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債務的法律責任
Ⅰ 債權人、債務人、次債務人三者的法律關系,根據什麼來確定
打個簡單點例子:王五欠李四錢,李四欠張三錢。張三叫李四還錢,李四不還,這時張三知道了還有王五欠李四的錢。同時都到了還款日期,而且這些借款都沒有屬人性。
此時,可以將王五看成次債務人,李四看成債務人,張三看成債權人。
Ⅱ 主債務人和次債務人的區別
【法律分析】
主債務人是在債權債務關系中,對債務的履行承擔第一位或主要責任的人。
次債務人是指債務人的債務人,即民法理論上通常所稱的「第三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二條 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第三人可以直接請求債務人向其履行債務,第三人未在合理期限內明確拒絕,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第三人可以請求債務人承擔違約責任;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可以向第三人主張。
Ⅲ 債務發生時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債務承擔的法律規定:如果第三人與債務人約定加入債務並通知債權人,或者第三人向債權人表示願意加入債務,而債權人未在合理期限內明確拒絕的,債權人可以請求第三人在其願意承擔的債務范圍內和債務人承擔連帶債務。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條
債務人將債務的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
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予以同意,債權人未作表示的,視為不同意。
第五百五十二條
第三人與債務人約定加入債務並通知債權人,或者第三人向債權人表示願意加入債務,債權人未在合理期限內明確拒絕的,債權人可以請求第三人在其願意承擔的債務范圍內和債務人承擔連帶債務。
第五百五十三條
債務人轉移債務的,新債務人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原債務人對債權人享有債權的,新債務人不得向債權人主張抵銷。
第五百五十四條
債務人轉移債務的,新債務人應當承擔與主債務有關的從債務,但是該從債務專屬於原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Ⅳ 次債務人直接償還債權人有效嗎
法律分析:次債務人直接償還債權人有效。債權人向次債務人提起的代位權訴訟經人民法院審理後認定代位權成立的,由次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與債務人、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即予消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條 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Ⅳ 次債務人的責任又有哪些
次債務人的責任是如果法院認定代位權成立的,次債務人需要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在債權人接受履行後,債權人與債務人、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相應的權利義務就終止。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條
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債權或者與該債權有關的從權利,影響債權人的到期債權實現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對相對人的權利,但是該權利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到期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相對人對債務人的抗辯,可以向債權人主張。
第五百三十七條
人民法院認定代位權成立的,由債務人的相對人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債權人接受履行後,債權人與債務人、債務人與相對人之間相應的權利義務終止。債務人對相對人的債權或者與該債權有關的從權利被採取保全、執行措施,或者債務人破產的,依照相關法律的規定處理。
Ⅵ 共同債務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共同債務人承擔的法律責任:
1、共同債務人在共同債務中,須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定履行義務。
2、負有連帶義務的每個債務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義務。
3、債權人為二人以上的,按照確定的份額分享權利。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
夫妻雙方共同簽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一千零六十五條
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Ⅶ 次債務人的責任是什麼
法律分析:債權人向次債務人提起的代位權訴訟經法院審理後認定代位權成立的,由次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清償義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三十六條 債權人的債權到期前,債務人的債權或者與該債權有關的從權利存在訴訟時效期間即將屆滿或者未及時申報破產債權等情形,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的,債權人可以代位向債務人的相對人請求其向債務人履行、向破產管理人申報或者作出其他必要的行為。
Ⅷ 債權人同時對債務人和次債務人提起訴訟的,法律如何規定的
您好,簡單來說,如果債權人先起訴債務人,再起訴次債務人的,則受理代位權訴訟的法院應該裁定中止審理。如果債權人先起訴次債務人,則其不能再起訴債務人,因為起訴次債務人的條件之一就是債務人怠於行使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而要滿足這一點,債權人就必須已經通過訴訟或仲裁的方式主張過了。
具體而言,可參考合同法解釋一的相關規定。
謝謝,望採納。
Ⅸ 次債務人和債務人的區別
法律分析:債務人是債權關系中有義務按約定的條件向另一方(債權人)承擔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當事人。次債務人是指債務人的債務人,即民法理論上通常所稱的「第三人」。債務人是債權關系中有義務按約定的條件向另一方(債權人)承擔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當事人。是指根據法律或合同、契約的規定,在借債關系中對債權人負有償還義務的人。與"債權人"相對。在財務會計學的術語中, 債務人是指欠別人錢的實體或個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二條 被擔保的債權既有物的擔保又有人的擔保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債權人應當按照約定實現債權;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債務人自己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應當先就該物的擔保實現債權;第三人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可以就物的擔保實現債權,也可以請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提供擔保的第三人承擔擔保責任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