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家屬法律責任
㈠ 如果被告人有精神病其家屬會替他承擔法律責任嗎
如果監護人有過程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㈡ 精神病觸犯法律會怎麼處理
精神病人觸犯法律不承擔法律責任,具體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十三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精神病家屬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精神病人的監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十七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㈢ 精神病犯罪家屬會承擔賠償責任嗎
精神病人犯罪家屬一般是沒有責任的,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其家屬雖不負責任,但是應當負嚴加看管和醫療的責任。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㈣ 精神病的人和家人不用負法律責任嗎
經法定程序鑒定抄確認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不負刑事責任。
精神病人屬於限制、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對外的民事責任由監護人承擔。
《刑法》第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民法通則》第十三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㈤ 精神病傷人,家屬有責任嗎
法律分析: 精神病人因犯病傷人,家屬作為精神病患者的監護人,原則上負有對精神病患者的監護義務,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若自己能力有限,可向政府部門申請,由醫療機構對精神病人進行強制醫療。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㈥ 請問精神病人在家裡他自己不吃飯,要是餓死了,家屬要負法律責任嗎
負道德責任,不負法律責任,因為家屬或者監護人並沒有遺棄這個精神病人,也沒有拒絕扶養這個精神病人,精神病人無論病情嚴重還是輕微,都是他自己拒絕接受食物,由此導致的餓死不是刑法明文規定的犯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