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在職攻讀法律碩士聯考專業綜合考試真題

在職攻讀法律碩士聯考專業綜合考試真題

發布時間: 2022-01-10 18:23:41

❶ 2014在職攻讀法律碩士聯考專業綜合考試題型與分值。

您好,這個不了解,到網路相關網頁查詢下相關信息吧,咨詢專本科、考研歡迎向158教育在線知道提問。

❷ 急求2011年及2012年在職攻讀法律碩士聯考專業綜合課真題

這有公布?找相應貼吧問會更方便

❸ 2013年在職法律碩士考試問題

1、在職法律復碩士是一月制份報名的
2、具體的考試科目及所需要的書籍你可以去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zzyjs 上去詳細的查看下
3、在職的是比統招的要好考一些,通過率也會高一些
4、考什麼樣的學校要看你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你可以去網站上做一套職業測評,看看自己目前的情況考哪所高校更容易通過再定,英語應該撿起來沒有那麼難,多看些資料,不行就報個班學,應該不是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用

5

❹ 十月份考的在職法碩復習資料推薦

在職法律碩士考試科目:政治理論、外國語(英語、俄語、日語)、專業綜合考試(含刑法學、民法學、法理學、中國憲法學、中國法制史),共計3門。其中,政治理論由各招生單位單獨組織,時間自行安排;其餘兩門全國聯考。 一般分數到190分左右,即可錄取。
一、政治是個招生單位自主命題,因而你需要根據報考院校自己查歷年真題,參考書可以看《任汝芬序列一》,這是一月考研的書,但是寫得很全面,並且精簡,因而看起來又不會很累。
二、英語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詞彙,二是真題。詞彙買一本四級就可以了,因為在職法碩英語是三級水平。在職聯考英語歷年真題,可以買,也可以在網上下,你用網路搜「在職碩士聯考英語真題」。沒有你找我。
三、專業課,可以買一本《在職攻讀法律碩士聯考專業綜合考試考點大串講(2010在職法碩)》,書不錯,很全面,講的也不是很深。另外真題也是要做的,並且很關鍵,你登陸中國法律碩士聯盟論壇,裡面有一個專門的在職法律碩士的分區,進去之後可以找到歷年真題的下載帖,免費注冊後就可以下載,你下不到可以給我留言,我再發給你。
四、不用看一月考研的資料,兩者根本不是一回事,命題方向不同,難度也完全不在一個層面。大綱嗎,看不看都行,復習材料商都有,一般沒什麼意義。
另外給你推薦兩個網站,一個是上面說的:中國法律碩士聯盟論壇,在職法碩分區;
另一個是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有什麼其他問題可以給我留言,祝你考研成功!

❺ 2010年的《在職攻讀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聯考專業綜合考試大綱》哪裡提供免費下載

《在職攻讀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聯考專業綜合考試大綱》西安供書中心:西安指南針書店,地址:西交大南門對面金水路54號。

❻ 在職攻讀法律碩士聯考專業綜合考試考點大串講 這本書復習可以嗎 好嗎

好 你可以關注下我的名字 有更多考研資料

❼ 2019年法律碩士聯考(非法學)專業綜合試題及答案解析

21法碩真題及參考答案

鏈接:

提取碼:klp9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❽ 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法律碩士)考什麼怎麼准備

首先,對於在職人員來說,復習時有幾個不利之處:
一、工作繁忙,壓力大;
二、時間少,確切地說,用來學習的時間少;
三、多年離開了書本,對有關知識比較生疏,反映和接受能力也不如從前學生時代。
針對以上情況,建議在職人員在復習時應做到:
(1)充分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在職人員工作之時應該盡可能將工作之事完成,從而不佔用工作的時間,最大限度地用業余時間來復習准備聯考。
(2)有重點地看書,時間是非常很寶貴的,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非重點非必考內容上,不必面面俱到。
(3)背誦記憶。不要過多地理解,而要多背誦記憶重點內容。
(4)尋求輔導效果比自己埋頭苦學要好。
(5)制定一個學習計劃,一切在計劃之中完成。

❾ 誰有2011年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法律碩士專業綜合試卷答案急求!!!

科教園法律碩士學習 交流

熱點內容
歺飲立法 發布:2025-07-04 13:32:16 瀏覽:973
台州市司法局領導班子 發布:2025-07-04 13:19:53 瀏覽:235
知識民法典 發布:2025-07-04 13:19:43 瀏覽:715
老婆給老公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4 13:18:44 瀏覽:930
勞動法立法發展 發布:2025-07-04 13:05:54 瀏覽:268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管理辦法 發布:2025-07-04 13:03:34 瀏覽:322
道德經國學 發布:2025-07-04 13:01:44 瀏覽:962
道德利劍 發布:2025-07-04 13:01:39 瀏覽:214
3條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4 13:00:02 瀏覽:879
台灣民法研究 發布:2025-07-04 12:32:14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