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請收賬公司上門收款造成傷害負什麼法律責任

請收賬公司上門收款造成傷害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1-10 18:54:05

⑴ 欠條賣給收賬公司,我會負法律責任

對方欠了您多少錢呢?欠條轉讓的話必須告知債務人的,如果您要追賬回來的話,可以請求司法途徑,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對方支付所欠款項。

⑵ 別人欠我錢,我請收賬公司收款,如果出了什麼法律糾紛我是否要負法律責任

要負法律責任的。

你簽訂的委託協議,出了問題全由收賬公司負責,但是協議只有當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才具有國家法律約束力。而討債公司的存在是不合法的,所以這種協議在法律層面來講是無效的。

2000年,國家經貿委,公安部,工商三部委聯合下發了一份名位「取締各類討債公司,嚴厲打擊非法討債活動的通知」,該通知明確將討債公司定性為違法,同時將各類打著商務咨詢,經濟委託名義的討債公司也涵蓋在內。

通知中對非法討債的性質和行為有一個非常准確的定義,「討債公司承攬討債追賬業務,不具有法律賦予的許可權和強制力,一般雇請下崗、退休及其他社會閑散人員,採取上門催討、死纏硬磨、跟蹤或損壞債務人名譽等手段獲取報酬;

有的甚至以威脅、恐嚇、哄騙、敲詐甚至綁架等暴力手段危害債務人的人身安全,謀取非法收益」。

雖然現在的「討債公司」一般都是打著「商務調查」「商務咨詢」的牌子,但其實質卻從事著非法討債的活動。

因此,所以僱傭討債公司的僱主與討債公司之間簽訂的「討債協議」實質上起不到保護債權人的任何作用。

(2)請收賬公司上門收款造成傷害負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合法的討債方法:

1、先了解債務人的還款能力。比如名下的存款,工資,房產,車子,公積金等。

2、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

3、要求法院「保全」」查封「其名下的相應資產,並辦理相關的查封保全手續,如提供一些擔保等。

4、最好是協同法院一起去辦理查封保全等相關手續,以防對方提前得到消息而轉移資產。

5、如果順利查封保全住了和債務人借款額相應的資產。就可以靜等法院的開庭了。

6、判決書下達,如果對方敗訴並沒有提起上訴。

7、債權人就可以進入執行階段了。

⑶ 公司委託個人收賬,所發生的法律責任是個人負全責嗎

原則上,員工個人(代理人)在公司委託的代理許可權內的行為,其法律後果全部由公司(被代理人)承擔;超越代理許可權或無權代理的行為,即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代理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公司)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員工)負連帶責任。另外,員工個人在處理委託事項時,屬於職務行為,如果受到人身損害的,屬於工傷。

一、〈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

1、第六十三條第一、第二款規定: 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2、第六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的委託代理,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應當用書面形式。

書面委託代理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

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3、第六十六條: 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代理人不履行職責而給被代理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負連帶責任。

第三人知道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已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第三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二、〈工傷保險條例〉第14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 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 患職業病的;

(五) 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⑷ 財務人員不經審批簽字就付款負什麼法律責任

一、不負法律責任。

財務人員的職務行為是有公司授權的,不經審批簽字違反了公司內部的版管理制度,應按內權部管理制度予以處分。

二、按《侵權責任法》的規定,用人單位承擔員工因工作所造成的損害。

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

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⑸ 委託人委託他人收取欠款人的欠款,若受託人收賬手段不正確,造成對欠款人的人生傷害,請問委託人要承擔法

看委託人是否有授意受託人採用暴力收債的意圖,如指使他人採用非正常手段催欠,造成人身傷害,二者為共同犯罪,應承擔法律責任。委託人只是讓受託人代為清收欠款,對其採用手駿不知情,則受託人擔責。

⑹ 人為操作使公司受到損失的需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是否要負責任,主要是看你在此次事件中,是否存在嚴重過失,是否按照規定操作。如無,就可以爭取不負擔責任。如有,則需要討論承擔什麼責任?多大的責任?
其次,如需對損失承擔責任。則需要考慮。承擔責任的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對於事實依據,損失的大小,造成損失的參與度等考慮。法律依據則需要考慮與公司關於責任的合同約定,是否有明確的約定。
最後,即使有一定責任,公司可能要求賠償損失,那麼這個損失賠償也需要根據《勞動合同》約定,通過扣發工資來操作。或者通過勞動仲裁進行裁決賠償的標准。
希望對你有幫助,祝順利!

附相關的法律條文:《勞動合同法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條件、程序,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

(二)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三)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四)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五)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六)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七)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八)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九)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十)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十一)用人單位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十二)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十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十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⑺ 公司說我損害公司利益,要起訴我,要我負法律責任

要看具體案情,建議委託律師了解具體案情並提供法律幫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五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⑻ 輕傷害要負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根據受害者傷情的不同,會有不同的結果:
一、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通俗的說,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就可以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故意傷害致人輕傷,兩種情況:一是公安機關立案偵察,證據齊全後報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最後經法院審判。一旦公安機關予以立案偵查,進入訴訟程序,意味著,國家公權力的介入,意味著國家對於違法犯罪的行為追究刑事責任。公訴案件就不能私了。二是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屬於自訴案件,自訴案件主要還是鼓勵和解,原告只要自願撤訴被告就不必負法律責任,在實踐中,如果真的是輕傷,一般只要達成了賠償協議並執行了,一般不會判刑.
三、法醫鑒定為輕微傷的輕微傷害案件,公安機關進行雙方調解、賠償醫療費等達成協議,還可以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對打人者進行行政拘留、罰款等。 如果賠償達不成協議,可以向當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傷害所受的損失。

⑼ 員工在公司造成經濟損失,無力償還損失,要負法律責任嗎

要看你造抄成的是什麼損襲害。目前,我國法律只規定了僱主對雇員致人損害承擔責任。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9條規定:「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第三人損害的,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第三人損害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第11條規定:「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我國目前沒有明文規定雇員給僱主造成財產損失是否應承擔責任。參考人身損害的規定,只有在勞動者由於故意或重大過失,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情況下,勞動者才負賠償責任。如果勞動者沒有過失或者僅存在輕微過失,則無需賠償。這一點在很多法院的判決里得到支持

⑽ 造成輕傷害要負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1、建議到案發地的派出所報警
2、故意傷害他人致輕傷,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應當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
3、被害人傷情構成輕傷、重傷或者死亡,需要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4、依據:
1)《公安機關辦理傷害案件規定》第二十九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三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第一項規定,對故意傷害他人致輕傷,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以及被害人傷情達不到輕傷的,應當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
2)《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3)《刑法》(1997修訂)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熱點內容
台州市司法局領導班子 發布:2025-07-04 13:19:53 瀏覽:235
知識民法典 發布:2025-07-04 13:19:43 瀏覽:715
老婆給老公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4 13:18:44 瀏覽:930
勞動法立法發展 發布:2025-07-04 13:05:54 瀏覽:268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管理辦法 發布:2025-07-04 13:03:34 瀏覽:322
道德經國學 發布:2025-07-04 13:01:44 瀏覽:962
道德利劍 發布:2025-07-04 13:01:39 瀏覽:214
3條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4 13:00:02 瀏覽:879
台灣民法研究 發布:2025-07-04 12:32:14 瀏覽:913
勞動法社保條款 發布:2025-07-04 12:27:29 瀏覽: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