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西北政法大學法律碩士調劑
Ⅰ 西北政法大學法碩(法學)調劑過來很多人,讓我這個低分進復試的很是糾結。他們沒復試就調,是預預調劑么
這個很現實,但是個人必不可少
Ⅱ 16法碩非法學西北政法大學會有調劑嗎
這位網友,只要西北政法大學接收調劑生,你這個分數完全沒有問題進西北政法。因為西北政法每年的復試線都在國家線附近。
Ⅲ 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調劑
西北政法大學2017年碩士研究生復試分數線及復試調劑安排的通知
二、調劑安排
法學學術型專業(專業代碼前四位為「0301」)、全日制法律碩士、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學和公共管理專業一志願生源數量總體充足,不接收校外調劑。調劑專業目錄及條件詳見附件2.3.4.5,需要說明的是:
1.非全日製法律(法學、非法學)專業僅接收定向就業考生。根據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附件6),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在從事其他職業或者社會實踐的同時,採取多種方式和靈活時間安排進行非脫產學習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其入學時人事檔案、戶口關系均不轉入學校,在學期間不享受國家獎助學金、學業獎學金和國家助學貸款,畢業時就業手續按國家相關政策辦理。
2.所有調劑考生須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網址為http://yz.chsi.cn或http://yz.chsi.com.cn)的「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填報調劑志願,確定申請調劑我校相關專業。
3.各學院將通過「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向調劑考生發復試通知,考生收到通知後24小時內回復並按照各學院復試方案的具體要求參加復試,未及時回復視為放棄。
4.各學院將在復試結果公示結束後24小時內,通過研招平台向調劑考生發送擬錄取通知,考生應在24小時內回復,未及時回復視為放棄。
5.法律(非法學)、法律(法學)調劑進入復試的考生初試總成績按原成績量化計算。其他各專業調劑進入復試的考生初試總成績一律按「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基本分數線(一區)」量化計算。
Ⅳ 2016年西北政法大學接受研究生調劑嗎
2016年西北政法大學接受研究生調劑.1、考生憑網報時注冊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陸"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的網上調劑系統。如果忘記了用戶名或密碼,請使用「找回密碼」功能,輸入相關信息來找回用戶名或密碼;2、考生填報前請認真閱讀各招生單位在其招生單位信息欄目里公布的調劑要求和查詢各專業缺額信息;3、通過調劑系統選擇需要調劑的招生單位和專業(可選擇兩個志願);4、確認提交調劑志願後,招生單位將盡快反饋是否參加復試的通知。請考生及時登錄調劑系統,查看志願狀態和招生單位的反饋通知。如果收到復試通知,請考生按照招生單位的調劑要求辦理相關手續;5、復試沒有通過的考生可以繼續參加調劑志願的填報;6、考生填報調劑志願的時候,聯系方式尤為重要,是招生單位主動聯系的一個重要方式,請仔細填寫;
Ⅳ 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法律碩士(法學)調劑復試的刷人比例是多少,初試323穩妥嗎,需要本科院校是211985嗎
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專業法律碩士(法學)不接受校外調劑的學生,僅接收回報考西北政法大學(一答志
願)法學各專業考生調
劑(專業代碼為 0301xx)
且報考時本專科畢業專業為法學(專業代碼
0301xx)。
西北政法大學實行差額復試,比例為 1:1.2;
2。
西北政法大學的「接收調劑人數」= 招生規模×120% -上線考生數,調劑考生選拔條件見各學院復試方案;
法學學術學位和法律碩士(全日制)專業學位調劑在符合調劑基本條件的基礎上還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大學英語六級 425 分
及以上;
通過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A 類(國家司法考試);
同等條件下總成績分數高的優先調劑;
法學以外學科應優先選擇具備以上條件的調劑考生。
Ⅵ 西北政法法碩法學接受校外調劑嗎
你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答案,假如他們今年一志願報考的人數已經夠了,那肯定是不接受校外調劑的,假如今年一志願報考的人數不夠,那肯定是接受校外調劑的啊!具體得關注每年國家線公布以後該校研招辦發布的調劑信息。
Ⅶ 西北政法大學歷年法學碩士能調劑法律碩士嗎
可以調劑。法學碩士可以調劑到法律碩士。但是法律碩士不能調劑法學碩士。
西北政法大學(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s & Law)簡稱西法大,坐落於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一所中央與地方共建,由陝西省人民政府主管的高等政法院校。其前身為1939年11月復建的陝北公學、1941年成立的延安大學和1949年成立的西北人民革命大學。曾為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直屬的中國大陸地區重點法律院校。是著名的「五院四系」成員高校,「立格聯盟」組成院校,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重點院校,中央政法委、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2011計劃」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西北基地,同時是全國法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西北地區法學科研教育中心,西部地區人文社會科學教育重鎮,迄今為止已為國家培養了10萬多名高素質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