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房屋購買認籌金的法律效力

房屋購買認籌金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1-11 06:39:53

Ⅰ 房屋認購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與房地產公司簽訂的《房屋認購意向書》如果是雙方真實意思,不違反國家法回律法規強制性規定,則視為合法有答效。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的規定:「商品房的認購、訂購、預訂等協議具備《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並且出賣人已經按照約定收受購房款的,該協議應當認定為商品房買賣合同。」
認購書的效力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鑒於買賣雙方對交易標的物所擁有的信息不對稱,開發商應當充分披露可能影響買方訂立本約的信息。
2、不應強加具有不合理條件的實際談判義務,特別是開發商不得利用自身的優勢,免除自己的責任或加重買方的責任。
3、持續談判的義務,除非出現重大僵局或終止談判的事由,雙方當事人應恪守誠信義務,繼續進行談判。

Ⅱ 購房認購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認購書全稱為《商品房認購書》,是購房者與開發商對交易房屋有關事宜的初步確認內。在沒有簽訂《商品容房買賣合同》前,是解決買房相關事項的條款,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當您簽認購書時,需要注意開發商的信息是否准確;有沒有「預售/銷售許可證」的證書編碼;房屋基本信息包括樓層、朝向、戶型、房價等要約定清楚;定金繳納的時間、金額及違約處理辦法要與開發商進行約定;還要注意將開發商對你的承諾寫進認購書中。

因為認購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在簽時,還要仔細查看。

Ⅲ 認籌金交了不想買了怎麼辦

1、所謂的認籌金就是指開發商在樓盤正式開盤銷售之前,通過優惠折扣來吸引買房人向售樓部繳納一定金額的的費用,這筆費用就是認籌金或者是誠意金。等到樓盤正式開盤時,開發商會通知已經認籌的買房人到開盤現場,而已經認籌的買房人不僅可以享受優先選房的權利,還可以享受開發商提供的優惠折扣以及其他的一些開發商所允諾的優惠。

2、也有的開發商在認籌階段,會直接把已經認籌的買房人所喜歡的房源進行鎖定,等到樓盤開盤時,買房人就可以直接和開發商簽訂購房合同即可。繳納認籌金對於買房人來說並沒有什麼風險,因為認籌金和定金是不同的,認籌金一般是可以無條件全額退款的。

3、只要買房人沒有和開發商簽訂任何條款協議的話,那麼認籌行為就不具備法律效應,買房人在認籌過程當中所交的認籌金或者是誠意金,買房人是可以要求開發商退還給自己的。

4、如果有認籌合同,那麼買房人就要先認真查看認籌合同是如何規定的。假如合同中有提及認籌金相關事項,那麼就要根據合同約定來執行。假如合同中沒有提及的話,而開發商又不返還認籌金的話,那麼買房人就可以直接向法院進行起訴,或者是找房產局進行舉報。

5、買房人在認購和簽訂正式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查看購房合同的各個合同條款和約定,從而確保沒有損害自己合法利益的行為條款出現。

6、買房人在簽訂任何條款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是否有約定:例如開發商在認籌協議上約定,買房人將來由於個人原因不再購房,那麼認籌金就不會退還;或者是否認同直接將認籌金轉為定金的行為,如果雙方有協議約定為「定金」,那麼可以按照合同所約定來執行,那麼買房人也就無法要求開發商退還認籌金了。

7、買房人在繳納認籌金以後,假如在房子開盤的時候,買房人沒有選中自己心儀的房屋,那麼開發商就會把認籌金全額退還給買房人。

8、假如買房人在房子開盤的時候,有選中心儀的房子,但是還沒有簽訂任何條款的話,那麼這時候的認籌因為不具備法律效應,所以買房人所交的認籌金也是可以退還的。

Ⅳ 哪部法律規定了房屋認購書的法律效力

購房者與開發商簽的認購書是有法律效力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有體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當事人在簽訂正式的房地產買賣、租賃等合同前,又訂立《意向書》、《預訂書》等的,如確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權利義務內容不違反現行的法律法規,該《意向書》、《預訂書》等對雙方均有約束力。」該規定也就是說,雖然認購書是開發商和購房者的臨時約定,但它和購房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雙方都要履行自己的相關義務,任何一方違約的,都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所以,購房者在和開發商簽認購書時,一定要看清認購書中的各項條款。

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Ⅳ 房屋使用權認購協議有法律效力嗎有效嗎

房屋認購協議具有法律效益。房屋認購協議是開發商承諾在一定期間內保證不將房屋賣給除認購人以外的第三人,認購人則保證將在此期間內遵循協議約定的條款與開發商就買房事項進行商談。這種認購行為的主要特徵是買賣雙方約定的為將來訂立合同而談判的義務,而並非最終達到簽約。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Ⅵ 買房中的 認籌金,定金有什麼區別啊

認籌金:就是開發商在樓盤正式銷售前,通過優先選房、享受開盤價格優惠甚至抽獎送車位等方式,吸引有購房意向的購房者預先向售樓方繳納款項。

定金:通常情況下,定金是指為擔保合同債權的實現,雙方當事人通過書面約定,由一方當事人向對方預先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作為擔保的一種方式。

主要區別:

1、可否退還:如果購房者沒有選中理想的房屋,開發商將把「認籌金」如數退還給購房者(有特別約定的除外),但是定金就相對比較困難,如果沒有特別約定,定金一般情況下是不退的;

2、法律約束力:認籌金不具備法律效力,定金也是有法律效應的。如,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該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6)房屋購買認籌金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在收/退定金方面法律有明確的規定:

《擔保法》第六章 定 金

第八十九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第九十條 定金應當以書面形式約定。當事人在定金合同中應當約定交付定金的期限。

定金合同從實際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第九十一條 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二十。

參考資料:網路-定金

Ⅶ 定金、認籌金、訂金、誠意金 有啥區別

在買新房時,只有定金和認籌金,誠意金與訂金是二手房交易中經常遇到的交付金種類。定金是購房者買新房簽訂認購書時交的錢,有法律效力;認籌金是購房者在樓盤開盤前,交給開發商的錢,有房屋優先購買權;誠意金和訂金,在二手房交易中,其實是同一種錢的兩種說法,都有表示買房誠意的意思,並沒有實質性的區別。訂金、誠意金、認籌金都是市場交易的產物,不具有法律效力。

定金

定金是在合同訂立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數額的金錢作為擔保的擔保方式,又稱保證金。《擔保法》第八十九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二、認籌金

認籌金是表現購房者買房誠意的一種金。在繳納“認籌金”後,購房者可以獲得房屋的優先購買權,並在房價上享受一定程度的優惠。等到樓盤正式開盤銷售時,“認籌”的購房者再以“優先選擇”的順序選房,選中房屋後與開發商簽訂正式的房屋買賣合同。

如果購房者沒有選中理想的房屋,開發商將把“認籌金”如數退還給購房者。但是“認籌金”的實質作用是開發商在開盤前得到的大筆資金並在短時期內收回大筆資金,解決開發商的燃眉之急。

訂金/誠意金

訂金和誠意金,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二手房交易中,買家為了表示誠意,向賣家支付的一定資金。一般情況下,賣家收到誠意金後,會給買家一個收據。如果一套房產被多個買家看中,賣家會按照交納誠意金的順序來進行房產交易。買家與賣家達成一致後,誠意金一般會直接抵交房款,沒能交易成功的,誠意金會退還給買家。

在定金、訂金、誠意金和認籌金中,定金需要在一定情況下才能退還,其他三個都可無條件退還,交款時間也有所區別。大家在買房前,要認清這四金,以免吃虧上當。

該內容僅在北京適用。

熱點內容
永興鎮司法所 發布:2025-07-02 15:02:43 瀏覽:888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規定 發布:2025-07-02 15:01:58 瀏覽:118
2015中級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7-02 14:58:27 瀏覽:694
第三者會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2 14:42:54 瀏覽:244
法官在人民法院的級別 發布:2025-07-02 14:40:09 瀏覽:322
未解除勞動合同擅自離職需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2 14:22:49 瀏覽:883
大榭司法局 發布:2025-07-02 14:13:23 瀏覽:536
清華經濟法報錄比 發布:2025-07-02 14:12:45 瀏覽:248
2018年新勞動合同法調崗制度 發布:2025-07-02 14:12:39 瀏覽:676
談道德虛偽 發布:2025-07-02 14:07:30 瀏覽: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