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企業高管法律責任

企業高管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1-09 07:23:28

1. 公司法中的高管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1)刑事責任。企業高管的犯罪主要集中在經濟類犯罪,比較常見的是:偷稅罪、內挪用資金罪、職務侵佔罪容、企業人員受賄罪等。從企業設立、運營到終止的整個過程中,企業高管們都有可能面臨犯罪的風險。
(2)民事責任。在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法規,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若是董事會決議因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致使公司遭受嚴重損失的,那麼參與決議的董事負有賠償責任。另外,《公司法》還增加了股東代表訴訟的規定,賦予股東對董事及高管提起賠償的訴訟權利。
(3)行政責任。由於行政責任一般只是警告、罰款等,導致很多企業高管容易忽略這項責任。《產品質量法》《證券法》《稅收徵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對行政責任均有規定。

2. 公司高管從事同一行業高管,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第一,如果這個高管與公司簽訂的合同或公司的股東(大)會同意其在同一行業擔任高管,回則這個高管在法律上無責任。

第二,如果沒有上述「第一」所說的情況,則這個高管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條規定了公司高管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了公司高管「未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同意,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屬於公司的商業機會,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業務」,違反前款規定所得的收入則應當歸公司所有。《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規定了競業限制,《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規定了違反競業限制的責任,即「違反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公司高管若未經同意從事同一行業高管,公司可先收集證據,再發函給這個高管,警示其辭去其他公司的高管,如答果不辭去,公司可開除,並要求其賠償損失。如果這個高管不理睬發函,可直接向法院起訴。

3. 企業高管有哪些法律責任與風險

一幫人拿著滾杠帶著口罩,把我的車用拖車拖車二十四小時,然後他們把車放在派出所說說租賃公司拖錯車了,他們該不該負刑事責任

4. 董事高管違反忠實法定義務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董事高管違反忠實義務所得利益,歸入公司;給公司造成的損失,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5. 公司高管在管理公司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1)刑事責任。企業高管的犯罪主要集中在經濟類犯罪,比較常見的是:偷稅罪、挪用專資金罪、職務侵佔屬罪、企業人員受賄罪等。從企業設立、運營到終止的整個過程中,企業高管們都有可能面臨犯罪的風險。
(2)民事責任。在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法規,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若是董事會決議因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致使公司遭受嚴重損失的,那麼參與決議的董事負有賠償責任。另外,《公司法》還增加了股東代表訴訟的規定,賦予股東對董事及高管提起賠償的訴訟權利。
(3)行政責任。由於行政責任一般只是警告、罰款等,導致很多企業高管容易忽略這項責任。《產品質量法》《證券法》《稅收徵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對行政責任均有規定。

6. 公司高管應盡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公司法中的高管的法律責任有:
1、刑事責任。包括偷稅罪、挪用資金罪、職務侵佔罪、企業人員受賄罪等。
2、民事責任。發生轉讓方的股權瑕疵和受讓方的支付違約情形時,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行政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條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佔公司的財產。
第一百四十九條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7. 破產公司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企業董事、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忠實義務、勤勉義務,致使所在企業破產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自破產程序終結之日起三年內不得擔任任何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第一百二十五條企業董事、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忠實義務、勤勉義務,致使所在企業破產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有前款規定情形的人員,自破產程序終結之日起三年內不得擔任任何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7)企業高管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第四章 債務人

第三十條 破產申請受理時屬於債務人的全部財產,以及破產申請受理後至破產程序終結前債務人取得的財產,為債務人財產。

第三十一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一年內,涉及債務人財產的下列行為,管理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無償轉讓財產的;

以明顯不合理的價格進行交易的;

對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的;

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的;

放棄債權的。

第三十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六個月內,債務人有本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仍對個別債權人進行清償的,管理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但是,個別清償使債務人財產受益的除外。

第三十三條 涉及債務人財產的下列行為無效。

為逃避債務而隱匿、轉移財產的;

虛構債務或者承認不真實的債務的。

第三十四條 因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或者第三十三條規定的行為而取得的債務人的財產,管理人有權追回。

第三十五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債務人的出資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資義務的,管理人應當要求該出資人繳納所認繳的出資,而不受出資期限的限制。

8. 如何區分企業法人和財務負責人的法律責任

一般在單位犯罪的情況下只追究兩種人的法律責任:

第一種人是直接負責人。也就是違法行為的指使者,可以是法人代表、也可以是財務經理、財務總監。

第二種人就是直接責任人,也就是違法行為的經辦人,一般是單位的會計。

對於法人代表而言,只有在三種情況才會要求法人對偷稅犯罪行為來承擔法律責任:

第一種情況,如果法人代表是涉稅違法行為的直接責任人。偷稅行為是法人代表自己做的,公司其他人不知道。那麼就要承擔法律責任。

第二種情況,法人代表授意企業的財務總監、會計操作的,那就要承擔法律責任。例如劉曉慶稅案中,電視台播放劉曉慶的連續劇所付的款項,應做營業收入。

但是等會計請示她的時候,她要求將這部分收入掛在往來賬上。那麼這種行為就屬於劉曉慶指使行為。

第三種情況,明知道單位有偷稅的行為,法人代表並不制止。雖然在這種情況下,法人代表沒有參與違法行為,但明知道單位有偷稅的行為不制止的,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8)企業高管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財務總負責人承擔的法律風險

財務總監作為公司財務方面的總負責人,他既擁有所有者賦予的代表其對公司進行財務方面監督與控制的職能,也有協助公司管理者(總經理)參與經營管理職能,同時還兼有維護社會公眾利益的職能。從公司治理的法律理論及實踐來看,財務總監本身具有內部治理與外部治理雙重身份。

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忠實與勤勉義務來源於《公司法》第148條的規定。所謂「忠實義務」,是指高管在執行公司業務時所承擔的以公司利益作為自已行為和行動的最高准則,不得追求自己和他人利益的義務。

直白地說,就是公司高管不得有貪心,不得為自己和為別人謀取不當利益。所謂「勤勉義務」,就是要求公司高管在處理公司事務時能像處理個人事務時那麼認真和盡力,或者說高管必須以一個謹慎的人在管理自己的財產時所具有的勤勉程度去管理公司的財產。

我國《公司法》對財務總監應承擔的民事責任作了清晰表述,第149條規定,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152條規定,公司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法律、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損害股東利益的,股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9. 總經理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根據《公司法》第五十條規定 總經理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公司的回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答組織實施董事會決議;
(二)組織實施公司年度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三)擬訂公司內部管理機構設置方案;
(四)擬訂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五)制定公司的具體規章
(六)提請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經理、財務負責人;
(七)決定聘任或者解聘除應由董事會決定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負責管理人員;
(八)董事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