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招投標書有法律效力嗎

招投標書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2-01-08 10:00:12

❶ 關於招投標法的法律法規

關於招投標法的法律法規如下:
違反本法規定,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而不招標的,將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化整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規避招標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項目合同金額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對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國有資金的項目,可以暫停項目執行或者暫停資金撥付;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招標代理機構違反本法規定,泄露應當保密的與招標投標活動有關的情況和資料的,或者與招標人、投標人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五萬元以上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單位罰款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暫停直至取消招標代理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招標人以不合理的條件限制或者排斥潛在投標人的,對潛在投標人實行歧視待遇的,強制要求投標人組成聯合體共同投標的,或者限制投標人之間競爭的,責令改正,可以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任何單位違反本法規定,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區、本系統以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參加投標的,為招標人指定招標代理機構的,強制招標人委託招標代理機構辦理招標事宜的,或者以其他方式干涉招標投標活動的,責令改正;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的處分,情節較重的,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處分。

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違反本法規定,中標無效的,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的中標條件從其餘投標人中重新確定中標人或者依照本法重新進行招標。

❷ 中標的法律效力

中標通知書實質上就是招標人對其選中的投標人的承諾,是招標人同意某投標人的要約的意思表示。但是招標投標法對於中標通知書的規定,有兩點不同於合同法關於承諾的規定。一是合同法規定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發生法律效力,而中標通知書只要發出後即發生法律效力。在中標通知書發出以後,如果招標人改變中標結果,或者中標人放棄中標項目,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二是合同法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而中標通知書發出後,承諾雖然發生法律效力,但在書面合同訂立之前,合同尚未成立。招標投標法這種特殊的規定,是為了適應招標投標的特殊情況,更加有利於招標人對投標人的約束,保護招標人的權利。
中標通知書發出後,如果招標人改變中標結果或者中標人放棄中標項目,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這種法律責任是指締約過失責任。由於招標人或者投標人的上述行為在訂立合同時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給對方造成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訂立招標合同
招標合同,是指招標人和中標人依照招標文件和投標文件訂立的確定招標人和中標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的書面協議。根據招標投標法第46條的規定,合同訂立的時間,是自中標通知書發出之日起30日內。招標合同的形式,必須採用書面形式。招標合同的內容,應該是對招標文件和投標文件中所載內容的肯定。招標人和投標人不得再行訂立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的其他協議。 接受分包的人的連帶責任。根據合同法原理,在分包合同關系中,分包人只與中標人有合同關系,而與招標人沒有合同關系。分包人僅就分包合同的履行向中標人負責,而不直接向招標人承擔責任。但是,由於分包人的工作直接關繫到整個中標項目的完成及其質量,有必要適當加重分包人的責任,以維護招標人的權益。招標投標法作出特殊規定,接受分包的人就分包項目承擔連帶責任。也就是說,分包項目出現問題時,招標人既可以要求中標人承擔全部或者一部分責任,也可以直接請求分包人承擔全部或者一部分責任。

❸ 招標投標法是什麼法

招標投標法是國家用來規范招標投標活動、調整在招標投標過程中產生的專各種關系的屬法律規范的總稱。
按照法律效力的不同,招標投標法律規范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頒發的招標投標法律;
第二層次是由國務院頒發的招標投標行政法規以及有立法權的地方人大頒發的地方性招標投標法規;第三層次是由國務院有關部門頒發的有關招標投標的部門規章以及有立法權的地方人民政府頒發的地方性招標投標規章。
本法所稱的招標投標法,是屬第一層次上的,即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頒布的招標投標法律。
《招標投標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法律,是整個招標投標領域的基本法,一切有關招標投標的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都必須與《招標投標法》相一致。

❹ 招標文件的法律效力

招標文件是要約邀請,通過招標投標方式訂立合同的,投標人向招標人發出的投標為回要約,招答標人的定標為承諾。承諾發出後即合同生效,我國立法對要約的生效時間採取到達主義,即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才生效。
《合同法》第16條有規定。

❺ 中標通知書一經發出,是否具有法律效應

中標通知書一經發出,具有法律效力。

依照我國《合同法》的規定,招標公告屬於要約邀請。而招標文件實質上是招標公告內容的具體化,所以也屬於要約邀請的范疇。所謂要約邀請,依照《合同法》第15條的規定,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

所謂要約,依照《合同法》第14條的規定,是指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從合同法意義上講,招標人的招標是指招標人採取招標公告或者投標邀請書的方式,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發出,以吸引其投標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屬於要約邀請。

投標是指投標人按照招標人的要求,在規定的期限內向招標人發出的包括合同主要條款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屬於要約。但招標文件又不同於合同法意義上的一般的要約邀請,本法對招標文件的編制和內容等方面作了嚴格規定。

(5)招投標書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合同分類:

一、計劃合同與普通合同。

凡直接根據國家經濟計劃而簽訂的合同,稱為計劃合同。如企業法人根據國家計劃簽訂的購銷合同、建設工程承包合同等。

普通合同亦稱非計劃合同,不以國家計劃為合同成立的前提。公民間的合同是典型的非計劃合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以來,計劃合同日趨減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計劃合同已被控制在很小范圍之內。

二、雙務合同與單務合同

雙務合同即締約雙方相互負擔義務,雙方的義務與權利相互關聯、互為因果的合同。如買賣合同、承攬合同、委託合同(無償有償都是雙務)、保管合同(無償有償都是雙務)。

單務合同指僅由當事人一方負擔義務,而他方只享有權利的合同。如贈與(唯一一個純粹的無償合同)、自然借款(無償有償都是單務)等合同為典型的單務合同。

❻ 合同簽訂後,投標書是否還具有法律效力

投標書是合同不可分割的附件,但合同的效力大於投標文件,也優先於投標文件。
有沖突按合同執行。

❼ 中標後,未簽合同前,投標書是否存在法律效力

同二樓,招標文件相當於要約邀請,投標文件相當於要約,中標通知書相當於承諾。按合同內發生的要素,一旦容發出中標通知書,即使沒簽書面合同,合同實際上已經成立,對雙方都有約束力。只是,中標通知書按規定應採用書面格式,甚至對必須招標項目,中標通知書還必須主管部門核准後才會發出。
你的情況只能認定為招標人未發出中標通知書。(如果你有證據表明,對方有口頭上的表示並且得司法機構的採信也不會改變這個事實,只是在司法裁定時對你有利而已。)
處理方式:
首先,中標通知書的發出有時間限制,可在這上面做文章。
其次,法律規定簽訂合同時不得背離招投標實質內容。
可按締約過失責任或者預期違約或者無效合同條款來處理,總之途徑很多,看你按那個立場尋求司法救濟。

❽ 請問中標通知書什麼時候對招投標雙方產生法律效力

中標通知書以發出後具有法律效力,而不是以中標人收到中標通知書後發生法回律效力。答

《招投標法》
第四十五條第二款 中標通知書對招標人和中標人具有法律效力。中標通知書發出後,招標人改變中標結果的,或者中標人放棄中標項目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第四十六條 招標人和中標人應當自中標通知書發出之日起三十日內,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人的投標文件訂立書面合同。

❾ 為了方便投標,刻投標專用章是否合理合法,投標期間加蓋投標專用章是否與加蓋公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可以為了投標而刻章,投標專用章如果經過了法定刻製程序,即可以認定為公章。從法律意義上來說,只要經過法定的程序並且到相關部門備了案,投標專用章就屬於公章的范疇。

僅僅將公章的范疇認定為法人公章、財務專用章、合同專用章是不全面的。我國對公章的認定一直缺乏嚴格的約束。

一般來說,如果經過了法定的刻製程序,到公安部門備了案,並且到公安部門指定的場所刻制,最後到工商部門備案的,都可以認定為公章。當然,如果投標專用章沒有經過法定的程序,沒有到相關部門備案,就不能將其劃定為公章的范疇。

《合同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因為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義從事民事活動時代表公司,因此僅有法定代表人簽字也能使合同成立生效。同理,雖然沒有加蓋公章,但如果在合同上簽字的人得到了公司相應的授權,那麼合同一樣是有效的。

(9)招投標書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申請企業法人開業登記的單位,經登記主管機關核准登記注冊,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後,企業即告成立。

企業法人憑據《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可以刻制公章、開立銀行帳戶、簽訂合同,進行經營活動。」 一個企業法人領取了營業執照以後,即可刻制三枚公章並在工商局備案:公章、合同專用章和財務專用章。一般來說,這三枚公章是具有代表企業法人行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印鑒。

基於以上規定,我們可以如下解釋:

(1)有權代理。若分公司在總公司的授權范圍內簽訂合同,屬有權代理,其簽訂的合同有效;

(2)無權代理。若分公司無總公司的授權,或超越總公司的授權,屬無權代理,其簽訂的合同無效;

(3)表見代理。雖屬無權代理,但合同相對方(如貴司)有理由相信分公司有完全的代理權的,屬表見代理,其簽訂的合同仍然有效。

因此,在需要蓋公司公章的地方使用分公司章時,應要求分公司提供總公司的授權函,明確分公司章的使用許可權。同理,辦事處亦可據此執行,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解釋或質疑。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