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代替支付的法律責任

代替支付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1-10 18:15:23

Ⅰ 作為受託支付的收款人,卻沒把款或者貨給貸款人負擔什麼法律責任

可以先協商 無法協商的話 如果有簽合同協議 收集證據去法院起訴維權

Ⅱ 受託支付 虛假合同收款方的法律責任

作為第三方,其收款行為事先經三方協商一致同意並自願簽署的合同權益轉讓合同的約定,此時,若排除第三方收款單位有虛構合同欺詐的共謀行為,作為第三方收款人,仍應執行法律條款中的先合同義務和附隨合同義務,返還不當得利,作為合同詐騙受害一方的支付方,亦有權向人民法院主張不當得利的返還。

若查明收款單位事先明知詐騙行為前提下則構成合同欺詐,此乃涉及刑案范疇(略)。

Ⅲ 公司代替員工簽勞動合同會負什麼法律責任

公司代替員工簽訂的勞動合同是無效的,認定為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主張雙倍工資,並且可以要求補簽勞動合同。
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就應當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超過一個月未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主張支付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內的雙倍工資。超過一年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訂立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二十六條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五條 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經用人單位書面通知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但是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其實際工作時間的勞動報酬。
第六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並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

前款規定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
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視為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當立即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

Ⅳ 第三方支付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誰能提供下么

關於第三抄方支付現在國家襲有以下法律法規:
1、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
2、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3、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業務系統檢測認證管理規定
4、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
5、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
6、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

Ⅳ 違反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根據《刑法》、《票據法》、《票據管理實施辦法》、《支付結算辦法》等法律、法規、制度的規定,單位和個人違反相關法律規定辦理支付結算,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1.單位或個人簽發空頭支票或者簽發與其預留的簽章不符的支票,不以騙取財物為目的的,由中國人民銀行處以票面金額5%但不低於1000元的罰款;持票人有權要求出票人賠償支票金額2%的賠償金。屢次簽發空頭支票的,銀行有權停止其支票或全部的支付結算業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商業承兌匯票的付款人對到期的票據故意壓票、拖延支付的,由中國人民銀行處以壓票、拖延支付期間內每日票據金額7‰。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記過、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
3.非經營性存款人違反規定開立銀行結算賬戶,偽造、變造證明文件欺騙銀行開立銀行結算賬戶,違反規定不及時撤銷銀行結算賬戶的,給予警告並處以1000元的罰款;屬於經營性的存款人有上述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並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非經營性存款人違反規定將單位款項轉入個人銀行結算賬戶,違反規定支取現金,利用開立銀行結算賬戶逃廢銀行債務,出租、出借銀行結算賬戶,從基本存款賬戶之外的銀行結算賬戶轉賬存入、將銷貨收入存入或現金存入單位信用卡賬戶的,給予警告並處以1000元罰款;經營性的存款人有上述行為的,給予警告並處以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存款人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存款人地址以及其他開戶資料的變更事項未在規定期限內通知銀行的,給予警告並處以1000元的罰款。
5.存款人偽造、變造、私自印製開戶許可證的,屬非經營性的處以1000元罰款:屬經營性的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偽造、變造票據、托收憑證、匯款憑證、信用證和信用卡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情節嚴重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7.明知是偽造、變造或作廢的匯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冒用他人的匯票、本票、支票的;簽發空頭支票匯或者與其預留印鑒不符的支票、騙取財物的;匯票、本票的出票人簽發無資金保證的匯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時作虛假記載,騙取財物的;使用偽造、變造的委託收款憑證、匯款憑證等其他銀行結算憑證的,屬於金融票據詐騙活動。使用偽造、變造的信用證或者附隨的單據、文件的;使用作廢的信用證或騙取信用證的,屬於信用證詐騙活動。
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活動,數額較大,或進行信用證詐騙活動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8.明知是偽造的信用卡而持有、運輸的,或者明知是偽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運輸,數量較大的;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數量較大的;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取信用卡的;出售、購買、為他人提供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的;竊取、收買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資料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金;數量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
9.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取的信用卡的;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惡意透支的屬於違規使用信用卡行為。
有上述情形且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Ⅵ 公司法定代表人代替公司支付了合同履行金出現糾紛應如何處理

1、公司和合同相對方關於履行合同的糾紛,按照合同相對方簽訂的合同處理,一般是先協商,協商不成的按合同起訴或仲裁。法定代表人墊付貨款對方接受的,視為公司支付合同價款。
2、公司和法定代表人關於代付貨款發生的糾紛,公司不認可法定代表人的代付行為或代付金額的,一般是先協商,協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可向法院起訴。

Ⅶ 關於代為支付的法律問題。

1、「案由是什麼?借款糾紛還是不當得利。由於本案時間久遠,不當得利的話有時效問題。如果訴借款糾紛的話,沒有借款合同只有代付事實,能否得到法院支持? 」:
(1)你應先解決的問題不是以什麼案由起訴,而是要先看看你手裡的證據能不能支持你勝訴:訴借款糾紛,你有借款合同或是借條欠條之類的證據嗎?訴不當得利,你能證明你當初不是贈與嗎?
(2)「不當得利的話有時效問題」:借款糾紛也一樣有訴訟時效的問題:從約定的借款償還期限到期後2年;如果沒有約定還款期限,從債權人主張還款時起2年。
(3)借款糾紛:如果沒有借款合同或借條欠條之類,有當事人承認借款事實、其他知情人的證言或錄音也可以證明借款事實的存在。
(3)關鍵是:不管以什麼案由起訴,你是否有證據證明債務存在、證明你在訴訟時效期間內曾經主張債權或是B曾經承諾還款,沒有時效中止或中斷的證據,你即使有借款合同也喪失了勝訴權,喪失了勝訴權,起訴又有何意義?

2、「如果訴借款糾紛,可否要求利息?利息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嗎? 」:
沒有約定利息的,一般視為無利息。但你可以要求利息,是否准許有法院確定。

3、「現B因犯罪被監禁,請問本案可否有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是。

4、「A企業為B自然人代負房款」:
(1)我來猜測一下,如果B曾經是顯要或是大權在握的人:這事最好不要再提,有可能涉嫌行賄受賄。
(2)如果B不是以上一類的人:企業權力機關在證明當時企業領導人「為B代付房款」的行為沒有經過法定程序批準的情況下,可以起訴當時企業的領導人請求讓他賠償企業的損失,但去追究B的責任、讓B返還房子或是房款,一是證據難找,二是時效已過,難。

Ⅷ 以實物替代貨幣支付工資違法嗎

是屬於違法的,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工資必須是以貨幣的形式發放的。工資是勞動者的報酬,勞動者的這項權利必須得到充分保障,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支付。

熱點內容
勞動法立法發展 發布:2025-07-04 13:05:54 瀏覽:268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管理辦法 發布:2025-07-04 13:03:34 瀏覽:322
道德經國學 發布:2025-07-04 13:01:44 瀏覽:962
道德利劍 發布:2025-07-04 13:01:39 瀏覽:214
3條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4 13:00:02 瀏覽:879
台灣民法研究 發布:2025-07-04 12:32:14 瀏覽:913
勞動法社保條款 發布:2025-07-04 12:27:29 瀏覽:377
天津知名律師 發布:2025-07-04 12:18:40 瀏覽:900
法院的訴訟義務 發布:2025-07-04 12:17:02 瀏覽:662
什麼是經濟法主體 發布:2025-07-04 11:58:51 瀏覽: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