我國的殘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中,以及不少地方制定的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中,這對踐行法律、弘揚正氣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所以,大學生要遵法守規、抑惡揚善,做新時代的護法使者。

㈥ 尊重憲法和法律的義務有哪些

1.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
(1)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就和經驗的集中體現,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唯一正確道路。它包括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三個方面的核心要義。
①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根本制度基礎,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制度保障。
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是全面依法治國的行動指南。
(2)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相統一
①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
②人民當家作主是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本質要求
③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的治國方略
(3)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①正確認識法治和德治的地位
②正確認識法治和德治的作用
③正確認識法治和德治的實現途徑
(4)加強憲法實施,落實依憲治國
①深刻認識憲法實施和依憲治國的重大意義
我國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通過科學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大法,是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的裉本活動准則。
加強憲法實施,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共同責任和歷史使命。憲法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國家權力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加強憲法實施,才能鞏固和發展國家根本制度,完成根本任務,保證國家權力依法規范運行,並使公民基本權利切實得到實現,公民基本義務切實得到履行。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使黨的領導的正當性和合法性毋庸置疑。加強憲法實施,對於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黨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領導核心,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②全面實施憲法的基本要求
一要在全社會樹立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要充分利用每年12月4日這一法律規定的國家憲法日,普及憲法知識。二要加強憲法實施。三要加強憲法實施,要堅持黨的依憲執政,自覺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黨的各級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要帶頭尊重憲法、學習憲法、執行憲法和維護憲法,並帶頭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做憲法實施的表率。
③准確把握憲法實施的正確方向
加強憲法實施,堅持依憲治國和依憲執政,要注意與西方國家憲政劃清界限。西方國家實行的憲政,是建立在資產階級民主政治法律制度基礎上的,是根據西方國家的歷史傳統和現實國情確立和不斷發展的,它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實行多黨制,主要表現為多黨競爭,輪流執政;二是實行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分立,相互制衡;三是實行議會民主,主要表現為兩院制;四是實行軍隊國家化;五是強調司法獨立,等等。這種憲政制度不適合我國國情,決不允許把我國的憲法實施與西方國家的憲政混為一談。
2.培養社會主義法治思維
(1)法治思維的基本含義和基本內容
法治思維方式是指人們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則和標准判斷、分析和處理問題的理性思維方式。法治思維方式與人治思維方式有著根本的區別。法治思維的內涵豐富、外延寬廣,從不同的角度,可以進行不同的解讀。法治思維主要表現為價值取向和規則意識兩個方面,價值取向是指個人如何看待和對待法律,規則意識是指個人如何用法律看待和對待自己。一般來講,法治思維包括法律至上、權力制約、公平正義、人權保障、正當程序等內容。
①法律至上
法律的至上性,具體表現為法律的普遍適用性、優先適用性和不可違抗性。
②權力制約
國家權力是人民所賦予的(權為民所賦),應為人民而行使(權為民所用),因此權力運行必須受到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制約原則可以概括為職權由法定、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四項要求。
③公平正義
權利公平包括三重含義:一是權利主體平等,國家對每個公民「不偏袒」、"非歧視」;二是享有的權利,特別是基本權利平等;三是權利保護和權利救濟平等。機會公平是指生活在同一社會中的成員擁有相同的發展機會和發展前景,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機會公平包括起點平等:國家和社會要積極為社會成員的發展創造條件,並努力創造平等的起點;發展平等:社會成員的發展進步權要受到同等尊重,不斷拓展社會成員的發展領域;代際平等:不僅要關注當代人的平等機會,還要考慮後代人的機會平等。規則公平是指對所有人適用同一的規則和標准,不得因人而異。包括法律規則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內容面前人人平等和法律保護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權,任何人也不會被法律排除在保護之外。救濟公平是指為權利受到侵害或處於弱勢地位的公民提供的救濟公平。救濟公平包括司法救濟公平,即司法要公正對待每一個當事人,致力於實現司法公正;行政救濟公平,即政府對需要救濟的社會成員提供的救濟服務要一律平等,不得區別對待;社會救濟公平,即社會對需要救濟的社會成員提供的社會救濟服務要一律平等,不得厚此薄彼。
④人權保障
人權是人作為人所享有或應當享有的權利。法律的重要使命就是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權,不得以任何借口侵犯人權。人權的法律保障包括憲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護和司法救濟。憲法保障是人權保障的前提和基礎。立法保障是人權保障的重要條件。行政保護是人權保障的關鍵環節。司法救濟是人權保障的最後防線。
⑤正當程序
程序具有獨立的價值和意義,程序問題與實體問題同等重要。人們應當通過正當程序追求實體公正的結果。只有按照正當程序處理問題,處理結果才具有公信力和權威性。中立性是正當程序的底線標准。
(2)培養法治思維的途徑
①學習法律知識
②掌握法律方法
③參與法律實踐
④養成依法辦事習慣
3.尊重社會主義法律權威
(1)尊重法律權威的重要意義
①尊重法律權威是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和法治思維的核心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前提條件。
②尊重法律權威對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極為重要。
③尊重法律權威是實現人民意志、維護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權利的基本途徑。
④尊重法律權威是維護個人合法權益的根本保障。
(2)尊重法律權威的基本要求
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翁,是法治國家的建設者和捍衛者,尊重法律權威是其法定義務和必備素質。尊重法律權威的基本要求主要在如下四個方面。
①信仰法律
②遵守法律
③服從法律
④維護法律

㈦ 公民應盡的法律義務有哪些

公民義務具有以下特徵: (1) 法定性。法律義務產生與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專規定,即法律義務屬的設定權在於國家權力。(2) 強制性。法律義務是法律上必須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為,當事人不能放棄和改變,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3) 約束性。不僅表現為義務人對自己行為的抑制,而且是義務人實現其權利與自由的手段。
我國的憲法既確定了公民當享有的基本權利,又規定了公民應盡的義務。基本內容有: (1) 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參加國家的經濟、政治等各項社會生活,關心國家大事,履行和監督公職人員的工作,同危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行為作斗爭。(2) 自尊自重自愛,盡力發揮自己的作用為社會作貢獻。(3) 自覺遵守紀律,維護法律,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言行。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基本義務主要有: 遵守憲法和法律;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各民族的團結;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依法服兵役、納稅;有勞動和接受教育的義務;以及贍養父母、教育子女和實行計劃生育等義務。

㈧ 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是不是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是公民的義務,不是權利。

《憲法》
第三十三條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㈨ 法律遵守是指公民個人按照法律規定行使權利和權利以及履行職責和義務的活動。這句話為什麼錯了

因為主體寫少了,法律尊重不僅指公民。
法律遵守是指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依照法律規定行使權力和權利以及履行職責和義務的活動。在社會主義國家,一切組織和個人都是守法的主體。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器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㈩ 遵守憲法和法律和義務

憲法是母法,任何與他想沖突的法律都是無效的。其次是法律,然後是行政法規章 部門法規 規章 一般規定的都是些公民禁止性的,只要上面沒規定的就不違法,即我們有義務不作為那些就行.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