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詐騙者還錢了可以不追究法律責任么

詐騙者還錢了可以不追究法律責任么

發布時間: 2022-01-13 08:12:27

Ⅰ 詐騙案件的刑事案件受害人不追究刑事責任還會判刑嗎

2013年實施的新刑事訴訟法引入了刑事和解制度。如果犯罪嫌疑人和受害者就賠償問題達到協議,取得受害者諒解的,司法機關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於刑事處罰。取得受害人諒解後是否不追究刑事責任,還要根據具體案情具體分析。
法律依據: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騙公私財物達到上述規定的數額標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夠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簡訊和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和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詐騙數額接近上述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准,並具有前款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屬於詐騙集團首要分子的,理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2、《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 依照規定。
3、《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Ⅱ 詐騙後如數歸還錢財是否還犯罪

詐騙別人錢財後歸還一樣構成詐騙罪,只能說明認真罪態度好,在量刑時可以從輕處罰。

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所以詐騙罪的立案標准首先是要達到數額較大的標准。關於該標准,兩高《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對此作出了一般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但此僅為全國性的一般標准,各地方可結合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該數額幅度內進行適當調整。

Ⅲ 詐騙還錢了會坐牢嗎

騙取他人財物後將財物歸還的,會不會判刑要依據犯罪的情節而定,如果犯罪情節輕的,可不追究刑事責任。如果犯罪情節不嚴重的,並且有悔罪表現的,有機會免於刑事處罰。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詐騙公私財物雖已達到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較大的標准;
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為人認罪、悔罪的,可以根據刑法第三十七條、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定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
(一)具有法定從寬處罰情節的;
(二)一審宣判前全部退贓、退賠的;
(三)沒有參與分贓或者獲贓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諒解的;
(五)其他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

Ⅳ 詐騙5000元受害人提交了諒解書並說明不予追究法律責任是否還判刑

諒解書只能是在量刑時起到從輕的作用,不能左右法院追究詐騙者的法律責任和定罪!

Ⅳ 詐騙罪已經立案,如果當事人不追究,那麼案犯能否從輕發落,或者不予追究刑事責任謝謝

如果犯罪嫌疑人和受害者就賠償問題達到協議,取得受害者諒解的,司法機關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於刑事處罰。取得受害人諒解後是否不追究刑事責任,還要根據具體案情具體分析。
法律依據: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騙公私財物達到上述規定的數額標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夠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簡訊和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和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詐騙數額接近上述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准,並具有前款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屬於詐騙集團首要分子的,理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2、《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 依照規定。
3、《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Ⅵ 已經構成詐騙,民警調解成民事糾紛,如果對方不還錢我可以繼續追究刑事責任么

對方不還錢你可以再到公安局報警,同時詢問對方到底是否屬於詐騙。

Ⅶ 詐騙50萬批捕後家屬幫還錢,對方不追究刑事責任還有用嗎,

詐騙罪是結果犯,數額犯,以犯罪數額較大(2000元為數額較大)為既遂,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相關規定如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下簡稱《刑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犯罪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的有關規定,現就審理詐騙案件的幾個具體問題解釋如下: 一、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和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千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萬元以上的,屬於詐騙數額特別巨大。

Ⅷ 詐騙罪歸還欠款,受害人承諾不追究責任了,還立案嗎

詐騙罪屬於刑事犯罪,即使積極退還贓款並獲得受害人諒解,也只是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依據,但是不是免於處罰的依據。
如果已經報案,司法機關會按照程序辦理!

Ⅸ 詐騙歸還受害方錢後還追究刑事責任嗎如果追究怎麼判決

騙了人家錢,不管還沒還,只數額超過5千元,一般都追究刑事責任的。刑法處罰的是犯罪行為,實施過應當處罰的行為了,就要追究刑事責任,如果實施行為後,有悔罪行為、挽救措施,刑法相應的也會給一個從寬處罰的機會,但很少達到不處罰的程度,一般得經過法院認定確實是犯罪情節顯著輕微,才不作犯罪處理,這種認定,其實在公安,在檢察院也會考慮的,不過都很少採取。
詐騙得錢後,因為被識破了或被抓住了,退出了贓款,肯定是一個從輕處罰的情節,但不見得是不予處罰的理由。因為從旁人看來,這事本來就不該做,這錢本來就不該拿,拿到的錢本來就該還回去的,只是早還還是晚還的問題,早還麻,博取個好的認罪悔過態度,之後到法院量刑時,可以作為一個從寬情節。所以,如果公安已經立案抓人的話,大概就是上述的處置結果。如果僅僅是被害人找過來了,立馬歸還了錢款,那隻能央求人家別報案,別走刑事程序,放自己一馬。

Ⅹ 詐騙犯坐牢刑滿釋放出來後怕還錢又跑了這么辦還可以追究他的刑事責任嗎

詐騙犯坐牢出來怕還錢又跑了,不可以再次追究他的詐騙刑事責任,因為他已經接受刑事處罰了,按照一罪不二罰原則。但是他仍需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可以通過法院起訴、判決和強制執行。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64條,對犯罪分子犯罪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責令退賠。對受害人的合法財產,應及時返還。違禁品或供犯罪使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收繳的財物及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自行處理或挪作他用。
因此,詐騙罪犯罪分子,在被刑事處罰後,是不能免除其返還受害人合法財產,也就是詐騙所得的法定義務的。因為這是刑法的原則。否則刑法保護公民 法人 人身和財產合法權益的立法目的,就無法實現。
所以,犯罪分子在接受刑事處罰前或之後,只要有償還能力,就應當依法返還詐騙受害人的財物。沒有償還能力,亦應當分期償還。

熱點內容
五金一費合同法 發布:2025-07-01 08:33:29 瀏覽:333
民法典制度與創新 發布:2025-07-01 08:28:25 瀏覽:267
勞動法第五十一條 發布:2025-07-01 08:22:50 瀏覽:956
法官入額試題 發布:2025-07-01 08:19:39 瀏覽:303
試論述我國現行婚姻法的修改與完善 發布:2025-07-01 08:13:51 瀏覽:80
村委會換屆選舉法規 發布:2025-07-01 08:10:47 瀏覽:663
水土保持工作條例 發布:2025-07-01 08:07:51 瀏覽:539
電大法學社會調查報告 發布:2025-07-01 07:57:21 瀏覽:782
電子商務平台經營法律責任義務 發布:2025-07-01 07:56:48 瀏覽:812
陝西省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 發布:2025-07-01 07:25:16 瀏覽: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